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義府失勢:武后初涉政壇的沉重打擊


  唐高宗和武則天矛盾公開化的第一個表現,就是李義府被貶官。前面說過,李義府是第一個站出來支持立武氏為皇后的大臣,打響了廢王立武的第一槍,所以武則天對他一直青眼相加。在唐高宗和武則天聯手處理元老重臣的過程中,他也是得力幹將。帝后二人因此都視他為自己人。可是李義府的行為,實在令人不齒。

  顯慶元年,他有一次視察監獄,看上了一個姓淳于的女犯人。淳于氏長得很漂亮,所以李義府也不管她所犯何罪,是不是謀殺親夫,竟然指使大理寺丞把她給放出來,收到家裡做了小妾。沒想到這件事情沒做好,事先沒有跟大理寺的長官大理卿打招呼。大理卿一看監獄裡丟了一個犯人,馬上上報了。朝廷立即著手調查,李義府怕事情敗露,竟然逼那個幫他放人的大理寺丞自殺。大理寺丞一自殺,可就是人命案了,還是一名官員,朝廷更要調查。

  唐高宗知道事情是李義府幹的,本來想要原諒他,不予追究。但是青天白日,朗朗乾坤,豈能人人都這麼沒有良知呢。有一位御史叫王義方,他坐不住了。他回家稟報母親,說現在朝廷裡出了這麼一件事,而我是一個監察官員,如果不管呢,良心不安;如果管了,又怕皇上怪罪,連累母親。他的母親深明大義,對他說:自古忠孝不兩全,你既然當了這個官,就要捨孝全忠,報效國家。另外,你這樣做,還可以成就一生的大名。如果你因此獲罪,我死而無恨!王義方受了母親一番鼓舞,馬上上書朝廷,要求嚴懲李義府,還死者一個公道。可是唐高宗當時正在對朝廷的幹部資源做重新優化組合呢,怎麼能自毀長城?他沒有懲辦李義府,反倒責怪王義方毀辱大臣,馬上貶他為萊州司戶。

  這樣一來,大臣們一下子就知道了李義府在皇上心目中的分量,再也不敢輕易和他叫板了。可是偏偏有一個大臣不信邪,又和李義府鬧矛盾了。誰呢?杜正倫。這也是唐高宗提拔上來的一位宰相,他覺得自己資格比較老,很看不起李義府的那副輕狂樣子。李義府恃寵而驕,縱容兒子、女婿賣官鬻爵,搞得家裡門庭若市,影響很壞。這天,杜正倫就和李義府在朝堂上吵起來了。因為兩個人都是唐高宗提拔的,所以唐高宗以大臣之間不能和睦為名,各打五十大板,雙雙貶往地方反省去了。即便這樣,李義府還是技高一籌。轉過年來,他又在武則天的保護下回到了朝廷,官復原職,當了宰相。而杜正倫就倒楣了,死在了被貶的地方。李義府回到朝廷後,惡習不改,馬上又耀武揚威,把一個出身於趙郡李氏的五品官李崇德逼死了。

  這是怎麼回事呢?李義府原本門第很低,當了官之後,他就和趙郡李氏攀親戚,說自己也是出身名門。當時他是宰相,出身趙郡李氏的李崇德也是個諂媚之徒,想要沾他點光,兩人一拍即合,這多好,都是一家人,以後有個照應。李崇德就把李義府寫到他家家譜上了。這種連宗本來就是出於利益的考慮,沒什麼親情可言。所以,李義府一被貶官,短視的李崇德也就不客氣地把李義府又從家譜中除名了。李義府那個氣呀!官復原職之後,立刻給李崇德安了一個罪名抓起來。李崇德關進監獄之後便自行了斷,撞牆死了。李義府又把這麼一個五品官逼死了,這可是他害的第二條人命。可皇帝還是沒有治罪。當時的風氣不是崇尚貴族嗎,李義府自己冒充不成,就想要給兒子找個貴族媳婦,沒想到所謂的﹁五姓七望﹂全不給他面子,瞧不起他,都婉言拒絕了。李義府又生了一肚子氣。正好當時唐高宗和武則天修了︽姓氏錄︾,也要壓制舊貴族,抬高當朝權貴的地位,李義府就趁勢要求皇帝下詔嚴禁﹁五姓七望﹂互相通婚。然而貴族內部聯姻的風俗世代相傳,根深柢固,這樣強行禁止一下子招致了他們的莫大反感。既然無法明裡反抗,就暗裡抵制。有的貴族就不舉行婚禮,偷偷把女兒送到夫家去;還有的貴族女子非常驕傲,不願意這樣不明不白地偷偷結婚,寧可終身不嫁。貴族中的破落戶甚至會以﹁禁婚家﹂自詡,向求親者索要更多的錢財。可見,社會風氣的扭轉不是一紙命令就能解決的。但是從李義府的角度講,皇帝對他言聽計從,也算是幫他暫時出了一口惡氣。

  經過幾番試探,李義府認定自己是擁立功臣,皇帝和皇后對自己百般維護,無論捅了多大的婁子,都有皇帝和皇后罩著,於是愈發胡作非為了。可是他沒有看明白,當年皇帝縱容他,是因為他有用,可以藉他打擊元老重臣,推行皇帝的意志。他也沒有看明白,當年皇帝縱容他,是因為皇帝和皇后站在同一條戰線上,兩個人不分彼此。而這樣的關係,從顯慶五年武則天協理朝政後就出現了變化,皇帝的人和皇后的人不再是同一班人馬了。在這種微妙變化中,李義府被劃入了皇后一黨。皇帝不想再罩著他了。

  龍朔三年︵六六三年︶,李義府改葬祖父,大肆張揚,讓附近七個縣都派人參加義務勞動。有一個縣令不知是想巴結李義府,還是抓不到勞工,反正是親自上陣了,沒想到勞累過度,死在工地上了。這縣令一死,又鬧出一條人命來,人們都指指點點說,你看,宰相把縣令給逼死了。這個事情搞得李義府名聲很壞,可是他還不知道收斂。同一年,他又主持銓選,就是選官,那可是個肥差。李義府可能真是出身低微,上輩子窮怕了,一有機會就賣官鬻爵,把個銓選搞得烏煙瘴氣。高宗見他鬧得太不像話,就找了他來談心,想給他敲敲邊鼓,說:﹁聞卿兒子、女婿皆不謹慎,多作罪過,我亦為卿掩覆,未即公言,卿可誡勖,勿令如此。﹂什麼意思呢?我聽說你兒子、女婿都鬧得太不像話了,現在我替你們掩蓋著,也沒宣布出來,不過你要回家整頓一下家庭內部風氣,不要讓他們鬧得滿城風雨。李義府猖狂慣了,聽了之後不但不認錯,反而勃然變色,惡狠狠地問:﹁誰向陛下道此?﹂言下之意,看我不修理死他!質問到皇帝頭上了,高宗聽了之後,不禁也動了怒,說:﹁但我言如是,何須問我所從得耶!﹂一般人到這個時候就會趕緊謝罪,可是李義府被慣壞了,他一句話沒說,轉身揚長而去,把唐高宗給晾在那兒了。高宗也沒想到李義府竟然如此狂妄,一下子氣得是七竅生煙。此時,對於高宗來說,李義府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他再也沒有必要容忍下去了。如果皇帝想要除去大臣,找到理由是相當容易的,何況李義府又是這樣一個愛惹是生非的人。

  很快,李義府就出事了。李義府是個迷信的人,他請了個陰陽術士為自己望氣,看看自己還有多少富貴可享。術士一看,就煞有介事地說李義府宅第之上有不祥之氣,屋主必有牢獄之災,必須積財二十萬緡才壓得住。到哪兒籌款呢?長孫無忌他們家雖說樹倒猢猻散,但拔根寒毛還是比一般人腰粗吧。於是,李義府把腦筋動到了長孫家。我們知道,長孫無忌已經在顯慶四年自殺了,他的兒子也死了,孫子都流放嶺南。現在有一個孫子長孫延好不容易九死一生又回到長安來了,就是一個普通百姓,沒有任何官職。李義府把長孫延找了來,跟他索要七百緡的賄賂,幫他謀得一個從六品的司津監之職。這個事情立刻被人彈劾了,說李義府和犯罪人家的子弟勾結。本來,這事情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皇帝的心已經變了。此刻高宗正等機會發洩心頭之恨,馬上派人審理。審訊結果下來,數罪並罰,李義府被除名,流放巂州︵今四川省西昌市︶,幾個兒子和女婿也被搞了個天南海北,一家人再想相見,只能等來世了。

  李義府是武則天的人,雖然惹是生非,但是對武則天一直忠心耿耿,所以武則天未必不想保他。但是,武則天是個聰明人,她能夠看清形勢。她明白,高宗的利益和她的利益已經不完全一致了,現在是唐高宗下定決心要除掉李義府,而且,李義府劣跡斑斑,官怒民怨,如果自己再去保他,可能就會引火燒身。權衡利弊,武則天決定放棄李義府這隻棋子。不過,李義府的倒台對初涉政壇的武則天來說是一個沉重打擊。本來,李義府和許敬宗是武則天安插在朝廷的兩顆棋子,他們一個在中書管出旨,一個在門下管封駁,共同為武則天效力,這樣,武皇后的人事安排和各項旨意都可以得到有效推行。現在,李義府一倒台,這個雙簧戲就很難演下去了。

  如果說,李義府事件是唐高宗和武則天為爭奪權力第一次鬥法的話,那麼在這一回合,武則天輸了。可是,更大的打擊還在後面呢。
 
• 字體大小小: 16 20 24 28 32 36 40 44 48 52
• 字型名稱:
• 背景顏色:                         
  
好讀首頁››
或直接點選以下分類:
• 世紀百強
• 隨身智囊
• 歷史煙雲
• 武俠小說
• 懸疑小說
• 言情小說
• 奇幻小說
• 小說園地
資料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