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盟︾諸葛青雲 ︽二○一五年六月五日版︾ ︽好讀書櫃︾典藏版 第一章 霧,極濃! 濃得在尺許以外,便是茫茫一片,看不見任何人和物。 這濃霧,便在通衢大道之上也令人舉步維艱,何況是山林之內? 桐柏山中,蜈蚣嶺的一片小平坡之間,有位風神秀朗、英氣勃勃、約莫十八九歲的青衫書生,正在霧中卓立。 這青衫書生目掃四外,雙眉微蹙,口中自語說道:﹁霧太濃了,我對這桐柏山的地勢又不太熟,只好等霧散再︙︙﹂ 語方至此,陡然住口,目注左方,沉聲問道:﹁什麼人?﹂沉沉霧影中,悄悄的,並無絲毫回答。 青衫書生劍眉雙挑,狂笑道:﹁我南宮敬自信耳力無差,不是聽錯,尊駕如今在我左側方七丈左右之處,怎不報字號?是專為我南宮敬而來,或是萍水相逢,霧中巧遇?﹂ 話完,仍告寂然。 南宮敬戒意益深,知道此人若無敵意,決不會如此鬼鬼祟祟,不肯答話。 他年紀雖輕,因資稟極好,家學淵源,幾得乃父﹁紫竹先生﹂南宮老人十之七八的真傳,這一省戒凝神之下,委實連周圍十丈之內的風飄葉落,都聽得清清楚楚! 不錯,有異聲︙︙ 但這異聲不單極為低微,極為緩慢,並是貼著地面而來!南宮敬起初以為對方是發甚暗器? 轉念一想,任何暗器決不會來勢這等緩慢,並係貼地而行。蛇!﹁三環蛇丐﹂? 南宮敬剛剛獲得答案,並猜出霧中人身分之際,那絲幾乎非常人耳力所能聽見的低微異響突然加快,業已到了他身前不遠之處。 南宮敬聽音辨位,動作如電,一提右足,猛然跺落。跺得準!跺個正著! 根據腳底的感覺,所跺中的部位恰好正是蛇頭! 內家高手的一跺之力何止千斤,那蛇頭縱是精鋼所鑄,也必被生生跺扁。 誰知蛇頭雖扁,蛇性猶存,它那蛇身竟倒捲而上,在南宮敬的右小腿上纏了幾匝。 南宮敬劍眉方蹙,耳中﹁格登﹂一聲! 他知道不妙,趕緊施展鐵板橋功,一式﹁臥看牽牛﹂,身軀仰倒及地,然後左手微推地面,借勁橫飄四尺。 ﹁叮,叮,叮,叮,叮,叮!﹂ 六聲金石交擊的脆響,迸起一片蕩蕩火光! 饒是南宮敬的動作敏捷,閃避得宜,也險煞人地,自知在所著青衫的腰際中了一枚暗器,不過萬分僥倖,僅僅穿破衣衫,未曾傷及皮肉而已,他挺身起立,厲聲叱道:﹁來人是﹃三環蛇丐﹄喬凡喬朋友麼?我與你往日無冤、近日無仇,你為何既對我放蛇,又用如此狠毒的﹃七孔黃蜂針﹄加以暗算?﹂ 晨霧雖濃,但在旭日高升之後,散得也快。 如今,濃度漸淡,已可瞥見六七丈外一條蓬頭散髮的模糊人影。那霧中人影,聲若梟鳴地獰笑說道:﹁南宮小兒,你雖夠機警,但遇上我喬某,便算無常已到,想活萬難︙︙﹂ 說至此處,霧已大散,雙方形相,均可看得明明白白。 ﹁三環蛇丐﹂喬凡是個約莫五十左右、躐蹋已極的中年花子,身軀瘦長,亂髮披垂,鶉衣百結,神情異常獰惡。 他手中未持兵刃,但雙臂之上和頸項之間卻套著一大兩小,三枚金環。 南宮敬道:﹁喬朋友,我不怕你,但卻不得不問問你為何對我施展這無恥暗襲之故?﹂ 喬凡雙目之中兇光一閃,不答南宮敬所問,發出一陣﹁嘿嘿﹂陰笑! 南宮敬怒道:﹁喬朋友,你發笑則甚,為何不答我所問?﹂ 喬凡獰笑說道:﹁我本來以為你這小兒身手相當滑溜,想請你嘗嘗我﹃奪命三環﹄的滋味,如今才知你已魂遊墟墓,命在頃刻,根本無須我再出手了!﹂ 南宮敬不解其意,揚眉叫道:﹁喬朋友少發狂言,此話怎講?﹂ 喬凡嘴角微披,哂然說道:﹁無知小兒,怎不低頭看看你的右腿?﹂ 南宮敬低頭一看,也不禁大吃一驚! 原來適才纏住自己右小腿的蛇身雖已鬆開墜去,自己所著的綢褲卻也有了破損。 褲破見肉,蛇纏三圈處,居然微泛紅腫! 這情況顯示了南宮敬雖未被蛇兒咬中,卻因腿被蛇纏,仍中了蛇身奇毒! 中毒不足為奇,奇的是他自己竟告毫無所覺? 南宮敬雖是當世武林傑出的年輕俠士,但畢竟由於年輕,在江湖經驗上仍嫌略欠火候! 江湖步步險,如今,他便上人惡當,幾瀕險境! 就在他聽從喬凡之言,低頭觀看自己的右小腿之際,那位陰毒異常的﹁三環蛇丐﹂已把雙臂所套的兩枚小型﹁奪命金環﹂,悄悄取下。 但說來奇怪,這位﹁三環蛇丐﹂取下他的成名暗器﹁奪命金環﹂之舉,本是欲對南宮敬加以暗算,誰知竟低哼一聲,未曾發出金環,反倒飄身後退,一縱數丈,倉皇逸去。 南宮敬被他一聲低哼驚醒過來,暗愧自己面對著當世武林中以陰毒出名的絕頂的惡人,怎還如此大意? 他顧不得再看右小腿的傷勢,一面運功暫時封住右腿血脈,以防蛇毒攻心,一面抬頭目注喬凡,看對方是否又將發動什麼陰損毒辣的手段? 目光到處,發現喬凡已乘自己低頭疏神之際,將雙臂金環取下。 南宮敬深知喬凡的﹁奪命金環﹂是當代武林中有名的閻王帖子之一,妙用無窮,手法相當厲害。 一驚之下,正拿不定主意是應採取守勢?抑或先發制人,加以攻擊?卻見喬凡似受了莫大驚嚇,遽行倉皇逃遁! 接連幾種變化,每一種都出於南宮敬的意料之外,不禁使這位聰明英俊的年輕俠士為之怔忡。 南宮敬雖然發怔,也不過只怔了剎那光景,旋即一抱雙拳,向小平坡右側一大堆嵯峨怪石之間揚聲叫道:﹁哪位高人在此仗義相助,代退強敵?南宮敬這廂有禮,並請不吝相見,多加教益!﹂ 怪石堆中果然有人﹁哈哈﹂一笑,發話答道:﹁南宮老弟確是人中麟鳳,但君子每易欺之以方,你剛才便幾乎上了那下流花子的一個大當!﹂ 隨著笑聲,有位灰衣老叟從怪石之間緩步走出。 南宮敬見此人約莫五十來歲,貌相清臞,雙目炯炯有神,一望而知是位相當機智精明的正人俠士,遂再度抱拳,躬身說道:﹁老人家相助的大德,南宮敬不敢言謝,請教︙︙﹂ 灰衣老叟向他看了一眼,含笑接道:﹁南宮老弟,你根本未中蛇毒,無須行功閉穴,且散了所提真氣,我們從容談話。﹂ 南宮敬聽他說自己未中蛇毒,不禁一愕,向右小腿注目看去。 灰衣老叟笑道:﹁不管任何毒蛇,必須齧人見血才會傳毒,這條﹃七步青蛇﹄確係異種,厲害非常,但蛇頭已被老弟跺扁,齒牙無效,有毒難施,雖然蛇身曾纏住老弟右小腿,磨損衣褲,也最多使你腿上皮膚略為紅腫發癢而已,根本無甚大礙。﹂ 聰明人一點便透,南宮敬散去閉住右腿血脈的真氣,向灰衣老叟訕然笑道:﹁老人家︙︙﹂ 灰衣老叟搖手接道:﹁南宮老弟,我複姓上官,單名一個奇,老弟倘有心訂交,便請叫我上官兄,再若稱呼什麼﹃老人家﹄,我也要像那﹃三環蛇丐﹄喬凡一般,來個逃之夭夭的了!﹂ 南宮敬知道這類俠士講究豪邁,不喜拘束,便點頭笑道:﹁小弟遵命,但不知上官兄為何陌路見愛,仗義拔刀︙︙﹂ 上官奇笑嘻嘻地接口說道:﹁江湖遊俠本來就講究扶持正義,剪除兇邪,何況我和老弟雖非素識,卻還有點間接關係,並不算是﹃陌路人﹄呢!﹂ 南宮敬哦了一聲,詫道:﹁我們還有點間接關係麼?上官兄是指︙︙﹂ 上官奇道:﹁南宮老弟,你認識顧朗軒吧?﹂ 南宮敬連連點頭,應聲笑道:﹁當然認識,顧大哥不單外號與家父相似,連住處亦與寒舍同名︙︙﹂ 上官奇插口說道:﹁我知道南宮老弟是住在北天山﹃紫竹林﹄,顧朗軒則住在伏牛山﹃紫竹林﹄;你父親號稱﹃紫竹先生﹄,顧朗軒則號稱﹃紫竹書生﹄!﹂ 南宮敬笑道:﹁有此兩重巧合,小弟才於月前幸與顧大哥萍水訂交,但因當時雙方有事,匆匆而別,另定於八月中秋前往伏牛山拜訪,並互結金蘭之約︙︙﹂ 說至此處,忽然發現上官奇臉上笑容已收,流下兩行珠淚! 南宮敬大驚問道:﹁上官兄,你︙︙為何如此傷感?﹂ 上官奇鋼牙一挫,頓足嘆道:﹁南宮老弟有所不知,冥冥上蒼,似屬聵聵?你那位顧︙︙顧大哥︙︙﹂ 南宮敬見他語不成聲,猜出不妙,也自震驚得顫聲問道:﹁上︙︙上官兄,你︙︙你說得明白一點,我那顧︙︙顧大哥,怎︙︙怎麼樣了?﹂ 上官奇舉袖拭淚,淒然說道:﹁我那顧賢弟已被兇邪所害,可憐蓋世英雄,化︙︙化作南柯一夢!﹂ 南宮敬劍眉雙剔,目閃煞芒,伸手抓住上官奇的雙肩,厲聲叫道:﹁上官兄,你此話當真?﹂ 上官奇道:﹁我眼見顧賢弟傷重氣絕,並親手為他埋骨建墳,哪有不確之理?﹂ 南宮敬雙手一軟,心頭一酸,不輕彈的英雄珠淚立告奪眶而出。 上官奇正想對他勸解,剛叫了一聲﹁南宮老弟﹂,南宮敬便鋼牙一挫,向上官奇問道:﹁上官兄,我顧大哥是被什麼兇邪所害?﹂ 上官奇搖頭答道:﹁我不知道,只知那些兇邪都是蒙面而來,用各種陰毒手段發動無恥暗襲,至於對方究竟是何身分,卻尚待細加追究!﹂ 南宮敬含淚問道:﹁我那顧大哥臨終之際難道毫無遺言?﹂ 上官奇嘆道:﹁遺言雖有,但卻與他被兇邪暗算之事絲毫無關︙︙﹂ 南宮敬急急問道:﹁與兇邪暗算之事無關,卻是與誰有關?上官兄,為了替我顧大哥復仇,可不能忽略了每一細節!﹂ 上官奇目注南宮敬,緩緩說道:﹁南宮老弟,你大概決想不到,顧朗軒老弟的臨終遺言竟是與你有關?︙︙﹂ 南宮敬愕然一怔,上官奇又復說道:﹁他對我表示,生平最大的一樁憾事,就是與你雖有口頭兄弟之約,卻未能實踐金蘭手足之盟!﹂ 南宮敬又是一陣心酸,淚若泉湧,悲聲說道:﹁顧大哥這樁憾事不難彌補,我可以立赴墳前,照樣焚香歃血,和他結個﹃生死之盟﹄︙︙﹂ 說至此處,偏過臉兒,向上官奇問道:﹁上官兄,我顧大哥的墳墓建於何處?是在伏牛山﹃紫竹林﹄麼?﹂ 上官奇搖頭笑道:﹁不是,是葬在伏牛山﹃雙松谷﹄口,顧賢弟曾表示必須替他雪恨報仇之後,再復還墳﹃紫竹林﹄內!﹂ 南宮敬雙膝忽屈,向上官奇倒身一拜。 上官奇慌忙還禮,詫然問道:﹁南宮老弟,你突然行此大禮則甚?﹂ 南宮敬道:﹁我想煩請上官兄帶我去趟伏牛山﹃雙松谷﹄。一來,我要在墓前拜兄,生死結盟,二來,還要問清一切有關跡象,才好研究歸納,查緝兇邪,替我顧大哥報仇雪恨!﹂ 上官奇面呈難色道:﹁南宮老弟,依老朽愚見,還是不去的好。﹂ 南宮敬面色一沉,道:﹁老哥這話是什麼意思?為何要致我於不義?﹂ 上官奇釋疑道:﹁這是你顧大哥的意思。我瞭解他的用心,是不願你捲入漩渦,以致遭到仇家暗算。﹂ 南宮敬堅定不移地說道:﹁即令此去是我南宮敬的陳屍之處,我也義無反顧。伏牛山﹃雙松谷﹄不會是太難尋找的地方,再見!﹂聲落,轉身舉步。 上官奇喊住道:﹁南宮老弟,請留步!﹂ 南宮敬止步回頭,問道:﹁還有何事?﹂ 上官奇莞爾說道:﹁我是好意。﹂ 南宮敬無好氣地說道:﹁心領!﹂ 繼續前行。 上官奇閃身攔住去路,說道:﹁幽冥阻隔,徒增惆悵!你誤解了生死盟,更未聞有踐約亡魂者。﹂ 南宮敬星目暴張,說道:﹁見仁見智,各有不同,何必相強?﹂ 上官奇慨嘆一聲道:﹁顧朗軒能結交重義之友如你南宮老弟,於願足矣!我帶你去。﹂ 聲落,一同舉步前奔! 一見墳墓,南宮敬納頭拜倒。 英雄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 南宮敬痛哭失聲。 上官奇在一旁焚化冥紙,也陪著流了不少同情淚。 祭奠畢,南宮敬立刻動手為顧朗軒的墳墓添土修葺,上官奇見狀搖頭,也只好從旁協助。 等修墓完畢,又尋來一方青石,略加修整,刻寫了﹁中州大俠紫竹書生顧朗軒之墓﹂等十三個大字,豎在墳前。 上官奇雙眉微蹙,搖頭嘆道:﹁死去原知萬事空,身後浮名,於塚中枯骨何補?南宮老弟最好不必忙這些事兒,還是趕緊設法為你顧大哥緝兇報仇要緊!﹂ 南宮敬嗯了一聲,點頭說道:﹁上官兄說得是,如今我便要開始盡我全力,為顧大哥緝兇報仇,尚請你︙︙﹂ 上官奇接道:﹁你要請我幫忙麼?我自己瑣事甚多,恐怕沒有空呢?﹂ 南宮敬搖頭說道:﹁為顧大哥報仇之事小弟一力承擔,不會煩勞上官兄,只請上官兄回憶當時的情況,看看是否能提供我一點偵察資料?﹂ 上官奇雙目微闔,想了一想,向南宮敬緩緩說道:﹁其他資料沒有,因為我是事後才到現場,只能從顧朗軒賢弟的致命傷痕之上,提供你兩點線索!﹂ 南宮敬聽得有兩點線索,不禁精神一振,注目問道:﹁什麼線索?上官兄請講!﹂ 上官奇探手入懷,摸出一根長才寸許、色呈紫黑、非竹非木的刺形之物,遞向南宮敬。 南宮敬接過一看,茫然問道:﹁這是什麼暗器?我顧大哥就是死在︙︙﹂ 上官奇接道:﹁這種暗器我也不認識,在江湖中極為少見!但顧賢弟只被此物打中右肩,縱令淬毒,也來得及封閉血脈,不應當時致命。﹂ 南宮敬想起上官奇說有兩點線索,一面收起那根小刺,一面急急問道:﹁我顧大哥是由於何種原因致死?﹂ 上官奇道:﹁他的致命重傷是在背後﹃脊心穴﹄部位的皮肉之上現出了一隻血紅的掌印!﹂ 南宮敬剔眉說道:﹁照這情形判斷,我顧大哥是先為毒刺所傷,正在行功閉穴之際,又被人從背後下手,打了致命一掌!﹂ 上官奇頷首說道:﹁不錯,南宮老弟的看法和我完全相同。﹂ 南宮敬目注上官奇道:﹁那隻血紅的掌印是什麼功力,上官兄看得出麼?是﹃朱砂掌﹄?﹃五毒掌﹄?還是﹃三陰絕戶掌﹄?︙︙﹂ 上官奇笑答道:﹁這三種掌力於傷人以後所呈現的徵狀都差不多,無法強加認定,但由於傷勢之重,卻可看出發掌人已把這種掌力練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上官奇鋼牙一挫,目閃煞芒,點頭說道:﹁好,我記下了,武林中精於﹃朱砂掌﹄、﹃五毒掌﹄或﹃三絕陰戶掌﹄力,並登峰造極之人,不會太多,這點線索,極有搜索價值!﹂ 荷蓋還擎雨,松聲漸沸濤,這是炎威暗消、涼意初透的殘夏新秋天氣。 季節更新,江湖中也有了新的傳說。 所謂﹁新的傳說﹂,便是有位名叫北天義的老人,因已厭倦江湖,遂想在歸隱以前,把自己一件防身至寶﹁天孫錦﹂,有條件地贈予武林同道。這﹁條件﹂就是北天義生平精於暗器,他傳語江湖,請所有想要獲得這件﹁天孫錦﹂的暗器名家於七七的黃昏,聚於大洪山金鐘崖的﹁七松坪﹂上,各憑藝業,一試機緣。 莽莽江湖中,精於暗器之人當然甚多,但有的因未知此事,有的又不屑參與,故而到了那金風玉露的七七黃昏,只有三十來人聚集在﹁七松坪﹂上。 北天義是位精神相當矍鑠的青袍白髮老人,他在群雄畢集、紅日已銜半山之際,站起身形,抱拳環揖,朗聲說道:﹁老夫年邁,厭倦江湖鋒鏑,特在息隱之前,願將生平防身至寶﹃天孫錦﹄奉贈有緣︙︙﹂ 說至此處,取出一件銀光閃閃的絲織短衣放在石上,目注身左一名肩插厚背鬼頭刀的粗豪大漢,含笑說道:﹁這位朋友看來臂力極強,尊刃又頗沉重鋒利,可否請拔刀一試這件﹃天孫錦﹄的防身效用?﹂ 那粗豪大漢點了點頭,探臂拔刀,一式﹁獨劈華山﹂,便向平鋪石上的那件﹁天孫錦﹂猛力劈下! 刀風生嘯,威猛異常,連大石都被劈得起了裂碎之聲,但石上的﹁天孫錦﹂卻完好依然,半寸銀絲都未斷折。 這種罕世靈效自然看得與會群豪一齊﹁嘖嘖﹂稱異,並多半流露出渴欲獲得的貪婪神色。 北天義閃動目光,一掃群雄,含笑緩緩說道:﹁諸位莫要以為這﹃天孫錦﹄毫無瑕疵,當初織錦之人便稱世上事不宜求全,方可免遭天忌,特將﹃天孫錦﹄上留了七個極小的孔穴︙︙﹂ 群雄聞言,均不禁相顧面露詫色。 北天義脫下青袍,將﹁天孫錦﹂穿在身上,再復外罩長衫,也揚眉笑道:﹁諸位不要詫異,這種避免全求之道,是一種立身處世的極高哲理!如今,老夫便請諸位高明各憑所學,一試機緣,看看誰能取得這件頗具防身妙用的武林奇寶﹃天孫錦﹄?︙︙﹂ 語音至此略頓,指著自己胸前,面含微笑,又緩緩說道:﹁適才老夫所說﹃天孫錦﹄上的七個小小孔穴,全在前胸,也就是﹃齊門、玄機、將台、七坎、左右期門﹄暨﹃章門﹄等七處要穴部位︙︙﹂ 人群中一位相當英秀瀟灑、年約二十上下的白衣書生接口問道:﹁請教北老人家,這﹃天孫錦﹄既是防身之物,卻為何偏偏空出了七處要害?﹂ 北天義目注白衣書生含笑答道:﹁一來織錦人避免上干天忌,不願求全,二來這七處缺陷均留在前面,易於另加彌補防護,三來可使身著﹃天孫錦﹄之人仍有戒心,不致於過份依賴懈怠,四來︙︙﹂ 白衣書生搖手叫道:﹁夠了,夠了,在下已承指教!﹂ 北天義扣好青袍,含笑說道:﹁此刻夕陽已墜,夜色已起,老夫當眾獻醜,演練一套共有一百二十五式的﹃飛花掌法﹄,諸位在我掌法未了之前,盡量以暗器向我頭部以下、腹部以上的前半身招呼,誰的暗器在我青袍上掛得最多,誰就是﹃天孫錦﹄的得主!﹂ 群雄暴喏一聲,北天義又復笑道:﹁老夫還要提醒諸位一句,因﹃天孫錦﹄上的七個孔穴極小,必須用細小暗器,並認準穴道施為,方可奏效︙︙﹂ 那位相當秀美的白衣書生揚眉叫道:﹁北老人家,倘若有人打中那七處穴道,你豈不要身受重傷,慘遭不測麼?﹂ 北天義向他深深看了兩眼,含笑抱拳說道:﹁多謝老弟關懷,老夫既然如此聲明,自然已在那七處要穴之上另作相當防護。﹂ 白衣書生微微一笑,北天義雙眉挑處,向與會群豪抱拳環揖叫道:﹁諸位請準備施為,北天義要獻醜了。﹂ 話完,青袍大袖雙飄,立在這﹁七松坪﹂的中央,施展出一套相當精妙奇詭的﹁飛花掌法﹂。 在場人物不論武功高低,都是行家,一見之下,知道這北天義武功極高,遂均鴉雀無聲地注目細細欣賞。 北天義像隻青色蛺蝶飄舞場中,但見群豪久久未曾出手,遂把掌式略為一緩,含笑叫道:﹁諸位別客氣呀,難道看不上我北天義的這件﹃天孫錦﹄麼?﹂ 語音方落,群豪紛紛揚手,這﹁七松坪﹂中央的數丈方圓立即罩沒在無數電掣寒光和﹁絲絲﹂作響的破空銳嘯之下! 暗器不住狂飛,銳嘯不住作響,坪中的青袍人影也不住飄舞! 直等北天義把一百二十五式﹁飛花掌法﹂演完,所有暗器也完全停飛以後,他便卓立坪中,低頭注目,向地上仔細察看。 原來地上雖有不少飛芒、飛針、飛刺、鐵翎箭等暗器,但北天義所著的青袍胸前,卻是乾乾淨淨,連半件暗器都未掛上。 群雄見狀,方自齊覺失望,北天義竟脫下那件﹁天孫錦﹂來,向那白衣書生雙手擲去。 白衣書生愕然問道:﹁北老人家這是何意?在下雖然來此,卻只想看看熱鬧,並無貪得之念,故而適才在老人家施展﹃飛花掌法﹄之際,根本未曾出手︙︙﹂ 北天義搖頭笑道:﹁老弟言不由衷,你並非未曾出手,只是未曾用暗器打我,而是仗義施展,為北天義解脫一厄︙︙﹂ 群雄聽得方覺一怔,北天義目光電掃,臉上帶著懾人的威嚴,沉聲問道:﹁剛才是何人不打前胸,竟故意用暗器向我腦後下手,被這位白衣老弟仗義擊落?﹂ 群雄相顧默然,無人應聲。 北天義冷笑一聲,正待再查問,那白衣書生卻含笑叫道:﹁北老人家,方才對你腦後暗射的那線玄光,好像並非發自與會群豪,而是發自靠崖旁那株奇巨的古松之後?﹂ 北天義聞言,立即飄身向那株奇巨的古松後縱去。 松後空空,哪見人影?但地面灰塵中卻留有腳印,足證適才確實有人在此藏匿! 北天義重新縱回,那白衣書生已在一片石壁之下拾起一根紫黑小刺和一根銀針,向北天義揚眉叫道:﹁北老人家你看,這根紫黑小刺便是飛射你腦後之物,銀針則是在下所用的暗器。﹂ 這時,群豪見北天義已將﹁天孫錦﹂送給那白衣書生,遂均意興闌珊地紛紛散去。 北天義突然高聲叫道:﹁諸位留步!﹂ 群豪愕然注目,只見北天義臉色異常沉重地厲聲說道:﹁諸位都是暗器的名家,北天義有事請教!誰能認得這件暗器的來歷,老夫願贈明珠三粒!﹂ 說罷,便持著白衣書生所拾的那根色呈紫黑、非竹非木的刺形之物,向群豪一一請教。 群豪多半均搖頭不識,其中只有一位﹁荊門怪叟﹂夏三峰,於細看片刻以後,皺眉說道:﹁這東西在江湖中極為少見,有點像是王屋山﹃丈人峰﹄腰特產的﹃仙人刺﹄呢?﹂ 北天義詫然問道:﹁王屋山﹃丈人峰﹄不是當代大俠穆超元的隱居之處麼?﹂ 夏三峰點頭說道:﹁正是,穆大俠一生正直,決不會如此卑鄙,意圖暗算傷人,北兄不妨前往王屋,以禮拜望,和穆大俠仔細研究研究!﹂ 北天義連聲稱謝,取出三粒龍眼大小的稀世明珠遞過。 夏三峰執意不收,與群豪齊向北天義告別而去。 北天義送走群豪,獨立夜色之中,方自發出一聲長嘆,崖角暗影之內有人笑道:﹁北老人家,你獨自浩嘆作甚?﹂ 北天義目光瞥處,見是白衣書生,不禁訝然問道:﹁老弟怎麼還未離去?﹂ 白衣書生托著那件﹁天孫錦﹂,微笑說道:﹁我是等人散之後,好把這件﹃天孫錦﹄還給北老人家!﹂ 北天義搖頭說道:﹁老弟還我則甚?大丈夫一言既出尚且駟馬難追,對這業已當眾送人之物,哪有私下收回之理?﹂ 白衣書生笑道:﹁常言道:﹃無功不能受祿。﹄︙︙﹂ 北天義接道:﹁老弟仗義出手,以銀針度我一厄,怎說無功?﹂ 白衣書生微笑說道:﹁明人面前,莫說暗話,老人家的﹃暗器聽風﹄之術已有極高造詣,便算我不出手,那根﹃仙人刺﹄也不至於能打中你的後腦,何況︙︙﹂ 北天義見他語音忽頓,愕然問道:﹁何況什麼?老弟怎不說將下去?﹂ 白衣書生笑道:﹁何況老人家分明不是意在贈寶歸隱,而是意在借此一會,查究使用﹃仙人刺﹄暗器之人,在下怎敢平白當此厚賜?﹂ 北天義被他看破心思,不禁點頭說道:﹁老弟真是位有心人,眼光高明得︙︙﹂ 白衣書生截斷北天義的話頭,微笑說道:﹁北老人家,在下生性好奇,如今我不想要這件﹃天孫錦﹄,卻想知道老人家要設法查究使用﹃仙人刺﹄之人是何緣故,老人家可以告訴我麼?﹂ 北天義無法推託,只得嘆息一聲說道:﹁我是要查究顧︙︙﹂ ﹁顧﹂字才出,驀然頓住語鋒,改口說道:﹁我是要查究一樁手段卑鄙無恥的﹃紫竹血案﹄!﹂ 白衣書生聽了這﹁紫竹血案﹂之語,驀然全身一震! 北天義看出這白衣書生的神情變化,雙眉一挑,不肯放鬆地急急問道:﹁老弟莫非知道有關﹃紫竹血案﹄之事?﹂ 白衣書生從臉上現出一絲藹然的微笑,點頭答道:﹁老人家問對人了,你先把這件﹃天孫錦﹄收回,然後我再就所知的有關﹃紫竹血案﹄之事,掬誠相告。﹂ 他本是雙手托著那件﹁天孫錦﹂,如今卻改以右手單持,向北天義含笑遞去。 北天義聽得這白衣書生竟知道有關﹁紫竹血案﹂之事,不禁喜極疏神,沒有注意他送過﹁天孫錦﹂時,由雙手改為單手的反常動作! 就在他仍不想收回﹁天孫錦﹂,面含微笑,連搖雙手之際,白衣書生突然手拈﹁天孫錦﹂的衣角,向北天義臉上猛然一抖! 這一抖之下,不單使北天義覺得眼前滿佈﹁天孫錦﹂所化的銀光,並從銀光之中散發出一片濃鬱的香氣! 白衣書生除了右手抖衣之外,左掌並就勢一甩,甩出三線玄光,向北天義的﹁丹田﹂要害打去! 這種變化,委實太出北天義的意料,濃香入鼻,神志業已微昏,哪裡還躲得開﹁丹田﹂部位的要命襲擊?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一股極強烈的掌風從斜刺撞來,把北天義的身軀撞得倒飛數尺,摔在地上! 饒是這樣,北天義的左大腿上仍中了一線玄光! 一陣不太痛的微麻感覺起處,北天義便神志昏然,漸漸失去知覺! 在他尚未完全昏迷之前,耳中聽得有人怒叱之聲,也聽得一片銀鈴似的得意笑聲,向﹁七松坪﹂畔的百丈絕壑凌空飛下! 北天義剛覺得迷迷糊糊,一切如夢,卻又被人呼叫得從夢中醒來。 他迷迷糊糊,微睜雙目,看見面前模模糊糊的站著一條人影。 所謂﹁迷迷糊糊﹂,只是北天義由昏迷中恢復知覺的一剎那間,在微一定神以後,他已看清面前之人是誰,不禁更添了無限的驚詫! 原來這﹁北天義﹂,便是南宮敬所扮。 如今站在他面前之人,卻是在桐柏山中曾趕走﹁三環蛇丐﹂喬凡,助他解厄,並告知他﹁紫竹書生﹂顧朗軒噩耗的上官奇。 上官奇目光深注,含笑叫道:﹁南宮老弟︙︙﹂ 南宮敬因自己易容未除,不禁詫聲叫道:﹁上官兄,你︙︙你看出我是南宮敬麼?﹂ 上官奇含笑說道:﹁我一聽得有關﹃天孫錦﹄的江湖傳言,便猜出是你以此為餌,想誘集精於暗器的武林人物,追查那根無名毒刺的來歷!﹂ 南宮敬緩緩起立,雖覺傷勢並未痊癒,仍先向上官奇急急問道:﹁上官兄不是另有要事麼?怎又趕來這﹃七松坪﹄上,為小弟脫此大厄?﹂ 上官奇笑道:﹁我覺得你在算計人家,難保那些萬惡兇邪不也對你算計,故而暫且把自己的事兒撇開,趕來此處,隱身在側,冷眼旁觀,要想看個究竟!﹂ 南宮敬皺眉說道:﹁我真不懂那白衣書生為何既救我在先,又害我在後?﹂ 上官奇目中神光一閃,揚眉問道:﹁他怎樣救你在先?﹂ 南宮敬道:﹁上官兄既在此冷眼旁觀,難道未看見有人隱身松後,用﹃仙人刺﹄對我暗算,是那白衣書生仗義出手,飛針解厄麼?﹂ 上官奇哂然一笑,搖頭說道:﹁君子委實容易欺之以方,南宮老弟,你也太老實了!﹂ 南宮敬莫名其妙地瞠目問道:﹁上官兄此話怎講?﹂ 上官奇伸出右掌,掌心托著一物,向南宮敬含笑說道:﹁南宮老弟你看,這是適才在你左大腿上所起出的暗器。﹂ 南宮敬目光注處,看見上官奇掌心中托的是根非竹非木的紫黑小刺,不禁駭然叫道:﹁哎呀,原來那白衣書生所使用的暗器才是﹃仙人刺﹄!﹂ 上官奇頷首說道:﹁對了,白衣書生用的才是﹃仙人刺﹄,松後人用的則是銀針,他們原係同黨,這樣一套,便把老弟套得不單吐露出偵查﹃紫竹血案﹄的本意,並還送給他一件具有相當防身妙用的武林至寶﹃七孔天孫錦﹄呢!﹂ 南宮敬耳根發熱,鋼牙一挫,恨恨說道:﹁這白衣書生實在刁得可惡,他︙︙他是怎樣逃走的?﹂ 上官奇嘆道:﹁當時我見他後無退路,以為定可就擒,誰知這白衣書生竟在我撲到之前踴身縱落絕壑!﹂ 南宮敬走到崖邊,伸頭往下一看,搖頭咋舌說道:﹁這等深壑,縱有再高輕功,亦必無倖,那白衣書生雖然逃出上官兄的掌下,卻逃不出粉身碎骨之厄!﹂ 上官奇搖頭嘆道:﹁老弟所說的只是常情,那白衣書生早有預謀,他身著的白衣竟係特製,可以迎風鼓起,宛如一支巨傘般載著他徐徐往壑下降去,慢說他身懷絕世武功,就是尋常之人也最多略受輕傷,無甚重大危險!﹂ 南宮敬眉頭深蹙,失聲叫道:﹁這人謀略太深,不知究竟是何來歷?﹂ 上官奇道:﹁來歷暫時難斷,只知道她是個女人!﹂ ﹁是個女人?﹂ 南宮敬驚叫一聲,旋又恍然說道:﹁哦,我想起來了,在我昏迷之際,曾聽得一陣頗為得意的銀鈴般的笑聲,向絕壑中凌空飛落!﹂ 上官奇向他左大腿傷處略為注目,搖頭嘆道:﹁如今且把別的事兒暫且撇開,我們去王屋求藥。﹂ 南宮敬問道:﹁求藥?求什麼藥?﹂ 上官奇從目中流露關切的神色,拈著那根﹁仙人刺﹂道:﹁老弟被此刺打中,雖服我自煉靈藥,暫保無恙,但若要徹底去毒,非去王屋山﹃丈人峰﹄,向穆超元大俠索取﹃仙人粉﹄加以敷治不可,否則最多一月,必然毒發,任何藥物也無法解救!﹂ 南宮敬聞言,剔眉說道:﹁走趟王屋山﹃丈人峰﹄也好,除了求藥,並可向穆大俠請教,他居處特產的﹃仙人刺﹄是怎樣流入那假扮白衣書生的惡毒女子手內的,或許可以就此查究出對方來歷?﹂ 上官奇道:﹁事不宜遲,我們走吧!﹂ 南宮敬邊自舉步,邊目向上官奇問道:﹁上官兄,王屋離此不近,你陪我前去,會不會耽誤了你自己的事兒?﹂ 上官奇伸手輕拍南宮敬的肩頭,含笑叫道:﹁南宮老弟,你為了與顧朗軒大哥的生死之盟,能把本身所有的恩怨完全撇開,難道我就不能為了你也表現一點肝膽血性?﹂ 這番話說得南宮敬閉口無言,只向上官奇笑了一笑,從笑容中流露出愧怍感激之意。 兩人下得﹁七松坪﹂,剛到﹁金鐘崖﹂腳,便發現有具人屍倒在草叢之內。 南宮敬目光一注,認出死者身分,不禁側顧上官奇,失聲說道:﹁上官兄,這不是那位﹃荊門怪叟﹄夏三峰老人家麼?他相偕群豪別去,怎又獨自陳屍﹃金鐘崖﹄腳,莫非是與甚厲害仇家狹路相逢︙︙﹂ 上官奇搖頭說道:﹁我看不見得是狹路逢仇,卻恐是多言賈禍?﹂ 南宮敬恍然問道:﹁上官兄之意,是認為這位夏老人家,與那假扮白衣書生的惡毒女人巧遇,以致慘遭毒手?﹂ 上官奇頷首說道:﹁南宮老弟請想,﹃荊門怪叟﹄夏三峰不知那白衣書生就是施展﹃仙人刺﹄之人,那白衣書生卻知道是夏三峰說破了﹃仙人刺﹄的名稱來歷,他二人若竟巧逢,一明一暗,一個有意,一個無心之下,夏三峰還有什麼倖理?﹂ 南宮敬對著夏三峰遺屍細一注目,發現他眉心間有一紫黑小孔,果然是被﹁仙人刺﹂打中的模樣,不禁長嘆一聲,向上官奇說道:﹁上官兄,我們是否應該為這位夏老人家作個墳墓?﹂ 上官奇連連點頭,接口說道:﹁當然,路見陌生人的遺骨尚應為之掩埋,何況﹃荊門怪叟﹄夏三峰也是俠義中人,哪有聽任其暴屍山野之理?﹂ 商量既定,兩人遂動手為夏三峰挖坑埋屍,並建墳立碑。 建墳完畢,南宮敬在夏三峰的墳前躬身肅立,抱拳說道:﹁夏老人家的英靈不遠,南宮敬必盡全力追緝妖女,代報深仇,期使老人家九泉瞑目!﹂ 上官奇在一旁嘆道:﹁見義勇為雖屬我輩份內之責,但南宮老弟身上︙︙﹂ 南宮敬聽出上官奇的語意,苦笑一聲,皺眉說道:﹁我知道那樁﹃紫竹血案﹄尚撲朔迷離,茫無頭緒,南宮敬既承艱鉅,身上責任甚重,實不宜在此之外再復多惹是生非,但因覺得這屢以﹃仙人刺﹄害人的妖女似與﹃紫竹血案﹄也有密切的關係,遂打算以二合一,一併偵緝,故對夏老人家的英靈作了一番承諾。﹂ 上官奇看他一眼,緩緩說道:﹁這樁事兒確有關聯,但老弟若是遇上其他無關之事,卻千萬︙︙﹂ 南宮敬接口笑道:﹁上官兄不必叮嚀,小弟不會忘了我在顧大哥墳前所作的﹃拋開一切私務﹄之語!﹂ 上官奇慰然一笑,兩人遂北越河南,撲奔王屋而去。 途中,南宮敬果然淡盡火氣,未管任何閒事。 上官奇因顧慮南宮敬傷毒在身,不許他過份勞累,於四天之後,才到王屋。 既到王屋,自然立去﹁丈人峰﹂,但才至峰腳,便被一位青衣少年攔住去路,揚眉問道:﹁兩位要上﹃丈人峰﹄,是遊山?還是訪友?﹂ 上官奇笑道:﹁我們不是遊山,是特來拜訪隱居峰腰的穆超元大俠。﹂ 青衣少年哦了一聲,淡淡說道:﹁穆大俠早已封劍歸隱,不見任何江湖人物,兩位還是請轉,不必上峰跋涉。﹂ 上官奇含笑說道:﹁我們有特殊原因︙︙﹂ 話方至此,那青衣少年便剔眉叫道:﹁任何原因也不會見,你們無須多作糾纏︙︙﹂ 南宮敬聽這青衣少年說話不太客氣,不禁微動真火,在一旁問道:﹁穆大俠是尊駕何人?尊駕竟能如此作主,代拒遠客?﹂ 青衣少年雙眼一翻,傲然答道:﹁穆大俠是我師傅,我可不可以︙︙﹂ 南宮敬不等他往下再說,便接口冷笑道:﹁我們若是無事拜謁,接見與否,自然全在穆大俠,但如今是有事找他算帳,穆大俠既係當代高人,恐怕不會吝於一面?﹂ 青衣少年勃然大怒道:﹁憑你也配說找我師傅算帳之語?﹂ 南宮敬揚眉問道:﹁怎麼不配?﹂ 青衣少年斂去笑容,狂笑說道:﹁配不配一試便知,你們兩位且拿點功夫給我看看!﹂ 話完,雙掌立胸,左掌擊向上官奇,右掌擊向南宮敬,用的是銳嘯生風、相當威猛的內家劈空掌力! 上官奇見狀笑道:﹁我們敵友未判,老弟怎可代表穆大俠如此接待武林同道?﹂ 這位上官奇智慧頗高,他把這兩句話兒暗以﹁千里傳音﹂的功力,送往﹁丈人峰﹂上。 除了凝氣傳音之外,上官奇雙掌微分,左掌暗運陰柔玄功,把湧向南宮敬的勁氣狂飆化諸無形,右掌則吐出陽剛勁力,迎著青衣少年所發的掌風,把他震得拿樁不住,足下踉蹌,退出四五步去。 行家眼內一看便知,南宮敬見上官奇竟能以左右手分用兩種勁力,並還輕重由心,不禁好生驚佩! 他是又驚又佩,那位青衣少年則是又驚又怒! 除了驚怒,還有幾分疑詫不服,遂雙眉一挑,再度凝功欲發。 就在那青衣少年凝功蓄勢,欲發未發之際,﹁丈人峰﹂上有人以清朗的語音怒喝道:﹁俠兒住手!你簡直不知道天高地厚,想作死麼?﹂ 人隨聲降,一位長眉朗目、五綹微鬚眉的灰衣清臞老叟,從﹁丈人峰﹂上凌空飄墜。 青衣少年剛叫了一聲﹁師傅﹂,那灰衣老叟便沉聲叱道:﹁俠兒,你有眼不識泰山,人家既能以內家罡氣把語音傳上﹃丈人峰﹄腰,豈是你這點氣候所能抵敵?︙︙﹂ 說至此處,轉過面來,向上官奇、南宮敬二人目光一掃,抱拳說道:﹁穆超元封劍已久,自信在江湖中並未留下什麼恩怨糾紛,不知兩位怎樣稱謂?來找我算的是什麼帳呢?﹂ 上官奇抱拳還禮,含笑說道:﹁在下上官奇,與穆大俠雖尚緣慳一面,但這位老弟卻是穆大俠的世侄,與你頗有淵源的呢!﹂ 穆超元聞言一怔,因為南宮敬如今化裝未去,看起來比上官奇還要蒼老幾分。 上官奇猜出穆超元發怔之意,側過臉去,向南宮敬笑道:﹁南宮老弟,我知道穆大俠與令尊昔年交厚,你應該以本來面目恭執後輩之禮。﹂ 南宮敬聽上官奇這樣一講,只得除去化裝,對穆超元躬身說道:﹁小侄南宮敬,參見穆伯父。﹂ 穆超元因武林中複姓南宮之人不多,遂一聽便知道他的來歷,高興得把住南宮敬的雙肩﹁呵呵﹂笑道:﹁賢侄就是我南宮大哥的哲嗣麼?你不能叫我伯父,應該叫叔父才對!︙﹂ 說至此處,慨然一嘆又道:﹁我們老兄弟倆,一個隱於北天山﹃紫竹林﹄,一個隱於王屋山﹃丈人峰﹄,均與煙霞麋鹿為依,厭倦江湖鋒鏑,所謂﹃降魔衛道﹄之責,是交給賢侄等年輕人了!﹂ 上官奇在一旁笑道:﹁正因為南宮敬老弟是當世武林中的年輕俊彥,身負扶持正義之責,才不得不來擾及清修,對穆大俠有所煩瀆的了。﹂ 穆超元聽出上官奇話外有話,詫聲問道:﹁上官老弟,此話怎樣講?﹂ 上官奇道:﹁南宮老弟被奸人暗算,身負傷毒,非穆大俠鼎力賜助,無法解救。﹂ 穆超元哦了一聲,皺眉說道:﹁南宮賢侄是身受何種傷毒?但我醫道不精,並無專門療傷去毒之力,不知是否能為賢侄效勞?﹂ 南宮敬陪笑說道:﹁小侄是被一種奇異暗器所傷,據說叫﹃仙人刺﹄︙︙﹂ ﹁仙人刺﹂三字才出,穆超元臉色突變,目注南宮敬道:﹁賢侄不是外人,我們上峰敘話,這﹃丈人峰﹄不太好走,賢侄有傷在身,我來抱你︙︙﹂ 南宮敬搖手笑道:﹁多謝穆叔父,小侄雖中﹃仙人刺﹄,但因已服上官兄自煉靈藥,在毒力發作之前尚可行動,不敢勞累穆叔父了。﹂ 穆超元見南宮敬要自行登峰,遂頗為關切地扶著這位世侄,向峰上走去。 到了峰腰,見穆超元所居只是幾間茅屋,但周圍奇花異草,飛瀑流泉,景色頗為清麗。 穆超元肅客入室,上官奇站在石階之上縱目四顧。 穆超元道:﹁上官老弟看些什麼?﹂ 上官奇雙眉微揚,緩緩說道:﹁我聽說﹃仙人刺﹄是這﹃丈人峰﹄腰的特產之物,想瞻仰一番,開開眼界!﹂ 穆超元長嘆一聲,伸手向茅屋左側壁下一叢業已乾枯的草根指了一指。 上官奇大感意外地詫聲問道:﹁這就是可以作為暗器、具有奇毒、除非用原葉焙粉無法去解的﹃仙人刺﹄麼?﹂ 穆超元那張飽經風霜的蒼老臉龐之上,居然起了一抹羞紅,赧然說道:﹁上官老弟,暫莫見責,此事說來話長,我們入室坐下,再復細談好麼?﹂ 四人入堂坐定,穆超元為徒兒任俠引見上官奇、南宮敬後,便命他煮茗待客。 然後立即從藥囊中尋出一包紫色粉末,半敷南宮敬傷處,半命他以酒沖服。 上官奇問道:﹁穆大俠,這就是用﹃仙人刺﹄原葉焙製的﹃仙人粉﹄麼?﹂ 穆超元點頭說道:﹁﹃仙人刺﹄業已整個毀去,尚幸我還留下幾包﹃仙人粉﹄,否則,南宮賢侄的傷勢真有點討厭呢!﹂ 上官奇詫道:﹁好好的此間特產﹃仙人刺﹄,卻把它毀掉則甚?﹂ 穆超元臉上又是微微一紅,側顧正在捧茗奉客的徒兒任俠,低聲叫道:﹁俠兒,你去多準備一點菜肴,並到屋後窖中取罈陳酒。﹂ 任俠領命踅去,穆超元才面帶愧色地向上官奇苦笑說道:﹁上官老弟,不瞞你說,老朽喪偶,膝下又無子女,只攜帶一妾一徒來此歸隱︙︙﹂ 話方至此,上官奇便接口問道:﹁令徒適才業已見過,尊寵卻︙︙﹂ 穆超元嘆息一聲說道:﹁山居年餘,小妾便不耐寂寞,背我私逃而去。﹂ 上官奇從穆超元的神色之上有所誤會,揚眉問道:﹁莫非尊寵私逃之事,竟與﹃仙人刺﹄被毀有甚關聯?﹂ 穆超元赧然答道:﹁她私逃之時取走我不少物件,並把整株﹃仙人刺﹄也一併砍去!﹂ 南宮敬在一旁問道:﹁穆叔父,您︙︙您那位如意夫人是︙︙是何名姓?﹂ 穆超元道:﹁她叫戚小香。﹂ 南宮敬嘴皮微動,欲言又止。 穆超元向他看了一眼,含笑說道:﹁賢侄不必有所礙難,有話儘管問我。﹂ 南宮敬是想探問戚小香的出身,但因穆超元是自己父執長輩,仍有點開不出口。 上官奇冷眼旁觀,看出南宮敬為難之意,遂代他說道:﹁南宮老弟大概是想問尊寵的出身?﹂ 穆超元聞言一怔,但又不得不答,只好訕訕說道:﹁她出身不好,昔年有個﹃三絕妖姬﹄的外號,因立誓改邪歸正,才被我收下,誰知︙︙唉︙︙﹂ 南宮敬道:﹁如此說來,這位戚︙︙戚︙︙﹂ 穆超元知道南宮敬在稱呼之上感覺困難,遂苦笑接道:﹁她竊物私逃,與我恩義已斷,彼此無甚關係,賢侄便叫她戚小香便了。﹂ 南宮敬指著自己腿上的傷處說道:﹁小侄腿上的傷處,既是被﹃仙人刺﹄所傷,則發刺之人定然就是戚小香!﹂ 穆超元點頭說道:﹁照常理而論,當然是她,但她是把整株﹃仙人刺﹄砍斷,掃數帶走,為量不少,倘若又復送給旁人,便說不定了!﹂ 上官奇聽出穆超元似乎尚有維護那位﹁三絕妖姬﹂戚小香之意,遂冷然叫道:﹁穆大俠︙︙﹂ 穆超元何等江湖經驗,深知這位上官奇言詞犀利,口舌不肯饒人,不俟他有所譏誚,便即搖手嘆道:﹁上官老弟,你不必對我責詢,戚小香倘若只是私逃,我可以不加追究,如今她既施展﹃仙人刺﹄胡亂傷人,我自然須加聞問,不會置身事外!﹂ 南宮敬點頭說道:﹁穆叔父若能設法把那些﹃仙人刺﹄收回最好,因為傷了小侄還不要緊,萬一︙︙﹂ 穆超元擺手接道:﹁賢侄不必多言,你且把你被﹃仙人刺﹄所傷的經過,對我說上一遍。﹂ 南宮敬自然立即將大洪山金鐘崖的﹁七松坪﹂上之事,對穆超元細加敘述。 穆超元聽完,皺眉說道:﹁照這情形聽來,那對賢侄以﹃仙人刺﹄暗下毒手的白衣書生,還不一定準是戚小香︙︙﹂ 上官奇道:﹁穆大俠何以見得?﹂ 穆超元揚眉答道:﹁因為戚小香從來不會那種﹃以衣作莎﹄飛降百丈的奇異輕功。﹂ 上官奇笑道:﹁戚小香業已離開穆大俠多年,穆大俠怎知她不會新近練成此技?﹂ 這兩句話兒,把位穆超元堵得有點張口結舌。 上官奇繼續笑道:﹁何況那位﹃荊門怪叟﹄夏三峰只不過向南宮賢弟說出了﹃仙人刺﹄的來歷,便立遭殺身之禍,由此推斷,似乎也與戚小香有點關係?﹂ 穆超元雙目之中神光電射,毅然說道:﹁好,不管﹃七松坪﹄之事是不是戚小香所為,我也決心出山,把她擒回。一來以杜後患,二來也對南宮賢侄作一交代!﹂ 南宮敬似乎覺得把穆超元這等已封劍歸隱之人又復驚擾出山,有點過意不去,正想設法勸止,上官奇卻起立抱拳笑道:﹁穆大俠不愧為正派前輩高人,在下與南宮老弟就此告辭。﹂ 穆超元愕然問道:﹁我已命俠兒準備酒肴,上官老弟與南宮賢侄為何去心這急?﹂ 上官奇笑道:﹁我們還有事在身,此行只為求藥,如今南宮賢弟內服外敷,奇毒已去,便不必再打擾了。﹂ 穆超元見他執意要走,也不堅留,只向南宮敬含笑叫道:﹁南宮賢侄,我有件東西送你。﹂ 南宮敬躬身說道:﹁小侄已蒙穆叔父贈藥救命,銜恩極深,哪裡還敢受甚厚賜?﹂ 他正推辭,上官奇已自接口笑道:﹁南宮老弟,你不要不識抬舉,常言道:﹃長者賜,不敢辭。﹄你難道忘了穆大俠是你父執長輩麼?﹂ 南宮敬想不到上官奇會有這麼幾句話兒,不禁被說得一怔。 穆超元取出兩包藥粉,遞向南宮敬道:﹁南宮賢侄,我看出你年齡雖輕,已得我南宮大哥真傳,家學淵源,造就極高,尋常武林用物對你已非所需,故而送你兩包﹃仙人粉﹄帶在身邊,到時或許有萬一之用?﹂ 南宮敬暗忖﹁三絕妖姬﹂戚小香既已重入歧途,又帶走甚多﹁仙人刺﹂,難保不將這種毒物流入其他兇邪手中,有兩包﹁仙人粉﹂在身,不僅可備不虞,也可兼以救人濟世。 想至此處,不再推辭,立即拜謝收下,並向穆超元告別。 穆超元不再留他,含笑說道:﹁賢侄好走,我既已決定再度出山,江湖中盡有相逢之日。﹂ 下了﹁丈人峰﹂,南宮敬向上官奇皺眉說道:﹁我這位穆叔父也真奇怪,既決定再度出山,擒回戚小香,為何不與我們採取一致行動?﹂ 上官奇嘆道:﹁穆大俠確實是位正人俠士,但﹃英雄難過美人關﹄,恐怕這位老人家會被一個﹃色﹄字連累不小!﹂ 南宮敬不解其意,詫然問道:﹁上官兄此話怎講?﹂ 上官奇笑道:﹁老弟的江湖經驗畢竟還嫌略嫩,你難道看不出穆大俠對於戚小香還有點餘情未斷麼?﹂ 南宮敬一點頭,上官奇又復笑道:﹁在這種餘情未斷的情況下,穆大俠若是與我們一同行動,則於尋著戚小香時,自未便予以寬容,故而他雖說出山,卻故意慢走一步,採取個別行動,但︙︙﹂ 南宮敬見他語音忽頓,注目問道:﹁上官兄怎不說將下去?﹂ 上官奇雙目之中神光電閃,一嘆又道:﹁根據戚小香在﹃七松坪﹄上對你所施展的陰險毒辣的手段看來,此女陷溺已深,不易泥坑拔足,穆大俠若不能痛下絕情,甚至於會把半世英名或一條老命都斷送在那妖婦手內!﹂ 南宮敬劍眉雙剔,朗聲說道:﹁但願我們能先尋著戚小香,除去這位﹃三絕妖姬﹄,也等於是為穆叔父除去後患!﹂ 上官奇點頭說道:﹁我也有與南宮老弟同樣的想法。﹂ 南宮敬見上官奇並無離去之意,詫然問道:﹁上官兄,你不打算去辦你自己的事兒了麼?﹂ 上官奇笑道:﹁我被老弟的英雄肝膽、俠義胸襟感動,打算也重於人人,輕於己己,作個俠義之人,辦點俠義之事︙︙﹂ 說至此處,側顧南宮敬,含笑又道:﹁從今後,我便追隨老弟,共同查察﹃紫竹血案﹄,老弟討厭我麼?﹂ 南宮敬苦笑說道:﹁上官兄說哪裡話來?小弟能有上官兄的馬首為瞻,乃是大大幸事,這次若非上官兄趕到﹃七松坪﹄識破戚小香的毒計,小弟多半早已死在那妖婦的﹃仙人刺﹄下!﹂ 上官奇道:﹁過去的事兒不必提了,問題在於我們今後應該怎樣著手偵察﹃紫竹血案﹄?﹂ 南宮敬道:﹁上官兄怎麼問我?我已經說過一切均唯上官兄的馬首是瞻!﹂ 上官奇想了一想說道:﹁可資偵察﹃紫竹血案﹄之事,只有一根﹃仙人刺﹄和一隻血紅掌印,老弟想出﹃七孔天孫錦﹄之計,業已從﹃仙人刺﹄上追出一個﹃三絕妖姬﹄戚小香來,如今只好從另一線索之上著手的了!﹂ 南宮敬皺眉說道:﹁怎樣著手?難道我們還像﹃七松坪﹄那樣,開一﹃掌力較技大會﹄?﹂ 上官奇搖頭笑道:﹁凡事可一不可以再,何況對方在﹃七松坪﹄上已啟疑心,並對你施展毒手,哪裡還會再上第二次當?﹂ 南宮敬道:﹁上官兄有何妙策?﹂ 上官奇軒眉笑道:﹁妙策雖無,笨法子倒有一個,因為從那屍體上所留的血紅掌印看來,其人於掌力一道造詣極高,江湖中這等人物不會太多,我們不憚煩難,一個個登門拜訪,也許會探出些蛛絲馬跡?﹂ 南宮敬點頭說道:﹁一個個登門拜訪也好,但卻先訪哪一位呢?﹂ 上官奇道:﹁自然是先從近處訪起,我們且各自想想,在這王屋附近可有什麼以掌力著稱的武林名家?﹂ 南宮敬想了一想,揚眉問道:﹁是不是只論是否精於掌力!不論是男是女,屬老屬幼,或正或邪?﹂ 上官奇點頭答道:﹁當然,南宮老弟想出誰了?﹂ 南宮敬道:﹁我想起了兩人,一個住在析城山中,一個便住在這王屋山內。﹂ 上官奇眼珠微轉,恍然說道:﹁住在析城山中之人,是不是精於﹃朱砂掌﹄的﹃天狼寨﹄寨主、﹃鐵爪天狼﹄蕭沛?﹂ 南宮敬點頭說道:﹁不錯,我們不是曾加研判,認為﹃紫竹血案﹄所遺掌痕不外是﹃朱砂掌﹄、﹃五毒掌﹄或﹃三陰絕戶掌﹄麼?﹂ 上官奇道:﹁確以這三種掌法最有可能,但或許是其他邪門武功也說不定?﹂ 話完,目注南宮敬道:﹁南宮老弟,你所說住在王屋山之人是誰?我怎麼想不出來?﹂ 南宮敬道:﹁就是那位春秋甚高、據傳已壽過期頤的﹃清心庵主﹄百靜神尼。﹂ 上官奇哦了一聲,點頭說道:﹁對了,百靜神尼精於﹃般禪掌﹄,但已久未聽她在江湖走動,何況神尼是方外高人,恐怕未必會和﹃紫竹血案﹄扯得上什麼關係?﹂ 南宮敬笑道:﹁上官兄不是剛才說過,不論該人是男是女?是老是幼?是正是邪?﹂ 上官奇辭鋒為屈,點頭接道:﹁好,好,反正百靜神尼就住在王屋山﹃清心崖﹄下,我們就先去﹃清心庵﹄,再去﹃天狼寨﹄吧!﹂ 計議既定,兩人遂向﹁清心崖﹂下走去。 ﹁清心崖﹂距離﹁丈人峰﹂並不甚遠,越過一座峭壁,再略經轉折,便即到達。 他們剛到﹁清心崖﹂下,便聽得幾聲暮鼓從竹林掩映的紅牆之中隱隱傳來。 此時斜陽西墜,時已黃昏,景色本就蒼涼,再加上幾記暮鼓,幾杵鐘聲,著實令人聽來心境悠然,淡卻了不少名利之念。 南宮敬道:﹁上官兄,我們怎樣進庵?﹂ 上官奇應聲答道:﹁庵主是前輩方外高人,我們不宜冒瀆,自然是叩門以禮求見!﹂ 南宮敬點了點頭。走到庵前,伸手叩門。 少頃,庵門開啟,一位四十來歲的中年女尼向他們看了一眼,合什躬身問道:﹁兩位施主是迷途問路?還是︙︙﹂ 上官奇接口笑道:﹁煩勞通稟一聲,就說武林末學上官奇、南宮敬有事拜謁庵主!﹂ 那中年女尼怔了怔,唸聲佛號說道:﹁我家庵主久與江湖絕緣,兩位︙︙﹂ 上官奇不等這中年女尼再行推託,便又含笑說道:﹁大師放心,我們求見庵主不是為了江湖糾紛,只是有所請教,大師轉稟一聲,就說﹃紫竹先生﹄南宮老人的哲嗣南宮敬遠道來謁庵主,大概是不會不見的呢?﹂ 上官奇因看出這中年女尼多半還要推託,遂故技重施,像在﹁丈人峰﹂下一樣,暗用真氣傳聲,把語音送往庵中深處。 那中年女尼果仍拒絕,搖頭說道:﹁兩位施主見諒︙︙﹂ 一語方出,庵內已響起一聲極為蒼老清朗的﹁阿彌陀佛﹂的佛號,有人接口說道:﹁故人之子萬里遠來,老尼破例接見,素因延客,庵內待茶。﹂ 那法號﹁素因﹂的中年女尼向上官奇看了一眼,合什當胸,含笑說道:﹁施主真善弄狡獪,庵主既已有命,兩位請進庵吧。﹂ 上官奇、南宮敬走進﹁清心庵﹂,剛到禪堂,便看見一位年齡極高的白眉比丘尼手捏佛珠,站在庵堂門口。 南宮敬已從對方言語之中聽出這位﹁清心庵主﹂百靜神尼也是父親舊識,遂搶前兩步,抱拳說道:﹁晚輩南宮敬,叩見庵主。﹂ 說完,肅立躬身,便欲下拜。 百靜神尼微一擺手,以一股柔和暗勁托住南宮敬的身軀,不令下拜,含笑說道:﹁南宮賢侄,不必太謙,只行平禮便了,令尊南宮施主可好?﹂ 南宮敬躬身答道:﹁家父托庇粗安!﹂ 這時上官奇也上前通名禮見,百靜神尼遂請他們回到禪堂,待茶敘話。 三人禪堂落坐,素因女尼獻過香茗,百靜神尼便向南宮敬問道:﹁南宮賢侄找來我﹃清心庵﹄,必非無因,還望據實相告。﹂ 南宮敬陪笑答道:﹁小侄是想查察一樁兇殺血案︙︙﹂ 話猶未了,百靜神尼便唸了一聲﹁阿彌陀佛﹂,皺眉接道:﹁南宮賢侄此話怎講?我這庵中是清淨佛門,怎會與江湖兇殺血案有甚牽涉?﹂ 南宮敬趕緊加以解釋,把屍上留下血紅掌印之事,說了一遍,說完並躬身笑道:﹁小侄與上官兄認為行兇人所用掌力不外是﹃朱砂掌﹄、﹃五毒掌﹄或﹃三絕陰戶掌﹄,但因所知甚陋,對於精擅這種掌力的江湖人物也不甚熟悉,遂特來向庵主求教!﹂ 百靜神尼目注南宮敬道:﹁死者是誰?﹂ 南宮敬一怔,因為自己曾有諾言,不吐露﹁紫竹書生﹂顧朗軒的名號,遂頗感為難地向上官奇看了一眼。 誰知上官奇竟毫不考慮,立即說道:﹁那中掌身亡之人,就是住在伏牛山紫竹林的﹃紫竹書生﹄顧朗軒。﹂ 百靜神尼呀了一聲說道:﹁我知道這顧朗軒是位相當正大光明的年輕俠士,難怪南宮賢侄要不憚艱煩,查察血案,為他洗刷沉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