好讀首頁 世紀百強 | 隨身智囊 | 歷史煙雲 | 武俠小說 | 懸疑小說
言情小說 | 奇幻小說 | 小說園地 | 有聲書籍 | 好讀新聞
巴金《霧.雨.雷.電》 說明

2011/2/4 (558K)
2011/2/4 (546K)
2011/2/4 (簡體版) (11,392K)
2011/2/4 (574K)
2011/2/4 (388K)

好讀書櫃《典藏版》,感謝guinness參照原書整理校正過。

勘誤表:
因為我己把我/因為我已把我 (mPDB 2011/2/4)
對於日本面有著/對於日本麵有著
上來;﹁這笑/上來:﹁這笑
  間題著/  ※※※

《愛情的三部曲》總序 巴金

我在一九三一年夏天開始寫《霧》,到一九三三年十二月才把《電》寫完。寫了《電》,我的《愛情的三部曲》算是完成了。

關於這三本小書似乎有不少的讀者說過話,我也見過一些雜誌和報紙上的批評,我自己卻始終沉默。現在我已經把別人說過的話完全忘記了。但是那些被咽在肚裡的自己的話卻成了火種,在我的心裡燃燒起來。我不能夠再沉默。所以我藉著《霧》的改訂本第一次問世的機會,把我的靈魂的一隅為讀者打開。

「在你的作品裡你自己滿意的是哪幾本?」我常常遇到這樣的問題。朋友們當面對我這樣地說過,一些不相識的讀者也寫了信來問,最近還有一個新認識的朋友要我揀幾部自己滿意的作品送給她。

對這樣的問話我的答覆總是簡單的一句:「我沒有寫過一部自己滿意的作品。」這是真話。所以對於那個朋友我連一本書也沒有送去,因為我對自己的作品從來就不曾滿意過。

我不曾寫過一本叫自己滿意的小說。但在我的二十幾部文學作品裡面卻也有我個人喜歡的東西,例如《愛情的三部曲》。我從來不曾把我這個「靈魂的一隅」打開給我的讀者們看過,因為我覺得這完全是個人的事情。

我為什麼喜歡這三本小書呢?這大概是由於個人的偏愛。

我不是一個批評家,並且我是撇開了藝術來讀自己的作品的。

我常常被人誤解,有些朋友甚至武斷地說,我的作品裡面常常有我自己,他們替我的作品作過考證。也有人相信他們的話,因為他們自以為很瞭解我。事實上我的寫作的苦心卻是他們所想像不到的。我就這樣地被人誤解了這些年,一直到現在我才有機會叫出一聲「冤枉」。我可以公平地說:我從沒有把自己寫進我的作品裡面,雖然我的作品中也浸透了我自己的血和淚,愛和恨,悲哀和歡樂。固然我偶爾也把個人的經歷加進我的小說裡,但這也只是為著使小說更近於事實。而且就是在這些地方,我也注意到全書的統一性和性格描寫的一致。譬如在《霧》和《雨》裡都提到陳真寫過一本解釋他的社會思想的書。這是一本對都會的人講話的書,在這本書裡面鄉村問題完全沒有談到。我自己從前也寫過這樣的書。也許會有神經過敏的人根據這個事實斷定陳真就是我自己。然而倘使他們讀了陳真被汽車碾死的一段描寫以後,他們不知道又會有什麼樣的意見,也許他們會以為現在活著寫文章的只是我的鬼魂罷。

或者我做著陳真做過的事,或者陳真做了我做過的事,這都是不關重要的。他是一個獨立的人格,我也是的。我的小說裡的每個主人公都是一個獨立的人格。他或她發育,成長,活動,死亡,都構成了他或她的獨立的存在。因為他或她是一個人,一個活的人,而不是影子。倘使我把自己當作小說的主人公來描寫,那麼我的主人公就會只是我的一個影子,杜大心是一個影子(我和他都寫過《生之懺悔》),高覺慧是一個影子(我和他都演過《寶島》裡面的黑狗,都在成都外國語專門學校讀過書),陳真也是一個影子,還有許許多多……結果,我的小說就成了完全虛偽的東西。這個我不能承認。

還有些人說我常常把朋友當做「模特兒」寫小說,這種說法多少有點根據。我為了這個也受到少數朋友的責難。最近有一個朋友還說,我寫《雷》,不該把主人公寫得那麼誇張,因此增長了那個被描寫的朋友的驕傲。我為了這件事曾經爭論過半個鐘頭,我的理由充足,因為《雷》裡面的德並不就是那個朋友,我寫這篇小說時不過借用了那個朋友的一件小小的事情。如果別的朋友以為《雷》就是那個人的化身,這個責任也不應該由我來負。我自己當然比別人知道得更清楚。

然而我在別的一些小說裡也的確寫過一兩個朋友,不過我的本意是這樣:與其說我拿朋友做「模特兒」寫小說,不如說我為某一兩個朋友寫過小說。這是有差別的。譬如說《天鵝之歌》,朋友們知道我是拿某一個上了年紀的友人做「模特兒」寫的;但我的本意卻不是如此簡單。我愛護那個朋友,我不願意他辜負大家對他的期望,走個人的路。所以我寫了小說勸告他。我給他指出了一條路,可是他仍然走了和小說裡所寫的完全相反的一條路。我寫了小說。但是這有什麼用呢?當一個人被愛情迷住了眼睛的時候,連世界的毀滅、人類的滅亡也不會得到他的注意了。那個朋友對我過去的生活有過影響。他答應以畢生的精力寫一部《人生哲學》做我們的生活的指針。我等待著。我已經等待了七年。現在他帶了太太到一個遙遠的省分做官去了。《天鵝之歌》恐怕永遠不會響了。但我的小說也不是白白寫了的。因為這不是一個獨特的現象,它也有它的社會的意義。關於《父與子》,關於《墮落的路》……我的解釋也是同樣的。我寫《墮落的路》時,很希望那個被稱為「墮落者」的表弟走一條新的路,然而他卻一天比一天更往下沉落了。我的勸告對他沒有一點用處。

現在再把話說回到《愛情的三部曲》上面來。我的確喜歡這三本小書。這三本小書,我可以說是為自己寫的,寫給自己讀的。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就在今天我讀著《雨》和《電》,我的心還會顫動。它們使我哭,也使我笑。它們給過我勇氣,也給過我安慰。我這裡不提到《霧》,因為《霧》的初印本我不喜歡,裡面有些文字,我自己看到總覺得不大舒服。所以這次改作時,就把它們刪除了。

《電》是應該特別提出來說的。這裡面有幾段,我每次讀到,總要流出感動的眼淚,例如:佩珠看見敏許久不說話,又知道他們快要跟他分手了,就喚住敏,溫和地說:「敏,你不該瞞我們,我知道你已經下了決心……」她知道敏的心就彷彿看見了它一般。而且敏今天晚上的舉動並沒有逃過她的眼睛。

敏不說話,卻只顧埋著頭走,好像沒有聽見她的話似的。仁民接著也喚他一聲,他仍舊不回答。

他們很快地走到了兩條巷子的交叉處,敏應該往西去了。在這裡也很靜,除了他們三個,便沒有別的行人。

佩珠站住了。她向四周一看,低聲說:「敏,你就這樣跟我們分別嗎?」她伸出手給他。

敏熱烈地一把握住她的手,感激似地說:「你們原諒我……我真不願意離開你們。」他的眼淚滴到佩珠的手腕上。

「為什麼要說原諒?就說祝福罷。……你看,我很瞭解你。不過你也要多想想啊。我們大家都關心你。」佩珠微笑地、親切地說著,她慢慢地把手腕放到自己的嘴唇上去。

我讀到這裡我的眼淚落在書上了。但是我又繼續讀下去:敏又和仁民握了手,一面說:「謝謝你們,我們明天還可以見面。」他決然地擲了仁民的手往西邊的巷子裡去了。

佩珠還立在路口,癡癡地望著他的逐漸消失在陰暗裡的黑影。她心裡痛苦地叫著:「他哭了。」

事實上我也哭了。

仁民看見她這樣站著,便走近她的身邊,伸出一隻手摟住她的腰,親密地低聲在她的耳邊喚道:「佩珠,我們走吧。」

她不答話,卻默默地同他走著,身子緊緊地偎著他。

過了好一會她才嘆息地說:「敏快要離開我們了。」

仁民一手摟著佩珠,一手拿著電筒照亮路,慢慢地往前面走。他把頭俯在她的肩上,溫柔地在她的耳邊說:「佩珠,不要難過,我不會離開你。」

佩珠默默地走著,過了半晌,忽然自語似地說:「許多年輕人到我們裡面來,但是很快地就交出生命走了。敏說過他不是一個吝嗇的人。」她的聲音裡充滿了悲痛。

我不能夠再往下讀了。淚水迷糊了我的眼睛。我的心顫抖得很厲害。一種異樣的感覺震搖著我的心:是悲痛,是快樂,是感激,還是興奮,總之,我說不出。

在《電》裡面這樣的地方是很多的,這些在一般的讀者看來也許很平常,但是對於我卻有很大的吸引力,並且還是鼓舞的泉源。我想只有那些深知道現實生活而且深入到那裡面去過的人才可以明白它們的意義。

我說這三本小書是為我自己寫的,這不是誇張的話。我會把它們長久地放在案頭,我會反覆地翻讀它們。因為在這裡面我可以找到不少的朋友。我可以說在《愛情的三部曲》裡面活動的人物全是我的朋友。我讀它們,就像同許多朋友在一起生活。但是我說朋友,並不是指過去和現在在我周圍活動的那些人。固然在這三本書裡面我曾經留下一些朋友的紀念。然而我仍舊要說我寫小說並不是完全給朋友們寫照。我固然想把幾個敬愛的朋友寫下來使他們永遠活在我的面前,可是我寫這三本小說時卻另外有我的預定的計劃:我要主要地描寫出幾個典型,而且使這些典型普遍化,我就不得不創造一些事實。但這並不是說,我從腦子裡憑空想出了一些東西。我不過把別人做過的事加在我的朋友們的身上。這也不是說我把他們所已經做過的事如實地寫了出來。我不過寫:有他們這種性格的人在某一種環境裡可能做出來的事情。所以在我的小說中出現的已經不是我的現實生活裡的朋友們了。

他們是獨立的存在。他們成了我的新朋友。他們在我的眼前活動,受苦,哭,笑以至於死亡。我和他們分享這一切的感情。我悲哭他們的死亡。

陳真仰臥在地上,一身都是血。他已經不能夠發聲,除了那低微的喉鳴。頸項以下就不是他平日的完整的身體。只有他的頭還沒有改變。黃瘦的臉上塗了一些血跡,眼睛微微閉著,上面失掉了那副寬邊眼鏡。

亞丹靜靜地躺在黑暗裡,半睜開眼睛。他全身染了血。但是嘴唇上留著微笑,好像他還睡在他的蜜蜂和他的小學生的中間。

一些人圍著屍首看。她們也擠進去。無疑地這是敏的臉,雖然是被血染污了,但是臉部的輪廓卻能夠被她們認出來。身上全是血。一隻腳離開了大腿,飛到汽車旁邊。

「敏,這就是你的輪值吧,」慧想說這句話,話沒有說出口,她又流出眼淚了。她的心從沒有像現在這樣厲害地痛過。她彷彿看見那張血臉把口張開,說出話來:「你會常常記著我嗎?」

這全是很簡單,很平凡的描寫。和這類似的地方還有不少。這種寫法不會使讀者感動也未可知。但是我寫到這些地方的時候,我自己的確流過眼淚。我這樣地殺死我的朋友,我的痛苦是很大的,而且因為他們構成了單獨的存在,和我的現實生活裡面的朋友並沒有多大的關係,那麼他們以後就不會復活起來,我就永久地失掉他們了。我的損失的確是很大的。

沒有一個讀者能夠想像到我寫這三本小書時所經歷的感情的波動。沒有一個讀者能夠想像到我下筆時的內心的激鬥。

更沒有一個人能夠瞭解我是怎樣深切地愛著這些小說裡面的人物。知道這一切的只有我自己。

現在我可以把我創作《愛情的三部曲》的經過簡單地談一談。

《霧》的寫作完全是偶然的。那是一九三一年夏天的事情。

從這一年起我才開始「正式地」寫起小說來,以前我只是在讀書、翻譯或旅行的餘暇寫點類似小說的東西。只有這一九三一年的光陰才是完全花在寫作上面的。

那時我住在閘北寶山路寶光裡,地方還寬敞,常有朋友來住。一個從日本回來的朋友也常來找我。有時我和那個朋友同睡在一張大床上,談著日本的種種事情,也談到他過去的戀愛的經驗。有一次他到別處去玩了兩三天,回來以後人似乎變了樣子。他和我談到他在那個地方的生活。他漸漸地激動起來,他那張滿是皺紋的黃瘦的臉也突然顯得年輕了。他終於說出了在那裡見到一個少女的事情。我也認識那個姑娘。

第二天他在一些朋友的面前又談起這件事情。他喝了一點酒,紅著臉,說出了聞到姑娘的肉香的故事。這使得那個住在樓上的朋友太太感到了大的興趣,而快活地大笑了。

這天晚上他住在我家裡。已經過了十點鐘,他還是異常興奮,他把我和另一個朋友拉到虹口去吃日本面。他對於日本面有著特殊的嗜好。我們從虹口一家日本館子出來,慢慢地走回家。月亮很好,這樣的散步是很愉快的。回到家裡我們又談了不少的話,一直談到深夜兩點鐘。我上床睡了,那個朋友卻不讓我閉眼睛,他還絮絮地談起女人的事情。他平時並不抽煙,這個晚上卻接連地抽起紙煙來。我很瞌睡,催他睡覺,他卻只顧和我談話。我沒有辦法,就扭熄了電燈。但這也不能夠減少他的興致。

電燈滅了,房裡卻並不黑暗,月光從外面射進來,把玻璃窗門的影子映在地板上。我藉著月光和紙煙頭的火光看見了他的面容。他還絮絮地對我讚美那撩人心緒的少女的肌肉香。我已無心聽下去了。這個被單戀所苦惱著的男子的心情我很能瞭解,然而我的瞌睡使我忘記了一切。

這個晚上他似乎沒有閉過眼睛。以後這件事傳出去,樓上的朋友太太就戲謔地給他起了個「肉香」的綽號。

日子平淡地過去了,我們以為他會忘記了肌肉的香味。但事實恰跟我們所猜想的完全相反,他似乎整天就在想念那位江蘇小姐。於是發生了和《霧》的第四章開場時類似的一段談話。參加的人除了他以外有我,有那個被人一度看作陳真的朋友,還有性格和吳仁民相似的那個朋友。我們談得很久。

這次的談話和小說裡的一樣,並沒有結果。當時我便起了寫《霧》的念頭。我想寫這篇小說,給他指出一條路,把他自己的性格如實地繪出來給他看,讓他看清楚自己的真面目。

我在匆忙中寫了《霧》的第一章。他看見我寫這篇小說,知道我是在寫他和那個姑娘的故事,他很高興,他甚至催促我早早地寫完它。但是《家》的寫作佔去了我幾天的工夫。這其間他到南翔去玩了一趟。在一個星期以後他回到上海來,我的小說已經寫好了放在那裡等他。

他是晚上回來的。他急切地讀著我的原稿。他的感情的變化很明顯地擺在臉上。他愈讀下去臉色變得愈難看。他想不到我會寫出後面的那幾章。其實連我自己也想不到會寫出了那樣的篇頁。這在我也是不能自主的。我愛這個朋友,我開始寫《霧》時我懷了滿胸的友情。可是我寫下去,憎厭就慢慢地升起來,寫到後來,我就完全被憎恨壓倒了。那樣的性格我不能不憎恨。我愛這個朋友,但是我不能夠寬恕他的性格。我寫了《霧》,我挖出了一個朋友的心,但是看見這顆心連我自己也禁不住戰抖了。

這個朋友讀完我的原稿,生氣地說了一句:「豈有此理。」

我知道他的心情,但是我無法安慰他。我們苦惱地對望著,好像有一道幕隔在我們的中間。我們兩個平時都不抽煙,這時候我們卻狂抽起來,煙霧遮了我們的眼睛,使我們暫時忘記了這個世界。

「你不瞭解我。你不應該這樣地寫。你應該把它重寫過。」

他忽然發出了痛苦的呼聲。

我搖著頭痛苦地回答道:「我不能重寫。因為我並不是故意挖苦你。」

他沉默了一會忽然用力地說:「至少有幾個地方非修改不可。」他翻開原稿,指出了幾個他認為不妥當的地方給我看。

「好,我試試看。」在這時候多說一句話也是很困難的。我馬上接過了原稿,當著他的面把那幾個地方刪去了。

他仍舊不滿意,可是他也無話可說了。第二天他對另一個朋友說,我的小說使他失望,他從南翔回來時,本來充滿了熱情和勇氣,可是讀到我的小說就突然落到冰窖裡面去了。

他在自己的前面就只看見黑暗。他找不到一線的希望和光明。

他甚至想到自殺。

這些話使我痛苦,我真想為了這位朋友燒燬我的小說。但是我再一想,便又改變了主意。我仔細地把全部原稿讀了一遍,我覺得在這裡面我並沒有犯錯誤。我寫的是一個性格。我覺得我的描寫是相當真實的。而且這並不是一個獨特的例子,在中國具有著這種性格的人是不少的。那麼我是在創造一種典型,而不是在描寫我的朋友。所以我不能夠為了我的朋友燒燬我的作品。不過為著使這位朋友安心起見,我又把《霧》刪改一次,把我從這位朋友那裡借來的事實都奉還了他,並且在原稿的前面還加上一個短短的聲明,這就是初版本《霧》的序。

這個聲明也曾送給我的朋友看過。他並沒有說什麼。兩三個月以後《霧》就在《東方雜誌》上陸續發表。那個時候他早已忘記了肌肉的香味,也不再說回家的話。他的怯懦和猶豫已經逐漸地把單戀的痕跡磨洗乾淨了。但是他卻受了那個被人疑作陳真的友人的鼓勵,開始對另一個姑娘表示了好感。她是一個沒有一點小姐氣的女子。我的小說固然不曾增加他的勇氣,但是也沒有減少他的勇氣。他也似乎完全忘記了它。幾個月後他同那位湖南姑娘結了婚,第二年年初「一‧二八」上海抗戰爆發後。他們夫婦就動身回到雲南的故鄉去了。不過散在各地的朋友們讀到《霧》,就斷定誰是周如水。

他們說他的性格確實是如此。

陳真在《霧》裡面是一個重要的人物,那個被人當作「吳仁民」的朋友起初斷定說這是我自己的寫照,因為我是「周如水」的好友,我曾經認真地勸過「周如水」幾次,而且講過陳真講的那些話,那個朋友也曾在場聽見。別的朋友卻以為陳真就是一個姓陳的朋友,因為那個人也患著肺病,而且是我所敬愛的友人。後來又有人說陳真是一個遠在四川的患肺病的朋友。其實都不是。陳真是我創造的一個典型,他並不是我的真實生活裡的朋友。我自己也許有一點像他,但另外的兩個朋友都比我更像他,而且他的日記裡的幾段話還是從「李劍虹」寫給一個朋友的信裡抄來的。那麼他應該是誰呢?事實上他什麼人都不是。他只是一個平凡的人,他有他的長處,也有他的弱點。我並不崇拜他,因為他不是一個理想的人物。但是我愛他,他的死使我悲痛。所以在《雨》裡面他雖然一出場就被汽車碾死,然而他的影子卻籠罩了全書。

關於吳仁民的話應該留在後面說。然而那「三個小資產階級的女性」似乎不能不在這裡介紹一下。

「介紹」這兩個字我用錯了,我的朋友裡面並沒有這樣的三個女子。但是我也不能夠把她們從空虛裡創造出來。我曾見過一些年輕的女性,人數不算少。但是我同她們完全不熟(和我相熟的還是《電》裡面的幾個女郎)。雖然不是熟識,但是我也能夠把她們分作三類,塑成三種典型。其實三種並不夠,可是在這有限的篇幅裡卻容不了那許多。所以我就只描寫了三種。而且在這三種典型的描寫上我也許還犯了錯誤,因為我不曾透徹地瞭解過她們。但是《雷》和《電》裡面的女性我卻知道得較多。

《霧》寫成以後我就有寫作《愛情的三部曲》的念頭,但是一直到它的單行本付印以後我才有了這樣的決心。

為什麼要稱這為《愛情的三部曲》呢?因為我打算拿愛情作這三部連續小說的主題。但是它們跟普通的愛情小說完全不同。我所注重的是性格的描寫。我並不單純地描寫愛情事件的本身,我不過借用戀愛的關係來表現主人公的性格。在我們現在所處的這種環境裡,這也許是一種取巧的寫法。但這似乎是無可非難的。而且我還相信把一個典型人物的特徵表現得最清楚的並不是他的每日的工作,也不是他的講話,而是他的私人生活,尤其是他的愛情事件。我見過許多人在外面做起事來很勇敢,說起話也很漂亮,而在他和女人講戀愛的時候,或者他回到家裡和妻子一道生活的時候,他的行動和語言就陳舊得十分可笑。有的人在社會思想上很解放,而在性的觀念上卻又十分保守。一個人常常在「公」的方面作偽,而在「私」的方面卻往往露出真面目來。所以我們要瞭解一個人的真面目,也可以從他的愛情事件上面下手。不用說,我也知道每日的工作比愛情更重要,我也知道除了愛情以外,還有更重要的題材。然而我現在寫這三本描寫性格的小說,卻毫不遲疑地選了愛情做主題,並且稱我的小說為《愛情的三部曲》。

我當時的計劃是這樣:在《霧》裡寫一個模糊的、優柔寡斷的性格;在《雨》裡寫一種粗暴的、浮躁的性格,這性格恰恰是前一種的反面,但比前一種已經有了進步;在最後一部的《雪》裡面,就描寫一種近乎健全的性格。至於《電》的名稱,那是後來才改用的。所以在《雨》的序言裡我就只提到《雪》。

不僅《電》這個名稱我當時並不曾想到,而且連它的內容也跟我最初的計劃不同。我雖然說在《電》裡面我仍舊把愛情作為主題,但這已經是很勉強的話了。

《雨》的寫作經過了八九個月的時間,它不是一氣寫成的。

我大約分了五六回執筆,每回也只寫了三四天,而且中間經過「一.二八」的抗戰,我又去過一次福建。我記得很清楚:《雨》第五章的前面一部分是在太原輪船的統艙裡寫的,後面一部分卻是在泉州一所破廟裡寫成。這破廟當時是一所私立中學校的校址,那個中學後來就遭封閉了。

我寫《雨》的前三章時心情十分惡劣。一九三一年年尾,我剛寫完這部小說的前三章,過了兩天,在一九三二年一月二日,我就懷著絕望的心情寫了下面的一段類似日記的文章,最近我從舊書堆裡發見了它,就把它照原樣地抄在這裡:奮鬥,孤獨,黑暗,幻滅,在這個人心的沙漠裡我又過了一年了。

心啊,不要只是這樣地痛吧,給我以片刻的安靜,縱然是片刻的安靜,也可以安舒我的疲倦的心靈。

我要力量,我要力量來繼續奮鬥。現在還不到撒手放棄一切的時候。我還有眼淚,還有血。讓我活下去吧,不是為了生活,是為了工作。

不要讓霧迷我的眼睛,我的路是不會錯的。我為了它而生活,而且我要繼續走我的路。

心啊,不要痛了。給我以力量,給我以力量來戰勝一切的困難,使我站起來,永遠站起來……《雨》的前三章就是在這個絕望的掙扎中寫成的,所以那裡面含著濃厚的陰鬱氣。它們在南京的一份文藝刊物①上刊出時,那個被人看作吳仁民的友人(《雨》裡面的吳仁民才是他的寫照)也在南京,他無意間讀到它們,就寫了信來說:前幾天讀了你的小說的前三章,寫得很好,只是陰鬱氣太重,我很為你不安。你為什麼總是想著那個可怕的黑影呢?我希望你多向光明方面追求罷。照你的這種傾向發展,雖然文章會寫得更有力,但對於你的文學生命的duree或將有不好的影響。自然你在夜深人靜時黯淡燈光下的悲苦心情,我是很能瞭解的。但是我總希望你向另一方面努力。

我那時剛從福建旅行歸來,帶了在那邊寫好的《雨》的第五章原稿。三個星期的奔波,兩天的統艙生活使我感到疲倦。我讀到這樣的信,我很感激那位朋友,但是我不同意他的話。我以為他不瞭解我,所以我寫了下面的回答寄給他:讀完你的信,我很感激你的好意和關心,但是我並不同意你的話。

我承認你是一個比較瞭解我的人。我們又曾經在一起度過一部分的生活,我們在一起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奮鬥過。你不記得在巴黎旅舍的五層樓上我們每晚熱烈地辯論到深夜,受著同居者的干涉的事情?在那些時候,我們的眼前現著光明的將來的美景,我們的胸裡燃燒著說著各種語言的朋友們的友情。我常說在人的身上我看出了理想的美麗,我在寫給倫敦友人的信上就常常用了embody(體現)這個動詞。你還記得那些可祝福的日子?

但是現在我們漸漸地分開了。生活改變了你的性格,你是漸漸地老了。

我沒有大的改變,不過身上,心上多了一些創傷。我至今還是唯一的瞭解你的朋友吧。然而我害怕你漸漸地不能夠瞭解我了。你為什麼還以為陳真就是我自己呢?你看不出來我和他中間有著很顯著的差別嗎?

你知道,我和別的許多人不同,我生下來就帶了陰鬱性,這陰鬱性差不多毀了我一生的幸福。但是我那追求光明的努力卻沒有一刻停止過。我的過去的短短的生活就是一篇掙扎的記錄。我的文學生命的開始也是在我的掙扎最絕望的時期。《滅亡》是我的第一部小說。我開始寫它的時候,你在我的旁邊。後來我一個人到鄉下去了,在鄉下續寫《滅亡》時,我們中間曾經交換過許多封長信,從太陽的動或不動,談到人類社會演進的道路,從決定論談到你的自小哲學和我的奮鬥哲學。你知道我那時的痛苦的心情,你知道我在寫小說,而且你自己也受了我的影響動手寫起你的自傳式的小說來。你知道我從沒有一個時候完全絕望,我從沒有一個時候失去我的對光明的將來的信仰。

你不過讀了《雨》的前三章。我以後將怎樣寫下去,你還不知道。你說這部小說的陰鬱氣太重,但是這陰鬱氣並不曾隱蔽了貫串我的全作品的光明的希望。我早已不去想那個黑影了。事實上,我已經把它征服了。你知道龔多塞在服毒以前曾寫下他的遺言道:「科學要征服死。」另一個詩人說:「愛要征服死,」這句話也曾被我的《死去的太陽》的女主人公重複說過。我的愛已經把那個黑影征服了。我的對於人類的愛鼓舞著我,使我有力量跟一切奮鬥。所以在夜深人靜時黯淡的燈光下鼓舞著我寫作的也並不是悲苦的心情,而是愛,對於人類的愛。這愛是不會死的。事實上只要人類不滅亡,則對於人類的愛也不會消滅,那麼我的文學的生命也是不會斷絕的吧……信寄出以後又輪到我寄發《雨》的第五章原稿的時候了,我便用這封回信的大意寫了一段按語附在後面,同第五章的《雨》一起在雜誌上發表了。

那個朋友不久就離開了南京,他也不曾來信談《雨》的事情。一個月以後我繼續寫了《雨》的第六、第七兩章,又過了三個星期我就一口氣從第八章寫到第十六章,這樣把《雨》寫完了。以後單行本付印時,在分章和內容上我都作了一些改動。

《雨》是《霧》的續篇,不過在量上它卻比《霧》多一倍。

故事發生的時間比《霧》遲兩年,人物多了幾個。雖然還是以愛情作主題,但比起《霧》來這部小說裡的愛情的氣氛卻淡得多了。

我自己更愛《雨》,因為在《雨》裡面我找到了幾個朋友,這幾個人比我的現實生活裡的友人更能夠牽繫我的心。我的預定的計劃是寫一個粗暴的、浮躁的性格。我寫了吳仁民。我的描寫是真實的。我把那個朋友的外表的和內心的生活觀察得很清楚,而且表現得很忠實。他的長處和短處,他的渴望和掙扎,他的悲哀和歡樂,他的整個面目在《雨》裡面全露出來了。雖然他自己後來讀到《雨》的單行本,曾經帶笑地發過一些怨言,因為我寫的有一部分並不是事實。但是我們不能因為吳仁民有種種缺點就否定了他的真實性,那個朋友自然也不能夠。其實在今天活著做一個人,誰能夠沒有缺點?

那個朋友和我一樣也是有很多缺點的。要是我們不曾消滅掉這些缺點,那麼我們就沒有理由來掩飾它們。我們應該對別人忠實,對自己也要忠實。

那個朋友至今還是我的好友中間的一位,我始終愛護他,但是我卻不得不承認他已經不是《雨》裡面的吳仁民了。然而他更不是《電》裡面的吳仁民。《電》裡面的吳仁民可以是他,而事實上完全不是他。不知道是生活使他變得沉靜,還是他的熱情有了寄託,總之我最近從日本回來在上海和他相見時,我確實覺得他可以安安穩穩地做一位大學教授了。我想,幾年以後,或者十幾年以後他有一無會回想起過去的生活,或者還會翻閱到這本小小的書,他會在那裡面認出一種始終不渝的友情來。那個時候他也許會更瞭解我,或者還會更瞭解他自己。誰能夠為青年時代的熱情感到羞慚而後悔呢?

可惜的只是這種可貴的熱情不能夠保持長久。

在《雨》裡面出現了方亞丹和高志元。方亞丹可以放在後面說,因為在《電》裡面他才現出了全身。高志元在《雨》裡面是一個重要的人物。這是一個真實的人。然而他被寫進《電》裡面時卻成了理想的人物了。不,這不能說是理想的人物。我的朋友如果處在《電》的環境裡,他的行動跟高志元的不會是兩樣。

這個朋友是一個大孩子,他以他的單純和真誠獲得了我們大家的友愛。他有許多缺點,但是他有著更多的熱情。他的身體就是被這種熱情毀了的。他在中學裡讀書的時候喝酒過多,又不知道保養身體,常常喝醉了就躺在校園內的草地上,在一株樹下過夜,後來就得了一種病:只要天氣一變他的肚皮就會痛起來,要吃八卦丹才可以暫時止痛。我們因此叫他做「活的氣象表」。我們這樣叫他,並沒有一點嘲笑的意思。這個綽號包含了我們的友愛和關切。我們愛他,但是我們只得眼睜睜地看著他被那永不熄滅的熱情和那零碎的痛苦一天一天地摧殘下去。用手杖抵肚皮,固然是一個可笑的景象,然而我看見他這樣做,我卻忍不住要流淚了。

在《雨》裡面我真實地描寫了這個朋友的面目。我的書使這位友人永久地活在我的眼前。單為了這個,我也得珍愛它。

這位朋友讀過《雨》的前五章,而且我寫第四章時正和他同住在法租界某處的一個客堂裡。第六章寫成時他已經離開了上海。第八章以後的各章因為刊物脫期,他便沒有機會讀到,他已經回到遙遠的故鄉去了。

他在動身的前兩夜來看我,我們談了好些話。我第二天早晨就要到杭州去,不能夠送他上船。但是這個晚上我送走了他回到自己的房裡,想起種種的事情,覺得寂寞,便寫了一封信寄給他,信裡面有些勸告的話。

從杭州回來我得到了他的信,是一封長信,但是他已經在海行中的輪船上了。

他在信裡說:

我知道我走了以後你的生活會更寂寞,我知道我走後我的生活也會更寂寞。我願意我們大家都在一個地方,天天見面。然而這是不可能的。我們每個人都有我們的工作和責任……我以後也許會找到一些勇敢的朋友,然而我恐怕再找不到一個像你這樣瞭解我的人了。

他還說他願意聽從我的勸告,改掉一切壞習慣,試著做一點實際的事情。他甚至答應我以後不再喝酒,答應我沉默地埋頭工作五年或十年。最後他說我不送他上船也很好,因為他也不願意我看見他流眼淚。

他這個人被好些人笑罵作傻瓜,被好些女性稱為粗野的人,他幾次徘徊在生命的邊沿上,沒有動過一點心,如今卻寫了這樣的信。這種友情使我非常感動。

以後他到了故鄉寄過一封短短的報告平安的信。不久又寄來他以前在東京買的兩本英文書,這是他從前答應送我的。

我只去過一封短信。以後我們就沒有再通信息了。

我知道他還活著,但是我不知道他現在活得怎樣。

有一些人疑心張小川是我的另一個好友。那也是一個被我敬愛過的友人。我在巴黎第一次見到他,他在我的過去生活中有過相當大的影響。但是他從法國回來以後的行為使我逐漸感到不滿,後來我還當面責備過他。以後我還在《旅途隨筆》裡談到他,因為有一次他從河南帶了他自己教的一班學生,到江浙來參觀,那些師範學校的學生拿了教育廳和縣裡的津貼和蘇州買了大量的香粉,回去打扮他們的妻子。不過《旅途隨筆》印成單行本時,我卻把這一段刪去了。那是前年的事。

我寫張小川時,並不想責罵那個朋友:我憎恨的只是他的行為,並不是他本人。所以結果張小川就成了一部分知識分子的寫照,而不單是我那個友人了。張小川這一類的人我不知道遇見過多少,只可惜在《雨》裡面我寫得太簡單了。

張小川的好友李劍虹很像《天鵝之歌》裡面的那個前輩友人,但我希望他不是。我寫《雨》在我寫《天鵝之歌》以前。那時這位友人剛從歐洲回來,我對他還抱著大的期望。但是我已經在擔心愛情會毀壞他的一切了。

鄭玉雯和熊智君是「三個小資產階級的女性」以外的兩種典型。這兩個女人都是有過的,但可惜我表現得不太真實,因為我根本不認識她們,而且我是根據了一部分的事實而為她們虛構了兩個結局。也許破壞我的描寫的真實性的就是這兩個結局。所以我不妨說這兩個女人是完全從想像中生出來的。否則小說的讀者想到那個拋棄女學生生活到工廠做女工、把自己獻給崇高的理想、而終於走到官僚的懷裡去的女郎,不知道會起何等的痛惜的感覺。

在《雨》裡面周如水投黃浦江自殺了。單是一本《霧》已經使那個被單戀苦惱著的朋友「落到冰窯裡面去了」。為什麼我現在還要加上一個這樣的結局?是不是一定要把他推下黑暗的深淵裡去?不。事實上我的本意恰恰相反,我想用這個結局來把《霧》給那位朋友留下的不愉快的感覺去掉。其實他早已忘記了那回事情。我要用《雨》來證明周如水並不是他,所以《雨》裡面的周如水的事情全是虛構的。

不過像周如水那樣的性格要是繼續發展下去,得到那樣的結局,也是很可能的事。我親手「殺死、周如水,並沒有遺憾。然而他」死、了以後我卻又很難過,我痛惜我從此失掉了一個好心的朋友。

《雨》出版以後不到一年我寫了短篇小說《雷》。這是我從廣東回上海後又從天津到北平、住在一個新婚的朋友(指小說家沈從文)家裡的最初幾天中間匆忙地寫成的。這篇小說似乎結束得太快,有許多地方都被我省略了,後來才在《電》裡面補寫出來。這樣一來我就無意地在《愛情的三部曲》裡面加進了一個小小的插曲。

我在《旅途隨筆》第一篇《海上》中寫過這樣的話:五月裡,一個晴朗的早晨我離開了上海。那只和山東省城同名的船載著我緩緩地駛出黃浦江,向南方流去。時間是六點鐘。

我是在前一個晚上上船的,有一位朋友同行。我們搭的是統艙,在船尾艙面上放著我們的帆布床。晚上落過大雨,把我們的鋪蓋都沭濕了。好幾位朋友來船上送別,其中有一位就留在船上和我們整整談了一個夜晚,一直到天明開船時,他才跨著大步上了岸。他的瘦長和身子消失在碼頭上擁擠的人叢中去了。這個朋友平日被我們稱為粗暴的人,我們都知道他是憎惡女性的。但是他那晚卻帶了顫抖的聲音向我們吐露了他的心底的秘密:他的戀愛的悲劇。去年先後有兩個女性願意把她們的愛情給他,卻被他無情的拒絕了。他這樣做,他自己也很感到痛苦。可是他並沒有悔恨,因為他已經把自己獻給一個崇高的理想,不能再有個人感情了。

這個朋友的敘述引起了我的讚美。自然在我的朋友中像這樣拒絕愛情的並不止他一個。但是也有不少的人毫不顧惜地讓愛情毀了他們的理想和事業,等到後來嘗慣了生活的苦味,說出抱怨愛情的話來時,已經太遲了。

我對他說,我要寫一個中篇小說,就叫做《雷》。朋友只是微微一笑,他的笑帶了一點苦味。

《旅途隨筆》的前一部分是在廣州機器工會的宿舍和中山大學的生物研究室裡寫成的。在那些日子我白天到中山大學生物研究室去看蛙的生長或者跟一個朋友研究羅廣庭博士的「生物自然發生的發明」,晚上一個人走過海珠橋回到河南機器工會的宿舍去睡覺。

我幾次想提筆寫那個計劃中的中篇小說《雷》。倘使我寫的話,《雷》的主人公就會真是那個瘦長的朋友了。但是那時候我卻寫了替達爾文學說辯護的文章跟羅廣庭博士開玩笑,筆鋒也觸到了《東方雜誌》的編者的身上,所以我的這篇文章便以「文筆太銳,致譏刺似不免稍甚,恐易引起誤會」的理由被《東方雜誌》拒絕登載了。後來它在《中學生》月刊發表時又被《東方雜誌》的編者托人要求把「文筆太銳」的地方刪去了一兩處,以後便沒有「引起誤會」。不過我的文章受「凌遲之刑」,這是第一次。

後來我在北平寫了《雷》,那時我的心情已有些改變,所以寫出來的並不是中篇小說,而且也不是拿那個瘦長的朋友做「模特兒」了。

德這個人也許是不存在的,像他那樣的性格我還沒有見過。他雖然也有他的弱點,他雖然不能夠固執地拒絕慧的引誘,但是他的勇氣,他的熱情,就像一個正在爆發的火山,沒有東西能夠阻止它,凡是攔阻它的道路的都會被它毀掉。它的這種爆發的結果會帶來它自己的滅亡,但是它絕沒有一點顧慮。這就像一些植物不得不開花一樣,雖然明知花開以後,死亡就會跟著到來,但是它們仍然不得不開花。

德這個性格有時叫人害怕,有時叫人愛他。他的那樣匆忙的死實在叫人痛惜。慧和影愛他,也是自然的事情。

德死了。可是他的老鷹一般的影子到現在還在我的原稿紙上面盤旋。我寫德時,雖然知道並不是在寫那那個粗暴的年輕,朋友,但是我仍然不能不想到他。我不但借用了他的兩件事性,而且甚至在小說後面附加了下面的一段後記:提筆時我本來想寫一個中篇小說,現在卻寫成了這個樣子。我最不安的是在一種混亂的情形下面槍斃了那個朋友。別的友人讀到這篇小說也許會生出種種誤會。但那個朋友是能夠瞭解的。我希望將來在一部長篇小說裡使他復活起來。

後來《雷》收進集子裡面,這段附記就讓我刪去了。我已經寫了《電》,我拿了那個朋友做模特兒寫了方亞丹。

平心地說起未,德也有點像那個年輕朋友。他有德的長處,也有德的弱點。他有熱情,也有勇氣。有人害怕他,也有人愛他;有人責罵他,也有人恭維他。但是真正瞭解他的,恐怕只有我一個人吧。所以他和許多人做過朋友而終於決裂,但是我們始終不曾吵一次架。自然我也不曾過分地讚揚他。他不是德,唯一的理由就是他絕不是一個像德那樣的極端主義者。而且當我寫這一段文章的時候,我手邊還有他的一封舊信,裡面有這樣的話:××來信向我訴苦,說她這三個月來為我而肺痛(她原也吐血),苦得不堪,而且她用了使我不能完全瞭解的字眼警告我:「如果以後有什麼不幸的事情發生,我可沒有責任了,因為我己把我的一切真情給朋友了。」朋友,竟有這樣不幸的人間悲劇:我愛##,她卻要弄到我吐血。××偷偷地愛我,愛到自己生病,而我竟不知道……德絕不會寫出這樣的信,方亞丹也不會的。但是我們能夠不為這樣的信所感動嗎?讓我祝福我的年輕朋友早日恢復健康,取得自己的幸福吧。

慧和影這兩個女子是存在的,但是我一時指不出她們的真姓名來。有人說慧是某人,影是某人,另一個人的意見又跟第一個人的說法完全不同。我仔細想了一下,我說,我大概把幾個人融合在一起,分成兩類,寫成了兩個女子。所以粗略地一看覺得她們像某人和某人,而仔細地一看卻又覺得她們跟某人和某人並不相像。

《雷》在《文學》一卷五號上發表了。過了一個多月我開始為第二卷的《文學》寫作長篇小說《電》,打算這樣來結束我的《愛情的三部曲》。

起初我的這部小說的題名是《雪》,寫了幾章以後才改用了《電》這個名稱。為什麼要用一個《電》字?我的解釋是:「《電》裡面的主人公有好幾個,而且頭緒很多,它很適合《電》這個題目,因為在那裡面好像有幾股電光接連地在漆黑的天空中閃耀。」

這部小說是在一個極舒適的環境裡寫成的。我開始寫前面的一小部分時,還住在北平那個新婚的朋友的家裡,在那裡我得到了一切的方便,可以安心地寫文章。後來另一個朋友請我到城外去住。我去了。他在燕京大學當教員,住在曾經做過王府的花園裡面。白天人們都到對面的學校本部辦公去了。我一個人留在那個大花園裡,過了三個星期的清閒生活。這其間我還游過一次長城。但是我毫不費力地寫完了《電》。

我說毫不費力,因為我寫作時差不多就沒有停筆構思。字句從我的自來水筆下面寫出來,就像水從噴泉裡冒出來那樣地自然,容易。但那時候我的激動卻是別人想像不到的。我差不多把整個心靈都放在故事上面了。我所寫的人物都在我的腦子裡活動起來,他們跟活人完全一樣。他們生活,受苦、戀愛、掙扎、歡笑、哭泣以至於死亡。為了他們我就忘了自己的存在。好像不是我在寫小說,卻是他們自己借了我的筆在生活。在那三個星期裡面我無論在什麼地方,都只看見那一群人。他們永久不息地在我的眼前活動,不讓我有片刻的安寧。

我的激動,我的痛甘,我的疲倦,恐怕只有那個請我來住在這裡寫文章的朋友知識。

我彷彿在參加一場大戰。我好像一個將軍在調動軍隊,把我的朋友(我自己創造出來的兵卒)一個一個地派遣到永恆裡去。我寫了雄和志元的處刑,我寫了亞丹和敏的奇異的死。

我寫完這部小說,我快要放聲哭了。隔岸觀火的生活竟然是這麼悲痛的。

小說寫成後我先寄了前四章到《文學》的編輯部去,後面的一部分是我自己回上海時帶去的。到了上海我才知道小說已經排好兩章,但終於因為某種緣故,沒有能夠發表我便又把小說帶到北平。我和朋友們商量了幾次,終於決定在《文學季刊》上發表它。

我把《電》的內容稍微刪改了一下。改動的地方很少,不過其中的人物凡是在《雨》和《雷》裡面出現過的都被我改了名字,我當時曾作了一個表,現在就把它抄在這裡:佩珠--慧珠仁民--仁山志元--志成劍虹--劍峰陳真--天心亞丹--繼先影--小影慧--一萍敏--炳碧--碧玉德--宗熊女士--洪女士《電》在《文學季刊》上發表的時候分作了上下兩篇。題目改為《龍眼花開的時候》,另外加了一個小題目--一九二五年南國的春天。作者的姓名變成了歐陽鏡蓉,的確是一個陌生的名字。

在上篇的開始我引用了《新藥》《啟示錄》中的兩段話,我又觀看,見一片白雲彩。在雲彩上坐著一位好像人子,頭上戴著金冠冕,手裡拿著快鐮刀。又有一位天使從殿中出來,向那坐在雲彩上的大聲喊著說:伸出你的鐮刀來收割,因為收割的時候已經到了。地上的莊稼已經熟透了。那坐在雲彩上的便把鐮刀扔在地上。地上的莊稼就被收割了。

第十四章第十四至十六節

我又看見一個新天地,因為以前的天和以前的地已經過去了。海也不再有了。我又看見聖城新耶路撒冷,從天上上帝那裡降下來預備好了,好像新婦妝飾好了等候丈夫。我又聽見有大聲音從寶座出來說:看哪。上帝的帳幕在人中間。他要和他們同住,他們要作他的民,上帝要親自和他們同在,作他們的上帝。上帝也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

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坐寶座的說:看哪。我將一切都更新了。又說:你要寫上,因為這些話是可信的,是真實的。

第二十五章第一至五節

後面註明:--「一九三二年五月於九龍寄寓」。

在下篇的開始我又從《新約》《約翰福音》裡引用了下面的四節:光來到世間,人因為他的行為不好,不愛光,倒愛黑暗……凡作惡的便恨光,並不來就光,恐怕他的行為受責備;但行真理的必來就光。

第三章第十九、二十節

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

第八章第十二節

我到世上來,乃是光,叫凡信我的不住在黑暗裡。若有人聽見的我話不遵守,我不來審判他。我來本不是要審判世界,乃是要拯救世界。

第十三章第四十六、四十七節

我就是復活,我就是生命。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活著;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

第十一章第二十五、二十六節

後面加了一個小註:--「這後面本來還有一章結尾,現在被作者刪去。下篇到這裡便算完結。」最後也註明:--「一九三三年十二月於九龍。」

這些都不是真話。我故意撒了謊使人不會想到這部小說是我的作品。這種辦法在當時似乎是必要的。至少有兩三個朋友這樣地主張過。至於「結尾」呢,小說本應該有一個結尾,不過我還沒有機會把它寫出來,寫出來也不能擔保就可以和讀者見面,所以我索性不寫了。其實這部小說也可以這樣地完結的。也許會有人說不能這樣完結。然而生命根本沒有完結的時候。個人死了,人類卻要長久地活下去。

我當時要使讀者相信歐陽鏡蓉是一個生長在閩、粵一帶的人,《龍眼花開的時候》是費了一年半以上的時間在九龍寫成的一部小說,我甚至用了竟容這個名字寫了一篇題作《倘使龍眼花再開時》的散文,敘述他寫這部小說的經過。這篇散文我沒有編進別的集子裡面。但是我很愛它,而且它和《電》也有密切的關係,所以我也把它錄在下面:從先施公司出來,伴著方上了去銅鑼灣的電車。

「到上面一層去罷,今天破個例」,我微笑地對方說。

方知道我的意思,他便不說什麼,第一個登上梯子。

我跟在他的後面。

我們兩個坐在一把椅子上,我把肘靠著車窗,看下面的街景。

「容,你的小說寫到多少頁了?」方忽然這樣地問我。

「還只有你讀過的那些,這幾天簡直沒有動筆,」我不在意地回答,依舊在看下面的街景。

「你的小說打算發表嗎?」

「我不敢存這個野心,」我一面說,一面掉頭驚訝地看他,因為我覺得他的聲音有些古怪。

「你不應該把我寫成那樣,你不瞭解我。」他辯解地說。

「我的小說還沒有寫完呢。後面的結局你是不會想到的,但是你應該相信我,我不會不瞭解你。」

「那麼我等著讀你的文章吧……」他微微一笑,在這樣的笑容裡我看到了寬耍方先前還以為我誤解了他,現在他卻把我寬恕了。

在這次談話以後兩天方走了。動身的前夜他自己送了一封信來,那裡面有這樣的話:「我知道我走後你的生活會更寂寞,我知道我走後我的生活也會更寂寞,以後我也許會找到許多勇敢的朋友,但是恐怕再找不到一個像你這樣瞭解我的人了。」

他甚至說他願意聽從我的勸告,改掉一切的壞習慣,試著把一個過重的責任放在他的肩上。最後他說他不願意我送他,因為他不肯讓我看見他流眼淚。

方,那個大孩子,他曾幾次徘徊在死的邊沿上,沒有動過一點心,他被好些女性稱為粗野的人,如今卻寫了這樣的信。他的友情使我感動。

我在孤寂裡繼續寫我的這部小說。我拿這來消磨我的光陰。我寫得很慢,因為我的生活力就只剩了這麼一點了。

龍眼花開的時候,惠來了。她住在朋友家裡,每天總要過海來看我一次。她看見我努力在寫小說,就嘲笑道:「你在給我們寫歷史嗎?」

寫歷史,我的這管筆不配。這倒使我覺得自己太冒昧了。我分辯說:「為什麼要寫歷史?我們都還沒有把腳踏進『過去』裡面呢。」這時候我已經忘卻我是一個垂死的人了。

惠翻看我的小說,她看見慧珠,看見小影,看見仁山,看見所有的人,她的臉上露出溫和的笑容,彷彿就和朋友們在一起生活一般,這些人都是她的好朋友。

「容,寫下去吧。」惠這樣鼓勵我。她同時卻責備說:「只是你不應該把我也寫進去,一萍不像我。」她的責備裡沒有一點怒氣。我知識她喜歡這小說,因為它給她引起了不少甜蜜的回憶。

「這只是一些回憶,不是歷史。我們的歷史是要用血來寫的。」她終於掩了我的原稿本,微微歎一口氣,說了上面的話。

惠在對面島上住了不到一個月,便拋下我走了。她有她的工作,她不像我,我是一個有痼疾的人。我不能夠拿我的殘廢的身體絆住好。

「容,你多多休息。小說慢慢地寫。明年龍眼花再開時,我就來接你回到我們那裡去。」我送惠到船上,煙囪叫了三叫,她還叮嚀地囑咐我。她明白我的心很難忘掉離別。她的兩道細眉也微微皺起來。

應該走的人終於走了。他們用他們的血寫歷史去了。

我一個人孤寂地留在這個租借地上,用病和小說來排遣日子。

方去後沒有信來,只寄了我兩本書。惠也沒有信。我知道這是他們的習慣。我知道他們一定比我活得更痛快。

龍眼花開了,謝了,連果子也給人摘光了。我的身體仍然不好。在這中間我慢慢地,幾乎是一個字一個字地寫著,我終於完成了我的小說,寫到雄和志成的處刑,寫到繼先和炳的奇異的死。我彷彿像一個指揮官調動軍隊,把這些朋友都差到永恆裡去。寫完小說我忍不住伏在案上傷心地哭起來。我現在是一個隔岸觀火的旁觀者了。

像一個產婦把孩子生出來,我把我的血寄託在小說上。雖然我已經是一個垂死的人,但是我的「孩子」會活下去的。我把「他」遺留給惠,讓她好好發培養這個孩子吧。

我的身體是否還能夠支持到明年春天,我不知道。然而倘使龍眼花再開放時,我還能夠看見惠,那麼我一定要離開這個寂寞的租借地。我還記得惠常常唱的那句話:「我知道我活著的時候不多了,我就應該活它一個痛快。」

一九三三年除夕於九龍

這篇文章所寫的事實全是虛構。只有關於方的一段有一點根據。方就是高志元,那真實的情形我已經在前面講過了。

惠和慧是一個人,但她究竟是不是某一個朋友,我自己也說不出來。

總之這篇文章的寫成與發表,雖有一種煙幕彈的作用,然而橫貫全文的情調卻極似我寫作《電》時的心情。所以它依舊是一篇真摯的作品。從它,讀者也可以看出我當時的痛苦的心情來。

《電》是《愛情的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它不僅是《雨》的續篇,它還是《雷》的續篇。有了它,《雷》和《雨》才能夠發生關係。《雨》和《雷》的背景是兩個地方,《雨》裡面所描寫的是S地的事情,《雷》的故事卻是在F地發生。

《雨》的結束時間應該比《雷》遲。周如水在S地投江的時候,德已經在F地被槍殺了。

《電》和《雷》一樣也是在F地發生的事情,不過時間比《雷》遲了將近三年。在時間上《電》和《雨》相距至多也不過兩年半的光景。在《電》的開始賢對李佩珠說:「你到這裡來也不過兩年多。」在《雨》的末尾,高志元、方亞丹兩人到F寺去時,李佩珠對他們說過,希望他們能夠在那裡給她找到一個工作。也許他們到了F地後不久就把她請了去,這是很可能的。這樣算起來,從《雨》到《電》中間就要不了兩年半以上的時間。

但是在這兩年半中間,我們可以看見李佩珠大大地改變了,吳仁民大大地改變了,高志元也改變了,至少他的肚皮不痛了。方亞丹沒有大的改變,慧和三年前的她比起來也沒有什麼差別。但是敏完全成了另外一個人。影有了大的進步。

這可祝福的兩年半的時間。正如仁民所說:「今天的社會是一個大洪爐、埃關於《電》我似乎有許多話想說,但是在這裡支卻不便把它們全說出來。這部小說是我的全部作品裡面我自己比較喜歡的一本,在《愛情的三部曲》裡面,我也最喜歡它。但不幸的是它經過了幾次的宰割,幾乎失去了它的本來面目。

《電》不能說是以愛情做主題的,它不是一部愛情小說;它不能說是以革命做主題的,它也不是一部革命小說。同時它又不是一部革命與戀愛的公式小說。它既不寫戀愛妨害革命,也不寫戀愛幫助革命。它只描寫一群青年的性格,活動與死亡。這一群青年有良好,有熱情,想做出一些有利於大家的事情,為了這個理想他們就犧牲了他們個人的一切。他們也許幼稚,也許常常犯錯誤,他們的努力也許不會有一點效果。然而他們的犧牲精神,他們的英雄氣概,他們的潔白的心卻使得每個有良心的人都流下感激的眼淚。我稱我的小說做《電》。我寫這本《電》時,我的確看見漆黑的天空中有許多股電光在閃耀。

關於《電》裡面的人物我不想多說話。這部小說跟我的別的作品不同,這裡面的人物差不多全是主人公,都佔著同樣重要的地位。小說裡大部分的人物,都不是現實生活裡的某人某人的寫照,我常常把幾個朋友拼在一起造成了《電》裡面的一個人。慧是這樣地造成的,敏也是這樣地造成的。影和碧,克和陳清,明和賢,還有德華,都是這樣地造成的。但是我們似乎也不能因此就完全否定了他們的真實性。

李佩珠這個近乎健全的性格要在結尾的一章裡面才能夠把她的全部長處完全顯露出來。然而結尾的一章一時卻沒有相會動筆了。這個妃格念爾型的女性,是我創造出來的。我寫她時,我並沒有一個「模特兒」。但是我所讀過的各國女革命家的傳記卻給了我極大的幫助。

吳仁民做了李佩珠的愛人,這個人似乎一生就離不掉女人。在《霧》裡面他有過瑤珠,在《雨》裡面他有過玉雯和智君,現在他又有了佩珠。但他已經不是從前的吳仁民了。這就是說他不再是我的那個朋友的寫照,他自己已經構成了一個獨立的人格,獲得了他的獨立的存在,而成為一個新人了。

高志元也許可以說是不曾改變,他不過顯露了他的另外的一面,。但是他的健康的恢復會使人不認識他了。

我說過我是拿那個瘦長的年輕朋友做「模特兒」寫了方亞丹的。方亞丹跟德不同,方亞丹不像一座正在爆發的火山。

雖然慧說他粗暴,其實他不能算是一個粗暴的人,我那個朋友比他粗暴得多。那個朋友對女人的態度是充滿著矛盾的。我知道他的內心鬥爭得很厲害。他在理智上憎恨女人,感情上卻喜歡女人。所以有人在背後批評他:口裡罵女人,心裡愛女人。

方亞丹卻不是這樣。方亞丹高興和小學生在一起,或者忙著養蜂。這些事情我那個朋友也做過。所以當我看見他和小學生在一起玩,或者忙著換巢礎毀王台、在蜜蜂的包圍中跑來跑去的時候,我也會像李佩珠那樣地奇怪起來:「你這個粗暴的人怎麼可以同蜜蜂和小學生做好朋友?」

我那個瘦長的年輕朋友雖然有不少的缺點,但是他和方亞丹一樣,是一個有赤子心的人。我「槍殺」和方亞丹,我悲惜自己失掉了這樣一個可愛的友人。但是那個瘦長的年輕朋友還活著,聽說他已經漸漸地治好了病。那麼我祝他早早地回到他的蜜蜂和小學生的中間去。

慧這個人我自己也很喜歡。她那一頭獅子鬃毛一般的濃髮還時時在我的眼前晃動。她不是一個健全的性格。她不及佩珠溫柔,沉著,堅定;不及碧冷靜;不及影穩重;不及德華率真。但是她那一瀉千里的熱情卻超過了她們大家。她比她們都大膽。她被人稱為「戀愛至上主義者,因為她的性的觀念是解放了的。

「我知道我活著的時間不多了,我就應該活它一個痛快。」

她常常說的這一句話給我們暗示了她的全部性格。

敏和慧相愛過,但是「自由性交主義者」的慧並沒有固定的愛人。敏愛過慧,現在還在愛慧。不過現在他已經把愛情看得很輕了。他這個人在三年中間變得最多,而且露出了一點精神異常的現象,使他帶著病態地隨時渴望犧牲。他正如佩珠所說,是一個太多感情的人,終於被感情毀了。他為了鎮靜他的感情,就獨斷地一個人做了那件對於大家都沒有好處的事情。

陳清這個典型是有「模特兒」的。那是我的一個敬愛的友人,他現在還在美國做工。他的信仰的單純和堅定,行動的勇敢和熱心,只有認識他的人才能夠瞭解。陳清的最後的不必要的犧牲,在我那個朋友看來倒是很自然的事情。這種事情從吳仁民一直到敏,他們都不會做。但是陳清做出來卻沒有一點不合情理的地方。這與他的性格相合。不過這個典型的真實性恐怕不易為一般年輕讀者所瞭解。

賢這個孩子也是有「模特兒」的,但是不止一個。我幾年前在一個地方看見他常常跟著「碧」到處跑來跑去,腦子裡留下較深的印象。然而我那時所看見的卻只是他的外表(不是面容,賢的面容是從另一個孩子那裡借來的),所以後來寫賢時,我也是把幾個人拼起來寫的。不知道怎樣我非常喜歡這個孩子。

關於《電》,可以說的話都說出來了。應該說的話似乎還有,但是我也不想說了。我闔上了那本攤開在我面前的《電》。我這樣做了以後,我的眼前就出現了李佩珠的充滿著青春的活力的鵝蛋臉,接著我又看見被飄散的黑髮遮了半個臉龐的慧。我的心因為感激和鼓舞而微微地顫動了。我的靈魂被一種崇高的感情沖洗著,我的心裡充滿著獻身的渴望。恰恰在這個時候我的眼前出現了兩張信紙,這是我想答覆而終於沒有答覆的一封信,所以我一直把它們夾在《電》裡面。

我很久就想給先生寫一封信了,很久很久。先生的文章我真讀不過少,那些文章給了我激動,痛苦和希望。

我老以為先生的文章是最合於我們青年人的,是寫給我們青年看的。我有時候看到書裡的人物活動,就常常夢幻似的想到那個人就是指我。那些人就是指我和我的朋友,我常常讀到下淚,因為我太像那些角色。那些角色都英勇的尋找自己的路了,我依然天天在這裡受永沒有完結的苦。我願意勇敢,我真願意拋棄一切捆束我的東西啊。--甚至我愛的父母。我願意真的「生活」一下,但現在我根本沒有生活。

我是個大學低年級生,而且是個女生,父母管得我像鐵一樣,但他們卻有很好的理由--把我當兒子看--他們並不像旁的女孩的父母,並不阻止我進學校,並不要強行替我訂婚,但卻要我規規矩矩掙好分數,畢業,得學位,留美國;不許我和一個不羈的友人效往。在學校呢,這環境是個珠香玉美的紅樓,我實在看不得這些女同學的樣子。我願找一條出路,但是沒有。這環境根本不給我機會。我罵自己,自己是個無用無恥的寄生蟲,寄生在父母身上。我有太高太高的夢想,其實呢,自己依然天天進學校上講堂,回家吃飯,以外沒有半點事。有的男同學還說我「好」,其實我比所有的女生更矛盾。

先生。我等候你幫助我,我希望你告訴我,在我這種環境裡,可有甚麼方法掙脫?我絕對相信自己有勇氣可以脫離這個家--我家把他們未來「光耀門楣」的擔子已擱了一半在我央上,我也不願承受--但脫離之後,我難道就回到紅樓式的學校裡?我真沒有路可去。先生。

你告訴我,用什麼方法可以解除我這苦痛?我讀書盡力地讀,但讀書只能使我更難受,因為書裡講著光明,而我只能遠望著光明搓手。我相信書本子不能代替生活。我更不信大學生們組織討論會,每星期討論一次書本子就算完成了青年的使命。誰知道我們這討論又給旁人有什麼補益呢?只是更深地證明了我們這群東西早就該死。

先生,幫我吧,我等待你的一篇新文章來答覆我。請你發表它,它會幫助我和我以外的青年的。你的一個青年讀者

這個「青年讀者」不但沒有告訴我她的姓名,她甚至不曾寫下她的通信地址,使我無法回信。她要我寫一篇新的文章來答覆她,事實上這樣的文章我已經計劃過了,這就是一本以一個少女做主人公的《家》,寫一個少女怎樣經過自殺,逃亡……種種方法,終於獲得求知識與自由的權利,而離開了她的專制腐敗的大家庭。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樣的一本書寫出來對於一般年輕的讀者也許有一點用處。但是多忙的我什麼時候才有機會動筆寫它,連我自己也沒有把握。我三年前就預告了要寫一部《群》,直到今天才動筆寫了三頁。

另一本《黎明》,連一個字也沒有寫。明天的事是沒有人能夠知道的。說不定我寫完了這篇《總序》就永遠擱筆。說不定我明年又會瘋狂地寫它一百萬字。但是我不能再給誰一個約言。那麼對於那個不知道姓名的青年讀者,就讓我把李佩珠介紹給她做一個朋友吧。希望她能夠從李佩珠那裡得到一個答覆。

為了這三本小小的書,我寫了兩萬多字。近兩年來我頗愛惜自己的筆墨,不高興再拿文章去應酬人。這一次我卻自動地寫了這麼多的字,這也許是近於浪費吧。然而我在這裡所寫的都是真實的話,都是在我的心裡藏了許久的話。我很少把它們對別人傾吐過。它們就像火山裡的噴火,但是我用雪把火山掩蓋了。

我自己這個人就像一座雪下的火山。在平靜的表面下,我隱藏了那麼強烈的火焰。別人只看見雪,只有我自己才知道火。那火快要把我的內部燒盡了。我害怕,我害怕將來有一天它會爆發。

這是我的「靈魂的一隅」,我以前不曾為任何人打開過,但是現在我開始來啟門了。

那麼我就索性把兩年前我寫的一段自剖的話引在這裡來作為我這篇《總序》的收尾吧:……一個人對自己是沒有欺騙,沒有寬恕的。讓我再來打開的我靈魂的一隅吧。在夜裡,我常常躺在床上不能夠閉眼睛,沒有別的聲音和景象來打擾我。一切人世的榮辱、毀譽都遠遠地消去了。那時候我就來做我自己的裁判官,嚴厲地批判我的過去的生活。

我的確犯過了許多錯誤。許久以來我就過著兩重人格的生活。在白天我忙碌,我掙扎,我像一個戰士那樣搖著旗幟吶喊前進,我詛罵敵人,我攻擊敵人,我像一件武器,所以有人批評我是一架機器。在夜裡我卻躺下來,打開了我的靈魂的一隅,撫著我的創痕哀傷地器起來,我絕望,我就像一個弱者。我的心為了許多事情痛苦,就因為我不是一架機器。

「為什麼老是想著憎恨呢?你應該在『愛』字上面多用力。」一個熟識的聲音在我的耳邊響起來。

在過去我曾被視為憎惡人類的人,我曾宣傳過憎恨的福音,因此被一些人把種種錯誤的頭銜加到我的身上……許多人指責過我的錯誤了。有人說世界是應該用愛來拯救的。又有人說可憎的只是制度不是個人。更有些人拿了種種社會科學的術語來批評我的作品。他們說我不懂歷史,不懂革命。他們說這一切只是沒落的小資產階級的悲哀。他們說我不能夠反映現實生活。

對這些批評我也曾仔細考慮過……我在許多古舊的書本裡同著法、俄兩國人民經歷過那兩次大革命的艱苦的鬥爭,我更以一顆誠實的心去體驗了種種多變化的生活。我給自己建立了一個信仰。從十五歲起一直到現在我就讓我的信仰給我領路。

我是淺薄的,我是直率的,我是愚蠢的。這些我都承認,然而我卻是忠實的,我從來不曾讓霧迷了我的眼睛,我從來不曾讓激情昏了我的頭腦。在生活裡我的探索是無止息的,無終結的。我絕不掩飾我的弱點。但是我不放鬆它,我極力跟它掙扎。結果就引起了一場鬥爭。

這場鬥爭是很激烈的。為著它我往往費盡了我的心血,而我的矛盾也就從此產生了。

我的生活裡是充滿了矛盾的。感情與理智的衝突,思想與行為的衝突,理想與現實的衝突,愛與憎的衝突,這些織成了一個網,把我蓋在裡面。它把我拋擲在憎恨的深淵裡,讓狂濤不時來衝擊我的身體。我沒有一個時候停止過掙扎。我時時都想從那裡面爬出來。然而我始終不能夠衝破矛盾的網,那張網把我縛得太緊了……沒有人能夠瞭解我,因為我自己就不肯讓人瞭解……人們只看見我的笑,卻沒有人知道我是整天拿痛苦養活我自己。

我的憎恨是盲目的,強烈的,普遍的。我常常把我所憎恨的對象描畫成一個可憎的面目。我常常把我所憎恨的制度加以人格化,使它變成了一個極其可恨的人,我常常把我的愛變成憎恨……這一切在別的人看來也許全是不必要的,他們也許以為霧迷住了我的眼睛。其實這全不是。我知道我不過是一個過渡時代的犧牲者。我不能夠免掉這一切,完全是由於我的生活的態度。我是一個有血有肉的青年,我生活在這個黑暗的混亂時代裡面。因為忠實:忠實地探索,忠實地體驗,就產生了種種的矛盾,而我又不能夠消滅它們……我只是一個極其平凡的青年。

我的一生也許就是一個悲劇。然而這是由性格上來的(我自小就帶了憂鬱性)。我的性格毀了我自己一生的幸福,使我竟然在痛苦中得到滿足。有人說過革命者是生來尋求痛苦的人。我不配做一個革命者,然而我卻做了一個尋求痛苦的人了。我的孤獨,我的黑暗,我的恐怖都是我自己找來的。對於這個我不能夠抱怨。

我承認我不是健全的,我不是倔強的。我承認我已經犯過許多錯誤。但這全不是我的思想、我的信仰的罪過。那個責任應該由我的性格、我的感情來負擔。也許我會為這些過錯而受懲罰。我也絕不逃避。自己種的苦果就應該自己來吃。這並不是我一個人的命運。做了過渡時代的犧牲者的並不止我一個人。我甚至在馬拉,丹布,羅伯斯比爾,別羅夫斯卡雅,妃格念爾這般人中間發現了和這類似的悲哀,雖然他們的成就是我萬萬不敢想望的。

然而不管這些錯誤,我依舊要活下去,我還要受苦,掙扎,以至於滅亡。

那麼在這新年的開始就讓我借一個朋友的來來激勵自己吧:「你應該把你的生命之船駛行在悲劇裡(奮鬥中所受的痛苦,我這樣解釋悲劇),在悲劇中振發你的活力,完成你的創造。只要你不為中途所遇的災變而覆船,則盡力為光明的前途(即目的地)而以此身抵擋一切痛苦,串演無數悲劇,這才算是一個人類的戰士。」

好讀首頁 有關好讀 讀友需知 聯絡好讀

搜尋好讀 - Google

按這裡用 Microsoft Bing 搜尋好讀
好讀第24年了
有好讀真好,有你也真好。但不知遍及各地的你,究竟有多少。若你從未或很久沒贊助過好讀,請按這裡,贊助好讀也讓我們知道你的鼓勵與支持。

2024/3/9 Christine
好讀是我這個文字工作者隨時隨地的好朋友,我有空就上來,給我許多精神糧食,伴我度過許多白天黑夜,有好讀,真好!非常感謝幕後團隊。

2024/2/19 He Zhong
非常非常感谢好读,许多外面找不到的书都在这里找到了,找书的过程,好读给了我非常大的帮助!

2024/1/13 Vanessa Chen
隔了七年才又上來,才知周先生離開了。很高興曾有機會參與好讀,透過網路與周博士共事(真也才知道的,一直只稱呼周先生的),感謝好讀團隊!也和過去一樣,給周先生的文末"祝您闔家平安健康"~願他家人心安~

2024/1/7 強
第一次知道好讀的時間不久,大約兩年前。當時常在這裡挖寶,本來很擔心網站會隨著周博士離世而無法再運作,今日再來發現網站動起來了,真心、真心地感謝願意付出的善心人士們。無法想像沒有閱讀的人生,閱讀的路上有您們真好。

2023/12/27 Annabel Kuo
上高中後有了手機發現的,非常感謝。我本身是個很愛閱讀的人,我感到若我活著而不去欣賞這一種人類的藝術那將毫無意義可言。總而言之,萬分感謝,我不知道在每有能力買書學校圖書館又只能借七天的情況下,沒有這個網站我的生命會是多麼的荒蕪。

2023/12/12 Yumi
幾年前偶然得知周博士離世的消息,來到好讀網站總會覺得有點悵然,也以為不會再運作了。今年為老父親添購電子閱讀器,抱著試一試的心情再度連上好讀,沒想到繼續運作,還有這麼多讀友再度回來這裡,感覺很溫暖,謝謝好讀與團隊們的努力。

2023/11/27 Helios
能在这里发现赤川次郎、鬼马星和高羅佩的作品,太驚喜了!感謝好讀書櫃!

2023/11/19 Moon
偶然間發現這個網站,如獲至寶,更找到小時候很喜歡的一本書終於出現電子版,感謝團隊的無私分享,謝謝好讀!

2023/11/18 Michael
无意间想起过来好读怀念一下。竟然是惊喜!好读活过来了!感恩 感谢。

2023/11/5 angsila
每周上好读看看是否有新书,这已经成了一个习惯。这种陪伴是一种舒服的,充满确定感的安心。感谢好读。

2023/10/30 Vincent
從武俠小說開始接觸到好讀,陸陸續續也看了很多好書,六年前看到周博士的消息覺得十分不捨與可惜,時隔多年發現好讀又重新運作了,實在感到非常開心與感謝!

2023/10/23 偷泥
2019年的某天,我在這裡遇見了薩豐的風之影,便開啟了我的閱讀之路,才知道原來閱讀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情。2023年的今天,我依然在這裡遇見一本本的好書,真心感謝好讀!

2023/10/7 Young
自2017年後,時隔六年才發現好讀又開始運作了,真的充滿深深感謝。

2023/10/4 JOE
好多年前,在好讀發現艾西莫夫的基地系列,還有科小說海伯利昂,讓我在年輕歲月,住在忠孝東路旁玉成公園附近的時候,獲得了很多閱讀的樂趣。時隔多年,又想在好讀看點書,到了今天,我第一次在好讀把村上春樹的收音機2讀完,感謝好讀~

2023/10/3 snow
非常喜歡好讀,感謝好讀無私的付出與陪伴的歲月。永遠支持好讀。祝福好讀長長久久。

2023/9/24 Tomcat Chou
從2006年起,好讀就這麼伴我度過了這麼長的時間。直到2017.12的噩耗傳來,我以為就此不再見好讀。直到今日,偶然想起老朋友,想不到好讀還在,令人又驚又喜。祝福好讀,好讀長存。

2023/9/24 王俊文
眼力不好,多年沒來好讀看書,今天再訪好讀方知周劍輝博士已往生,不勝唏噓,希望他安息天國。沒有他的辛苦創建及許多熱心朋友的共同努力,好讀不容易經營至今。謝謝周博士及熱心朋友的辛勞貢獻!

2023/9/12 Charlotte Chang
想不到今天上網查看,好讀竟然復活了,是哪位神仙壯士伸出援手?還沒仔細搜尋來龍去脈,已喜極而泣。這嘉惠眾多書友但卻無啥收益的苦工,真的需要有很多愛才能繼續下去,祝福新版主,謝謝您!好人一生平安!

2023/9/5 小張
喜愛好讀網站及電子書本 很多年月了。從武俠小說起始,到各種書類,幸得有心人製作電子本供方便取用閱讀,非常感謝。

2023/8/18 璐羽
第一次知道好讀是無意間發現的,並且發現的那天令我驚喜且意外的是—剛好是好讀復活不久之後,覺著應該是某種莫名的緣分,促使想找些電子書的我被帶到了這裡。這裡有著各位前輩們辛苦掃描、品質極佳的電子書,讓我這個後人能夠免費享用這些書籍,十分感激前人的努力讓我成了書籍的富翁。感謝好讀和各位讓好讀變得更好,讚。

2023/7/26 袁樹國
好些書都沒有prc檔案,有點遺憾!重新上架還是令人高興,加油!

2023/7/20 KYLESONG
大概2010知道好讀, 就三不五時來此找書, 原本只有看書時順便回報一些文字勘誤, 後來2015開始幫忙周博士製作電子書, 主要是OCR檔案的文字校對, 也曾經掃瞄了一,二本書進行校對提供txt, 周博士也幫忙製作了電子書格式上架, 非常感念~ 可惜後來2016年中事忙, 暫停了校對的支持, 再後來就是看到周博士由友人的公告....當下難過且震驚, 雖然還是偶而會上好讀看看, 但是看到周博士曾經的發文還是心中不捨, 終於, 今天久違的上線,看到新版主的通知, 開心不已, 也希望周博士在天上也是同樣歡欣.

2023/7/18 Mac
翻書抽屜內的Kindle,很舊沒有開啟了使我再與好讀相遇。期待重拾讀趣,祝讀趣再次重臨好讀及各位讀者。

2023/7/18 池子
十年前发现好读,获得了很多排版非常好的电子书,现在还有当年下载的很多书存在kindle里。好久没来竟发现版主周先生已经过世令人不胜唏嘘。感谢周先生带来好读,给予纷繁复杂的网络一方书香雅地。

2023/7/14 甲魚
好讀的出現,使我重措對書籍的興趣,它提供了一個便利的途徑來發掘好書,希望這個網站能繼續為其他有興趣的讀者服務。

2023/7/8 歌
讀書時期用pocket pc 看書持資源發現了好讀,然後好讀一直陪伴我至大學畢業然後踏足社會。雖然工作事忙,但是上好讀網閒逛看黃河散文已成一種習慣,直至發現好讀不再更新,繼而停站,再從別的論壇得悉網主離世一事,心有點哀傷,後悔未曾跟他言謝在學習期間他的網站是我的精神食糧。見到好讀重啟,有心人延續好讀網站的營運和更新,很是感激,對周先生的貢獻亦致萬分感謝!

2023/7/4 葉扁舟先生
相识十年,前面看过不少好书,谢谢你。今年时间更多了,希望在haodoo度过更好的年华。

>> 更多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