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餃子雜談


  從前北方人拿餃子當主食,南方人拿餃子當點心,自從抗戰剿共軍興,前後方民眾來了個大流徙,在飲食習慣方面,於是有了絕大的變化。年輕的一代因為長居川黔雲貴,對於辣椒都有了偏嗜,拿麵食當主餐的人,也漸漸多了起來。現在臺灣無論那個縣市,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餃子館,足證餃子已經成為社會上最大眾化的食品了。

  餃子有蒸煮之分,所以煮的叫水餃,蒸的叫蒸餃。滿洲人管水餃叫煮餑餑,黃河兩岸有的地方叫扁食,最特別是山東菜管煮水餃叫﹁下包﹂。外鄉人初履斯土,聽說下包時常被弄得莫名其妙。

  當年北方鄉間民情淳樸,生活節約,除了逢年過節才吃一頓白麵餃子外,平素多半是吃蕎麥麵、高粱麵、豆麵、帶麩皮的黑麵包餃子的。至於談到餃子餡,雖然有葷有素,葷餡兒除了豬牛羊肉之外,還有雞肉、蝦仁、魚肉、三鮮等;葷餡還有配上大白菜、小白菜、菠菜、韭菜、韭青、韭黃、大蔥、茴香、西葫蘆、冬瓜、南瓜、薺菜、扁豆的,有的人甚至拿蘿蔔英,掐菜鬚做餡兒的,雖然屬於廢物利用,別具一格,偶或吃一次,倒也另有風味。素餡是白菜、菠菜、粉絲、豆腐、金針、木耳、冬筍等等,要是加入雞蛋、金鉤、韭黃那就成為花素了,另外有用南瓜、雞鴨血、金鉤做餡兒的,亦葷亦素,也非常香腴適口。

  包餃子,分拌餡、合麵、趕皮、包捏、煮熟五部曲,在北方有句俗語是:﹁舒服不過倒著,好吃不過餃子。﹂餃子之人人愛吃,我想不外是餃子餡種類繁多,變化多端,所以才能讓人多吃不厭。餃子好吃不好吃,端視餡兒拌得好不好來決定。餃子餡要分剁、切、擦三種,何者應剁,何者應切,何者用鉋子擦,都有一定之規的,總之鬆膩粗細適中︵如用絞肉味道就差了︶方屬上乘,調配料如果調配得當,餃子入口,覺得鹹淡恰好,用油多寡更為重要,要能鬆腴柔潤,不結不膩,才算高手。合麵雖然不算什麼難事,可是用水多少也非常重要;麵要合得軟硬適度,那就看揉麵用水多寡得當不得當了。餃子皮分壓跟趕兩種,壓皮快而不圓,趕皮雖圓而慢,自然趕皮的餃子比壓皮來得整齊美觀。不過包捏手藝到家,餃子煮熟,吃起來是不容易分別趕皮壓皮的。

  包餃子又叫捏餃子,飯館做的多半跟家庭包法不同叫﹁擠﹂,一擠一個,手法非常之快,北方還有個老媽媽論,三十晚上包餃子,接財神的時候,無論男女老幼,都要包上三兩隻,說是包幾個餃子,可以把小人嘴捏住,可免小人胡說八道,招惹些是是非非出來。吃財神餃子裡面要包小錢,恐怕餃子捏不牢,破了會漏財,於是財神餃子都捏上花邊,雖然費點事,可是絕不至於餃子裂嘴散餡兒露財。

  煮餃子一鍋不能煮太多,如果餃子在鍋裡翻不過身來,不但不容易煮熟,而且易黏易破,熟餡兒點一次水就可以煮熟,生餡兒可能要點兩三次水餡兒才能煮熟,那要看餡的大小皮的厚薄而定,所以煮餃子也是有門道的怩!

  北方人吃餃子講究薄皮大餡才能解饞。筆者認為餡的大小無關宏旨,反而餡子填得太多,失去了皮跟餡中和的滋味,倒是邊兒窄、皮兒薄是吃餃子唯一條件,假如邊寬皮厚,再加上口淡,就難以下嚥了,筆者雖是有名饞人,但是向不挑嘴,有一年在國外有位東北朋友請我吃水餃,每個餃子大有兩寸,皮子厚逾銅板,餡子更是大如肉丁饅頭的肉粒,我當時真想把﹁好吃不過餃子﹂這句話改為﹁最難吃不過餃子﹂,所以從此增加了幾分戒心,凡是不十分熟識人請我吃餃子,我總是遜謝不遑的。

  北方新郎新娘拜完天地入洞房,首先要由家人包幾隻餃子給新郎新娘吃,這種餃子用一根筷子填餡,餃子包起來非常小巧,煮熟也不過像大蠶豆一般,北方人叫它子孫餑餑,大概是最小的餃子了。

  餃子的餡兒,以筆者個人愛好來說,葷餡以冬筍豬肉餡最好吃,冬筍切細粒與肉末同炒做餡,味宜稍淡,筍粒越細方不致把餃子皮戳破,此為冬令餃子中妙品。素餡以菠菜、小白菜各半攤雞蛋切碎,上好蝦米也切碎,蝦米多用不妨,取其鮮鹹,可少用調味料,有韭菜胡蘿蔔時分別加入少許提味配色,比一般飲店加豆腐粉條、金針、木耳,真所謂食惟韭薤,味清而雋也。

  談到最會吃餃子,那就不能不佩服遜清貝勒載濤啦,有一年數九天下大雪,他忽發雅興,到東安市場東來順,要吃羊肉白菜餃子,指明羊肉要用後腿肉,等餃子上桌他嘗了一口,立刻大發雷霆,指著跑堂不照吩咐去做,敢情灶上看見一塊羊裡脊又細又嫩,就把那條裡脊剁了餡兒了。誰知那位美食專家舌頭真靈,居然吃出不對勁兒來,真可謂神乎其技了。

  南方人吃餃子似乎沒有北方人來得講究,可是有一次在上海怡紅酒家吃過一次灌湯水餃,一盂兩隻,現煮上桌,齏膾融漿芬濡不膩,可貴處五羊麵點一律使用澄粉,而灌湯餃是用純粹麵粉而不用澄粉,又是水煮而不上蒸籠,雖然價格比一般麵點價高一倍,實在還是難能可貴的。後來在上海廣州香港各地廣東酒樓,就沒有見有這種灌湯餃出售了。

  南北筵席道談點心,很少有用水餃的,偶或用雞湯煮小水餃,餃子皮大多厚而且硬,不能適口。倒是酒席上的蒸餃,︵北方叫燙麵餃︶南勝於北,吃過幾回頗為不俗的蒸餃,在上海老伴齋吃過一次翡翠蒸餃,據說是揚州富春茶社主人陳步雲的傳授,而加以改良的。他把小青菜剁碎成泥,和糖為餡,碧玉溶漿,其甘如飴,漢口大吉春有一種豌豆泥蒸餃,他家本來是輕易不做來奉客,那位白案子師傅,來自安徽宣城舊家,是老闆的親家,碰他酒後興足才一展身手,筆者倒是碰巧躬逢其盛,膏潤芳鮮,確屬妙饌,現在武漢舊友有時餐敘,談到漢口大吉春的豌豆泥蒸餃,還令人饞涎欲滴呢!北平北城有個推車賣燙麵餃的,他有一種三鮮餡兒,珍潔精芳,特別鮮美,可惜要嘗珍味,必須依車進食,方能盡情恣享。去歲年尾大掃除,偶檢舊篋發現了舊藏廣東省造三分六釐小銀角子十餘枚,係當年在大陸吃財神餃子,包餃子所用小銀錢,兒孫輩對於吃包有小銀錢的財神餃子極有興趣,於是把十幾枚小錢,全部包在餃子裡,吃出多寡雖然不同,可是人人有份,皆大歡喜,於是把所知包餃子的一鱗半爪寫出來,我想要吃餃子,而自己不太會做的朋友,能按上面所說五部曲琢磨一下來做,我想必定可以有一餐適口充腸餃子來吃了。
 
• 書頁高度:600
• 字體大小: 16 20 24 28 32
• 字型名稱:
• 背景顏色:                         
  
前往好讀網站 ››
或直接點選以下分類:
• 世紀百強
• 隨身智囊
• 歷史小說
• 武俠小說
• 懸疑小說
• 愛情小說
• 科幻小說
• 小說園地
• 以書會友
資料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