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首頁 世紀百強 | 隨身智囊 | 歷史煙雲 | 武俠小說 | 懸疑小說
言情小說 | 奇幻小說 | 小說園地 | 有聲書籍 | 好讀新聞

《怎樣看待簡體字?》

2017/10/26 周劍輝

幾千年來,中華民族能凝聚,中國能統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就是中國的文字,古今皆通,全國皆通,中外皆通。

過去要廢棄中華文化,讓古今不通,什麼方法最有效?
一是焚書坑儒;二是改變文字。

現在要恢復中華文化,讓古今再通,什麼方法最有效?
就是恢復正體文字,也就是恢復正體印刷。

須要廢除簡體字嗎?
當然不須要。中文原本就有正簡兩體。正體是印刷體,工工整整,好看,大家也一看就懂,會不會寫並不重要。簡體是手寫體,也稱草書,筆劃能省則省,自己或對方看得懂就行,除非是書法家,當然難看。現在將手寫體貼在牆上,印在書上,不是醜死了嗎?哪是什麼文化大國?!

不服氣?
任何文字都有兩種字體:印刷體和手寫體。就拿英文來說: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分開來寫叫print,等同中文的一筆一劃分開來寫;將字中的字母一筆連在一起寫叫cursive,等同中文的草書。沒錯,草書寫起來比較快,但你有看過什麼英文書是用草書印刷的嗎?好讀的正體中文不是越看越舒適,越喜歡嗎?

有幾個人還會英文草寫?
沒幾個,因為打字比手寫還快。當年我們學英文還被逼著苦練草寫,現在我知道的美國小學,只在三年級教練草寫,之後就不再要求再練習草寫了。今日的中國小孩學英文應該也是一樣,草寫看得懂就行。字不多用print,字多就打,誰還手寫?如今除了老一輩不敢或沒碰過電腦的人,誰還用手寫簡體字,不都是用打的嗎?

正體中文筆劃好多,好難學,好難寫?
中文是圖形字容易認,簡單的字會寫,筆劃多的會認就行了,哪還需要浪費時間去苦練每個字如何寫?美國的小學生很會看書,你要他唸給你聽也沒問題,可是你挑幾個字叫他拼給你看,他就傻了。回家的功課,頂多是看三十分鐘的書,沒見過要求練拼字的。中國的小學生應該也是一樣,多看書,多認字,而不是浪費時間去苦練每個字怎麼寫。若不是這樣,就是老師教錯了。現在手機電腦普及,要學的不是如何寫,而是如何輸入!

海外的中文學校,有上等於沒上,為什麼?
因為教錯方向了。多半的小孩是週末被父母架著去學中文如何寫,折騰了幾年下來,不但中文不會寫,不會認,也不會說,還恨中文恨得要死。其實中文比英文容易學。要學的只是如何認,如何唸幾千個中文字,能閱讀簡單的書報和網頁就終身受用了。


2009/7/27 香港讀友蒙天放來信:

我們應怎樣看待簡體字?簡體字是新字。聽說在英文世界裡,每天都有新的生字誕生,那些用英文溝通的人們,應怎樣看待那些新字呢?選擇不理會?有選擇的採用?人家用我不用?不論答案是甚麼,當人們和你溝通時,用了新字,你想去知道他說甚麼,就要學。

世界上沒有一種文字是一成不變的,只要有人用、不繼用,就會有改變、不繼變。秦始皇命李斯統一文字,全國上下都要用小篆;但那些文化不高的奴隸,因小篆書寫不便,便自發地改用隸書。東漢時,因大多數人都在用隸書了,政府因應現實,而將隸書定為法定文字。除著時間的推移,魏晉時又流行起楷書,到唐朝時,政府又一次順應民意,將楷書定為法定文字。楷書,就是我們現在用的所謂繁體字。另有一種字體叫草書,大約在東漢末年出現,在文人之間流行,簡體字的很多字,就是直接從草書中得來的。中共政府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推行簡體字時,其實民間很多人已在使用,政府將草書中那些字規範化,推出簡體字,只是又一次順應民意罷了。

《漢語大字典》有超過五萬個字,沒有人全都認識,那個不是邊用邊學?走出來一個簡體字,學了就是,那是一種知識,不是甚麼異端邪說。全部簡體字大約有三千多個,大部份是邊旁簡化,例如「金」字,從「金」字邊旁簡化的字,就有大約一百個;還有「言」字、「門字」、「貝」字、「月」字、「糸」字、「車」字、「馬」字、「鳥」字、「風」字、「食」字、「倉」字、「韋」字、「侖」字……還有那些用倉頡打不出來的邊部……實質上,整個字簡化的簡體字,只有一百個左右。

正如你所說,大部份網上中文書,都是用簡體字顯示的。將簡體字改為繁體字,不是一個按鈕就可解決的問題。我敢打賭,用改十本書的時間,就足夠你學識大部份簡體字,那為甚麼要自尋煩腦呢?你開設這個「好讀網站」,不是想人家有好書看嗎?為甚麼要設下樊籬,使十三億中國同胞望門輕嘆?


天放兄:

謝謝來函。怎樣看待簡體字?這得看對誰而言。

就大陸同胞來說,老一輩的,逆來順受慣了,他會回答你,反正就是這麼一回事,甭折騰了!年輕一代,自幼學的看的就是簡體字,像空氣一樣自然,他會回答你,這是什麼狗屁問題!

就大陸以外的同胞來說,你要我認同你,你卻刨了我的根,這是一個傷感情的問題。怎樣看待簡體字?眼不見為淨是一種。你愛用簡體字你去用,我只看只用我的正體字。至少在美國沒有簡體的中文報紙,台灣更不用說了。

對香港人來說,無法眼不見為淨,這必定是個很痛苦的問題。要香港人不瘋狂,也許你的想法,將簡體字當新字來看,是一個不錯的解脫。

我是十幾年前才有機會看到簡體字,心中並不舒服,且有很多疑慮,曾就此請教過台大中文系一位教授,他僅是微笑不答。後來對簡體接觸多了,才體會到那是無奈的苦笑。很多問題是目前問不出答案的,也許是要靠時間,靠智慧的後人去解決的。目前如何看待?以下是我這幾年累積出來的幾點粗淺想法,希望除了回答你的問題之外,對智慧的後人也有所幫助。

美國用新字創造新文化,大陸用新字消滅舊文化

我這一輩子讀過的英文書比中文書還多,深知文字只是表達思想的工具。英文只有二十六個字母,任何人都可隨意創造新字來表達一個事物,這是英文的強處。科學新知時時有人創新,新字或舊字新意也因應而生。像Tree這個簡單的字,資訊人講起來是有不同的意思。沒人用的字自然會消失,但舊字也會因新的運用而復活,變成另一個時代的常用字。像google這個字,原意是很大的一個數字,沒幾個人知道也沒幾個人用,但目前已變成一個常用的動詞。哪一天,Google被取代了,google一字也就變成歷史上的一個名詞了。

美國在各項領域都領先,美式英文才能成為世界上最強勢的文字。中國人再多,科學上比不過人家,文化上又自廢武功,那只有關起門來,自家玩玩官方的簡體字吧!

古時交通不便,又沒有收音機、電視可統一發音,隔了座山,口音就不同。若以字母拼音,就會像歐洲一樣,變成很多國家,經年戰亂不休,因而訂定統一的文字是必然的結果,也是先賢的智慧。雖然各地各字的讀音會有差異,至少很多觀念可以在文字上溝通,並長遠流傳。

簡體字的推出也有它的時代背景

若仔細追根就柢,順應民意的說法可能有誤。像阿拉伯文及西伯來文都是橫式,但由右至左書寫。若有哪一個政府強制改為由左至右,絕非順應民意,因為要改變習以為常的東西,理由絕非一個方便能解釋得通。

當時的想法是要打倒推翻過去的一切。古時可焚書坑儒,但不太有效。改變文字,讓古書難讀,沒人能讀、愛讀才是最有效的方法。當時的簡體字更簡,後來發現行不通,才又追加了一些字。當時的最終目標是廢除中文字,改為拼音,因更行不通而放棄。

近年來很多事情被平反,孔孟學說也不再是禁書,能回復正體字嗎?

一聲令下很容易。可惜這是政治和面子的問題,沒有偉大的政治人物或適當的下台階,很難辦到。但偉大的政治人物或下台階遲早會出現,道理很簡單,首要拼經濟,人民生活富足了,再來就是拼科學、拼文化,除此請問中國還有什麼可驕傲之處?

外文的古典名著多到數不清,請問中文有幾本?美國雖然只有兩百年的歷史,但這兩百年來不斷創新發明累積了多少新文化?中國這兩百年呢?除了鬥爭的藝術,還有什麼?再去掉過去的五千年,還剩下什麼?

美國一年出版的新書是中國的多少倍?美國一年創造出多少新字?中國呢?中文古典名著留存的少,並非中文不好,而是受歷史上其他問題的影響。若沒人喜歡閱讀、沒環境鼓勵著作,不是改用簡體就可以解決的。

用簡體字究意有什麼好處?

目前能列在台面上明說的,哪一條不是為了粉飾當年幾個人所做的錯誤決定而硬掰的。要承認文化大革命荒唐了中國二十年很容易,順從民意,為過去的幾個人和黨道個歉就了事了。要回復正體字則不是口頭上說說就了事了,所以我才說是要有偉大的政治人物真的站出來做了。

時候未到之前,稍微能說得上口的,講白了,就是傻瓜容易學。可是把全中國的人都看成傻瓜,哪傻瓜還能創造出什麼新文化?有多少人喜歡閱讀寫給傻瓜看的書?若傻瓜只需要認得三千字。請問大陸這幾年較有名、較風行的著作,有哪本書只用到三千字?是可用的字變多了,還是傻瓜變聰明了?當然是可用的字不再受限,文化水平也提高了。文字不再受限,作家們才能用不同的字描述想法,寫出好書。

提高全民教育水準的最好方法,就是學習西方,實施十二年的國民教育,這一點頗難,連台灣都做不到,所以台灣和中國被列入二流、三流或不入流的國家也就沒什麼好爭議的。

十二年國民教育做不到之前,最好是維持簡體字。

學三千個中文字要多少時間,六年國民教育不就夠多了嗎?文盲是不識字,大家都認得幾個字,中國的文盲問題不就解決了?這是為什麼「廠」一定要寫成「厂」,像「厂」這樣的符號如果還看不識,那不是傻瓜,而是豬了。

說好聽,中國人是龍的傳人,或照《狼圖騰》一書所說,古代的中國人是由狼所控制的一群羊。現代的中國人呢?甘心被當豬耍,旁觀者還有什麼話好說的呢?

習以成俗的文字,要逐字檢討如何簡才合理,實無意義。若說有些中文字難寫,英文也有很多難拼對的字。如果說只是簡化一些常用字,那像英文字的常用字如 you,是否也可同理簡為 u 就好?如果是,何不再制定一套簡體英文,這樣中國不但沒有中文文盲,也沒有英文文盲了。

部首,英文也有,叫字根。簡化部首,就似簡化字根,讓少數幾個人決定,不如讓使用者的習慣決定。若有人認為good和google都有兩個 o,真多餘,他改為 gud 或 gugle,若有人跟著他用也是好事,若立法廢掉原來的兩個字則不是好事。網路流行,英文也有很多流行的簡字方便輸入,如 lol,也沒什麼不好。

實際上,大陸也出版正體字的書,能讀、愛讀正體書的人也不少,中文電腦字碼也涵蓋了正體字,中文系教的也是正體字。能讓簡體、正體逐漸並存,喜歡看簡體的看簡體,喜歡看正體的看正體,沒什麼好爭的,也許才是未來華人的福氣。

閱讀是習慣的問題

像我自幼看慣了正體字,若有時間看中文書,只會選擇正體版。因此好讀網站的定位很簡單,就是讓喜歡看正體的人有正體的好書可看,除此無他。

電子書的最大問題不是簡體或正體,而是品質。

常在網路上找電子書的人應該都有這個經驗:想看某本書,沒想到居然有,喔,是簡體,沒問題,ALiBaBar按一下,就變成正體,雖然會有些失誤,如「蒙面人」變成「蒙麵人」,但可以接受。可是這裡好像少了幾個字,那裡又好像少了好幾段;怎麼「項太太」變成「頂太大」;咦,什麼是「頓上」,喔,是「臉上」;嘿,為什麼該是「不高興」,卻寫成「下高興」……;這樣的書怎麼讀啊!

過去七年我整理校正過很多書,每本書都是從頭至尾至少看一遍,或參照原書補缺,有些很容易改,有些要猜半天,當然經驗越多,越容易判斷常見或常會發生的錯誤。改的最多的不是簡體轉正體的誤差,而是原先輸入或掃描的錯。

當然每個人看書都有盲點,我也不例外。有些小錯,快速閱讀時,肉眼會自動校正或填空就跳過去了,因而沒改到。將好書放在好讀網站上,不但讓更多的人有一讀的機會,也讓更多的人可以協助指正錯誤,因而書的品質越來越好,也就越多人愛讀,也就有更多的人可以協助指正錯誤。

習慣看簡體的人,若能在好讀網站找到想看的書,可以用軟體將內容轉成簡體電子書,品質應該會比能在簡體網站上找到的要好非常多,這也許才是好讀網站對十三億中國同胞的最大貢獻。

周劍輝 2009/7/29


2009/7/31 香港讀友蒙天放:答周先生書

就個人來說,我喜歡看繁體字,那是習慣問題;我認識很多國內朋友,他說看繁體字會頭暈,那也是習慣問題。在香港,有些書有繁體版,沒有簡體版;有些有簡體版,沒有繁體版。在我心目中,那都是中文書,看慣了,就沒甚麼問題了。反正,我不會讓那個「小問題」來妨礙我的閱讀。字體簡化了,也是中文字,不是外語。一本《紅樓夢》轉成簡體版,無損它的偉大文學成就。我甚至認為,就算曹雪芹先生生在這個年代,用簡體字,也能寫出《紅樓夢》。當然,我沒資格這樣說,因我不是曹雪芹;但反過來,誰又能說他用簡體字不能寫出《紅樓夢》呢?大陸作家與台灣作家,孰優孰劣?誰又說得上呢?反正我認為,一本書寫得如何,不只是繁體字或簡體字的問題。 最近,我想用閣下的製書軟件,製作《金瓶梅》的好讀版。我手頭上有一本崇禎本的《金瓶梅》,在網絡上找到了也是崇禎本的簡體版。轉了繁體以後,再對照原書,才發覺,原來《金瓶梅》裡,本身就用了很多簡體字。如「於」字,用了「于」,「莊」字,用了「庄」;也有用了比繁體字更繁的字,如「鬥」字,用了「鬬」,「才」字,用了「纔」。更有甚者,一些手寫的線裝古書復刻版,「門」字是簡體,「言」字也是簡體,若不告訴你,還會以為是現代人用簡體字寫成的。以此推之,簡體字也好,繁體字也好,就是一個「異體字」的問題。其實,我也覺得,簡體字有時是「簡」過了頭,有很多地方都值得斟酌;不過,如果一個人一個想法,文字的使用,便沒了準則。所以,大前題應該是,越多人用的字,就應該跟著用,那才有共通性。

誰都知道,現在中文分簡體和繁體。簡體前身是繁體,簡體字中有繁體字,繁體字中也有簡體字,只是若干字在簡體字中被簡化罷了。不過,那些簡體字很多都是常用字,所以,一本簡體字書,跟一本繁體書,看上去分別就很大了。我和周先生一樣,都希望有朝一日,這個問題不復存在,兩岸三地都用同一種文字,閱讀、書寫的障礙,一掃而空。只是我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根本的出發點不同罷了:那是理想與現實的問題。周先生希望將簡體字轉回來;我則接受現實,也來學一學簡體字。我絕不認為自己是「傻瓜」,用簡體字寫的書,也絕不只三千種字,國內出名的作家,也為數不少,認不認同,則是個人問題。

本人建議好讀網站增設簡體字庫,只是希望更多人可看到好書,看繁體的看繁體,看簡體的看簡體,各取所需。


天放兄:

不錯,誰都知道,現在中文分簡體和繁體。但我說這種二分法是政治問題,也許不是每個人都知道或認同,所以容許我再補充幾句。

平常我也是用「繁體」兩字,但在我對你的回覆中,特別改用「正體」,以避免在簡體或繁體中,被政客要求選邊站。「繁體」的英文翻譯是 Traditional Chinese,反而比較正確。我說回復正體是指回復到古今中外都通的境界。

強制簡體化,讓古今不通,讓中外不通,當然不是最佳的政策。

好的政策是化解問題,壞的政策是製造問題。製造問題最容易的手段,就是二分法。古往今來,政客就是利用二分法來製造對立以取得權勢;取得權勢之後,又更加以二分法來鞏固權勢。痛苦的是老百姓。

政治問題是指由政客製造出來的問題。

中國有文化大革命,台灣也有。自幼我認為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就像空氣一樣自然。但也有二十年的時間,台灣的空氣變了,「你是台灣人還是中國人」變成熱門的議題,再加上一些倒行逆施的配套措施,讓人又痛苦又無奈。

中國各地有方言,但通行的語言只有一種,在大陸叫「普通話」,在台灣叫「國語」。名稱雖然不同,碰在一起,講得通,也就四海皆兄弟。但你知道台灣前幾年制訂的所謂「國語」有幾種嗎?

我不清楚我所熟悉的「國語」,現在是叫什麼?我也不太清楚我所熟悉的「國文課」,現在是叫什麼?關起門來自家鬥是咱們自古祖傳的劣根性。

美國富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它的國語只有一個,古今中外都通。

美國是世界文化的大熔爐,全世界的語言文字在美國都有人講都有人用。哪一天美國出了政客,制定了第二種、第三種國語,就是美國該垮的時代到了。為了防範這一天的到來,美國各州陸續立法,確定該州的正式語言只有一個,就是英文,這就是好的政策。

你說的「鬬」及「纔」兩字,我小時也學過,後來「鬥」及「才」比較通行,也就自然而然的跟著用。較我年輕的一輩,也許學校只教了「鬥」及「才」,但後來在其他書上看到「鬬」及「纔」,也很容易了解那是較早期的不同的寫法,沒人會特意去區分簡或繁之別。

強制區分簡或繁,就是一種二分法。

如果所有的字都有簡和繁兩種版本,強行規定只能用簡或只能用繁,也許還講得過去。問題是並非所有傳統字都有較簡單的寫法。因而少數幾個人另創了一些新字,或以一個舊字來替代很多字,強迫大家接受。這些歷史上的罪人多已作古,但殘留下的罪孽,不知還要殘害中國人再多少代。

在台灣,曾有「白色恐怖」,及後來的「綠色恐怖」。大陸當時的強制簡體化,何嘗不是一種「文字恐怖」或「文化恐怖」。

如果一個新的標準僅供參考,是沒什麼好爭議的。像「鬥膽鬥識」和「斗膽斗識」的意思是不一樣的。你寫「斗膽斗識」,我可由上下文,猜出你的意思。你寫「干了」,我也可看上下文,猜出你的意思是「乾了」還是「幹了」。

可是我明明想寫「鬥膽鬥識」,可是只敢寫成「斗膽斗識」,則是一種恐怖。不是怕別人看不懂,而是怕寫了會被抓去寫自白書,再加上沒完沒了的自我批判。我又不是李敖,也不是柏楊,何苦去爭這個?

大陸當時的情況就是這樣。現在怎樣,應該是鬆綁了很多,鬆綁的程度到哪我不是很清楚。萬一寫錯了字會不會坐牢?這可千萬別問我,也許只有當權的人說的才算話。

領土的分離或統一,僅是歷史上的一時之爭。文字上的古今中外統一才是最高的境界,才是國父孫中山先生所說的大同世界。

政治上目前無解的問題,只得靠時間和科技來解決。

近年來,網路之風行讓全世界的人很容易看到簡體或繁體的文字。我就很佩服香港的李志成先生 (Alfred, C. S. Li),他數年前寫的ALiBaBar真是好用,按一下,簡體網頁瞬間轉成繁體網頁,反之亦然。好讀網站有個丁智原專欄,丁兄只會簡體輸入。每週我是先用ConvertZ,也是李志成先生的傑作,將丁兄的大作快速轉換一下,再製作成網頁的。

我並不認識李志成先生,台灣另有一個讓我敬佩的人物,叫葉健欣 (Yap),我倒是有一面之緣。幾年前,他做出了一套中文造字系統。沒有電腦碼的字,也可以用一些簡單的指令描繪出來。當時我也想出了一套中文電腦造字的方法,和他的方法不太一樣。他的厲害之處,是他做出來了。而我,真是不好意思,尚未動手呢。

中文用手隨意書寫造字很容易,但要發展出一套能在電腦上隨意造字顯示的通用系統,就不是一蹴可及。可是我相信這個問題,未來不是被我解決,就是被其他的人解決。

在沒有簡易並通用的造字方法之前,也就是現在,中文的顯示是靠字碼。每個字碼的字體型狀已經被定義好,只要輸入一個字的正確字碼,那個字就可顯示。當然沒有人能記得所有的字碼,所以就因應產生了各種替代輸入法,如拼音、用鍵拼字或手寫輸入等等。

目前好讀及mPDB是使用台灣的big5碼,只能顯示一萬四千多個字。未來會支援萬國碼(unicode),讓電腦上看得到的字都能顯示。

我的本業是電腦軟體研發,但過去七年,為了我自己和大家有好書可讀,大部份的時間卻是不務正業,花在整理製作書上。現在好讀網站已經頗具規模,協助製書及勘誤的讀友也越來越多,我應該可以退居後台,專注於好讀軟體,增加新的功能和不同機種的版本。

周劍輝 2009/8/1


2009/8/3 大陸讀友李德強來信:

建議專闢國學專欄,收集從小學開始的古藉電子精校版本


你好,很感謝你建設和維護這個讀書網站,分享很多繁體正書直排的電子書,近年來的書展,都很難找到中華書局的繁體正書書籍了,可見在大陸的讀者群,繁體正書的市場越來越萎縮了。

繁體正書之於現代漢語語境下,和大陸之標準簡化字相比,並沒有什麼優勢,原因是大量的複合詞語境下,並不影響閱讀和理解和交流,但對古籍,繁體正書就很有必要了,現今大陸盛行的古籍簡化字本,雖然配以白話文後,也仍是讓人覺得不倫不類,因此,我希望好讀網能多提供國學古籍的繁體正書的電子版,讓有心要接觸國學古籍的國人能在網上找到便利的方法。

BTW:看了你的簡化字的議論,覺得你應去漢典網站的論壇,看看簡化字的方案,像干乾在簡化字為什麼會保留,就會有清晰的理解了。簡化字最大的問題是合併字的處理上太粗糙,若沒有合併字的問題,簡化和正書能一一對應上的,那只是古人先正後草,今人先草後正的問題,方塊字其實對文化人來說,完全可以無師自通。


德強兄:

我非常同意你說的,「方塊字其實對文化人來說,完全可以無師自通。」

你說的,「簡化字最大的問題是合併字的處理上太粗糙」,和我領悟出來的,基本是一致的,「如果所有的字都有簡和繁兩種版本,強行規定只能用簡或只能用繁,也許還講得過去。問題是並非所有傳統字都有較簡單的寫法。因而少數幾個人另創了一些新字,或以一個舊字來替代很多字,強迫大家接受。」

大陸上也許習以為常,但古今不通,中外不通,實非最佳的政策。希望有朝一日能如你所說「先草後正」。

周劍輝 2009/8/4


2009/8/4 大陸讀友李德強來信:

很高興收到您的回覆,你們的網站為廣大同胞提供了大量的繁體正書的精校電子書!

簡化字推行50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已覆蓋三、四代人了,期間,台灣也有正字活動,兩岸三地就文字這一領域大家都有變化,後人很難說得清楚,都是慣性地習得和使用,當然大陸的「革命」傳統,文字上也是轟轟烈烈的。

還好現在是信息時代、互聯網時代,以前的簡繁鴻溝再不是問題了,就讓她們互相競爭、互相融合吧,發展得好,簡化字或許是中華文化的有益補充,畢竟國民政府偏安台灣之前也想搞簡化字的,只是搞不成功,歷史問題很難理得清啊。


2009/9/30 香港讀友小林來信:

本人為香港人,常來貴站下載書本閱讀,本人非常感激貴站的貢獻。閱讀過貴站正/簡字體使用的討論,對於貴站堅持使用我國正體字,本人覺得十分贊同及給予百分百的支持,希望貴站將來都不要改變這個正確的路向和堅持!


2009/10/13 大陸讀友皓哲來信:

我看了您的《怎樣看待簡體字》,也有一些話想說。小的我生活在大陸,今年剛成年。所以,很明顯,我從小受的是簡體字教育。

您說到的"乾/干/幹",在檢體字裡,這被叫做"同音字合併"。像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我平常有用《說文解字》,也深知簡體字對中國文字的破壞性。小篆和楷書之間有"古今字",比如小篆裡只有"弟"而沒有"第",小篆裡的"弟"就攏擴了楷書的"弟" 還有"第"的意思。這是一個由簡到繁的過程。而簡體字又把漢字離譜的簡化了。我舉出幾個例子:

詞彙(词汇) 匯集(汇集)
頭髮(头发) 發覺(发觉)
製造(制造) 制裁(制裁)
鬬爭(斗争) 斗笠(斗笠)
特徵(特征) 征途(征途)
只是(只是) 隻身(只身)
師範(师范) 范<姓氏>
...(會有幾百個)...

還有一些是把漢字中原有的一些少見的筆畫又較少的字來替換一些較常見的字:

廠(厂) ㄏㄢˇ
聽(听) 一ㄣˇ
廣(广) ㄢ
聖(圣) ㄎㄨ
壞(坏) ㄆㄟ
術(术) ㄓㄨˊ

《說文解字》有對這些字作出解釋,我標出註音。但是對於只認識簡體字的一些國人,就會自然把廓號裡的字唸作了與左邊的字同音的了。

簡體字對中國文字的審美和理解有弊是勿庸置疑的。


2009/10/21 香港讀友麥志堅來信:

您好!我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自小學中文就是學用繁體字。在唸高中時,因愛讀大陸書,所以也懂簡體字。說實話,我覺得繁體字和簡體字有一定程度的區分,但整體來說,簡體字也不是太難理解。相對來說,繁體字在學習上是比較難的。但我覺得繁體字在美感上和字理上,都較簡體字為佳。

在這基礎上,我是支持「好讀網站」沿用繁體字和傳統直排的。在這裡,非常感謝「好讀網站」的工作和帶給我閱讀電子書的享樂。 (注:我因工作較忙,故一般只在上下班途中,在地鐵閱讀電子書。)

麥志堅


2009/11/3 香港讀友仁來信:

我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是學習繁體字長大的,當然有一種情意結和歸屬感;但,考試的時候又不得不用簡體字,原因就是寫比較快,不用簡體字就會輸在起跑點上。

到現在出來社會,繁簡兩字都會看都會寫,用那種字就因應情況而定,政府對這方面沒有強逼或立例要用那一款字。但我還是選用自小就用的繁體,因為字已經不用寫,是用電腦打的了!

各人/各地有不同的背景,自小就用的那一款字當然會比較常用,但我基本上認為不應強逼什麼人用什麼字,那是人民的習慣和自由,就用自己喜歡用的字體,別人用什麼不應管也管不著吧!

電腦上有很多簡繁轉換的程式,電子書是電腦格式的字,那麼好轉就不用爭論那麼多吧,而且好讀是非牟利網站,只能說大家都沒權去越俎代庖管別人的家事,何況還是借書給你的那個人呢?

祝好讀長讀長有!!


2009/11/24 香港讀友葉青來信:

我是在香港受教育的,雖然讀簡體書沒任何困難,但讀繁體書還是我的首選,尤其是國學,歷史等的書籍,只是一般內容相同的書,繁體版的總是要比簡體版的貴很多,實在是無奈。


2010/2/22 美國芝加哥讀友蔡佩真來信:

周先生您好,謝謝您提供這麼好的一個網站讓全世界愛好正體中文閱讀的讀者使用,對於簡體字與正體字之辯,我百分之百支持您的看法與論述,希望您能夠一直堅持下去,矢志不移。


2010/3/26 讀友youu來信:

您好!看完貴站之內繁簡字體的討論,在下也有一些感想:

中文字與英文最大的不同,我們都知道是從圖畫變來的,也就是象形文字,因為正體字保留了這些字的大部份原貌,才有辦法做文字藝術的延伸。古人吟詩作對,並非只有寫散文而已,如果古文學家生在現代,受簡體字教育,他可能就沒辦法寫出猜字謎,因為文字被簡化,要怎麼拆它,再怎麼解它呢?作對句對聯也是一樣,如果是一副拆字聯,被簡化了的字,就不能用在對子上了,這是正體字的藝術性。

在紅樓夢裡,薛蟠把唐寅看成庚黃,還有賈氏家族這些論輩份以部首偏旁為名的各角色,曹雪芹若生在現代,用簡體字寫紅樓夢必定對他的文學思考有所限制,因為他能用的字變少了。簡化後的字沒有原來字體的代表性,誰又能知道未被簡化的字中藏著什麼玄機或關鍵。如果再把一些宗教哲學之類的觀點加進來,算命需要生辰八字,筆畫少了就不知如何推算,占卜也是一樣的道理。

寫到這裡,似乎我用文字藝術來維護正體字,可能那是我個人對文字的敏感性比較敏感,對於教育普及或書寫方便還有文化進步倒沒看得那麼重吧。

日本人跟我們一樣用複雜的漢字,也是學得叫苦連天,不過人家科技一樣很進步, 所以我認為字體有沒有簡化和教育及科技沒有高度的相關,看自己有沒有努力學習而已。


2010/3/30 讀友youu來信:

承蒙貴站周兄抬愛,收入在下拙見。此有對聯一副,續大家玩味一番:

  鳥入風中,銜去虫而作鳳
  馬入蘆畔,吃盡草以為驢


這對子,本是民間故事鳳盧二秀才相互諷刺對方之姓而作。 盧常以取笑他人為樂,諷鳳本為虫,鳳反諷盧為驢, 被其反將一軍,不禁令人拍案。

有趣的來了,若以簡體字「凤」替「鳳」,這對子無法成; 但虫亦乃蟲之簡化,若以「蟲」代虫,這對子也是無法成。

又有一例:

  品泉寺喝了三口白水

下聯有對云

  竹鐘寺迎來兩个金童

若以「個」代「个」,以繁代簡, 這對子也是無法成,所以我們在繁簡的運用上,勢必要保有一些彈性,不必非繁而不用也。

英文有草寫,英書與英報是印刷體, 中文何嘗不能以簡體字為書寫體。 正式場合(請柬招牌匾額)或書報雜誌為正體。

我甚至大膽認為繁簡二種文字教育可同時進行的。 這正是馬總統視正書簡的用意 (我是比較習慣「視正書正」啦)。

其云書簡,並不是叫我們寫簡體字, 是看懂簡體字就好了。

視正這部份,我們台港澳自然沒問題, 十三億大陸朋友若能視正書簡,久而久之必能視正書正 文化有包容性、融合性,不是麼諸君以為何?


2010/4/6 澳門讀友文建峰來信:

焚書坑儒,篆隸更替,草行楷或是楷行草,白話取代文言,直到今天還是有不同的觀點,這些都是我們的歷史。繁簡對錯,將來也是我們歷史的組成部份這是無容置疑的。

翻看歷史,大陸當年提出簡體字方案的專家們不是要消滅繁體字,而是要消滅存在於4萬萬中國同胞中佔大部份的文盲!後來因為某些別有用心的人使方案成為政治問題,這是中國人的不幸,相對於今天,某些所謂專家要把中文改為純粹的拼音字這才是真真正正把方塊字推向死路。

我自幼學習繁體字,但今天,繁簡體的使用都沒有問題,我認為唯一要堅持的必須使用正字(簡體叫規模字),不要寫錯別字、白字是最重要的,同時,就是認識文章中所有字,閣下能否讀得字裡行間的深意這才是重點。

今天,你日常使用的是毛筆書法?硬筆書法?我認為輸入法必不可少!繁簡哪一種會統一中文世界?我想歷史必會作出最正確的選擇,目前最迫切的是要統一字碼,經過網絡傳播的中文不要老是開天窗、出問號。


2010/4/22 讀友youu來信:三論繁簡字體

由於先前網友們從繁簡字體的討論中提及紅樓夢,剛好在下對紅學很有興趣,所以想就古典文學這部份再說說,曹雪芹先生可能也沒有想到,作品在兩百多年後,居然會有繁簡字的分別吧?

簡體字版的紅樓夢會不會減損其文學價值,這就要提到我先前說的繁簡之間的彈性運用了。中文字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藝術叫作拆字法,對聯部份先前已舉例給朋友們參考過,而拆字法也可以用來玩字謎,所以我才說若曹雪芹用簡體字寫『紅樓』,必造成其思路的侷限。說到「拆字」,可以紅樓夢金陵十二釵正冊判詞其八為例:

  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
  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這是鳳姐的判詞。凡鳥可合為一「鳳」字, 所以這判詞斷不能寫成

  几又偏從末世來。(音義全不對) (註:鳳的簡體字是凤)

若曹雪琴自小未學過「鳳」字,他如何可從拆字法去寫這一首判詞呢?這就是繁體字的藝術性,也就是周兄所言我們中文字的「武功」。

再來是一從二令三人木,此關係到鳳姐的結局。以脂硯齋評曰「拆字法」,至於要怎麼拆,他沒有說,後人也廢了好大的心思在猜,吳恩裕先生《有關曹雪芹十種.考稗小記》中說:「鳳姐對賈璉最初是言聽計「從」,繼而對賈璉可以發號施「令」,最後事敗終不免於「休」之。故曰「哭向金陵事更哀」云云。研究脂批提供的線索,鳳姐後來被賈璉所休是可信的。

也有人說三人木是「秦」、「來」,可能是最後跟著秦可卿「去了」,或是最後跟了家僕來旺兒也未可知。不過秦下為禾非木,來只二人非三人也,這二字都有說不通的地方,若真為「來」字,那簡化後的「来」就不能用了,所以一部文學作品的價值,絕非一個按鈕轉換,或是換一種字體來印就可以的。

還有其他拆字判詞麼?當然有,關於副冊香菱的判詞:

  根并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
  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


兩地生孤木,指「桂」字,是指害死香菱的薛蟠妻夏金桂。不過桂字似無簡化字,倒無傷。 所以不用繁體字就寫不出紅樓夢嗎?倒也未必。其云:

  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

如果用簡體字來寫這部小說,或可為

  字字看來皆是淚,五年辛苦不尋常。

簡化後的字體大大增加了書寫與傳抄的便利性,他可能花一半時間就寫好了,既省時又省墨水兼環保,或許身為我們的後人,能目睹一部完整的紅樓夢也未可知,當然我自己也會對「鳳」這一字的簡化感到惋惜,卻不能不稱道簡體字的便利性。要緊的是,我們不能把會寫繁體字當成一種享受古典文學的優越感,我也曾聽說過大陸網友故意以繁體字發表文章以表其素養,後被人家點破是用轉換軟件,這樣就太矯情。

其實我們今日使用的楷書,也是從小篆和隸書簡化來的,比如「雷」這個字,小篆在雨下面要寫三個田,今天我們只要寫一個田字就好,若李斯生在今日,看兩岸的文字之爭,會笑我們在爭什麼。或許先秦諸子也會認為,用楷書能寫出什麼好作品?

繁體字之所以會繁化,是因為形聲字來的,當一個字要當很多用途的時候,難免會搞混,才衍生出許多同音字,比如「其」這個字是指畚箕,單因為其被借去外用非本意字,「其他」、「其中」、「其實」……,反而還要再造一個「箕」字才能還原本來的意思,像不像乞丐趕廟公呢?

會意字「婦」,女生要拿著掃帚掃地,當賢妻良母方為婦,那變成「妇」字,一個女人只拿著畚箕沒了掃帚,還能當婦人嗎?我想應該可以吧,畢竟小篆到隸書的過程中,也有經過相當的簡化,比如「友」這個字,在小篆要寫成「手手」的,手牽手才是好朋友啊,可是簡化後的隸書,誰看得出是兩隻手牽在一起哩?如果要站在楷書的立場去批評簡體字,還要先問問小篆大篆,甚至金文甲骨文這些大老同不同意吧?

當初日本人也是想在漢字上用假名取代,沒有成功。這道理很簡單,比如我們的報紙,字幕全用注音符號取代,會有什麼結果?那就是用區別性去換取書寫的便利性,試想一個成人,閱讀一本有注音符號的書就有點不習慣了,何況是整本沒有漢字全是注音符號的書呢?走在街上,一堆全是注音符號的招牌,也很難讓人馬上區別這些商店到底是賣什麼的吧?一份全是注音符號的報紙,可能要比全漢字版多花一兩張才能印完,業者恐怕不會太好受。

周兄說漢字是我們文字的武功,再恰當不過了,雖然練功的時候辛苦些,一旦練成,你能享受到的閱讀便利性與藝術性就非拼音文字所能比擬的了。要進入楷書兩千年來的文字殿堂,我當然是贊成習正體字為佳,相信看到「鳳」這個字感覺肯定比「凤」強烈多了,而貴網上的繁體電子書,就保留了漢字的藝術性,不是很好嗎?


2010/5/15 大陸讀友張明悅來信:

您好!我是一個半個多月前無意中發現好讀的大陸網友。謝謝你為廣大網友提供了這麼好的一個中文電子書網絡平臺。感謝的話我就不多說了,下面我就直奔主題。

繁體字美觀、規律、容易系統學習、銜接漢字文化,美中不足就是書寫較麻煩;簡體字除了書寫方便之外,再無其他優點可言。

我雖然在簡體字的教育環境下張大,但我既可以寫繁體字,又可以寫簡體字,兩者都可以完完全全地寫出,而不是各會一點而已。

我認為,兩者的差異並沒有想像中的大。只要有心,由繁入簡易,由簡入繁亦然。

我學繁體字的方法是,找來大陸官方發佈的《簡化字總表》,然後按順序讀一遍,劃出自己不會寫的繁體字,然後反復練習書寫,直至可以正確寫出所有字為止。

期間,可以適當閱讀《說文解字今釋》(嶽麓書社、湯可敬撰)來系統熟悉中文字根,高效率掌握相似字形的成組漢字。同時,對於規範筆順不易分辨的漢字(比如“飛”),可以上網看書法講座的視頻,大陸的百度網上書法學習方面的視頻多得是。比如查找“飛”字的規範筆順,只要鍵入“書法 飛字”之類的,很快就能查到。天津歐體書法大家田蘊章先生的書法講座很不錯,每期詳細教一個漢字的寫法,所以其實只需鍵入“田蘊章書法 飛字”(甚至“田蘊章 飛”)即可查到。

簡化字總表中,繁簡字不同的也就450來個字,再加上如今兩岸各類交流比較多,大多數大陸人或多或少都可以寫一些繁體字。所以,實際上一個中學畢業的大陸人真正需要學習的新字只有300-400個字左右,其它的字都可以同理替換,比如,會了“爾”字,“璽” 字便很容易寫出。

按照我上面的方法,最快一週,最慢一個月,具有中學水平的大陸人很容易就能在短時間內掌握常用漢字的繁體字寫法。

不過,比較麻煩的是簡化字中的“合併字”學起來確實要費些時間。(比如,“係”與“繫”、“復”與“複”、“週”與 “周”、“杰”與“傑”、“占”與“佔”等等...)拿我個人來說吧,我用了一週時間就能寫出90%的常用及次常用繁體字了,但是那些極容易混淆的10%的“合併字”卻花了我半年的時間來“打磨”。這有賴於日後多加留意,遇到分辨不清的字就查字典弄懂,然後反復應用,直至掌握。

以上是我個人學習繁體字的一些經驗,拿出來跟廣大網友分享,希望能對想學習繁體字的網友有些幫助。

我是個打心裡熱愛中華文化的人,相信周先生跟我一樣。所以,最後我要再次衷心地感謝您,您正在做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我為華人圈裡有您這樣一個為中華文化做實事的人感到驕傲!


2013/3/20 臺灣讀友鄭世來信:

周先生您好,

個人閱覽 貴站「好讀想法」電子板,關於「怎樣看待簡體字」之討論,除表板主堅持理念不應孤獨之支持,更因板主在行為行動上的堅持而感懷。概有些許意見提供,冀可產生參考價值;簡如下。

首先,個人稱漢字為中文字,緣中國歷各朝各代,無論漢族或蒙滿朝,漢字皆為當朝之「正體字」;正體字,即官方正式文書規範所訂定者。故漢字自古即不曾改變地為中國之正式文字,可不須特意加以「漢字」稱呼。在臺灣一般都是直接稱呼為中文,或「國字」、「國文」,鮮少稱呼為「漢字」,許是近年來由對岸所傳習。

人人皆知中國幅緣遼闊,歷朝文字演進,自當會有字形不一的情況發生,所以必須有官方正體字的規範,自秦即為始;而各地方約定成俗習慣書寫文字,若與官方規範不同者,常稱為異體字,或有俗體字;如「強」、「强」;「線」、「綫」。或為地方字;以今為例,如香港廣東音字。

中華民國政府所稱正體字,即國府時代已規範之國字。「國語」之稱呼亦然。

簡體字者,古來有之,古文墨寶行書草書而出。

綜上所提,傳統中文字即已有正體字、異體字、俗體字、地方字與簡體字之分。即英語所稱之「Tradition Chinese」。此環節中,微軟「應該」(個人猜測)不知如何稱呼這一整個系統,故而相對於「簡體字(中共簡化字)」而稱為「繁體字」;即「繁體字=Tradition Chinese=正體字+異體字+俗體字+地方字+簡體字」。個人意見為,微軟不應以「繁體字」來標示原汁原味的中文字體,應還原其意為「傳統中文」。

日本、朝鮮古來皆涉獵漢字,後繼而發明如今使用之日文韓文; 中共為同一模式行使,欲建立一有別於中國的新文字系統,藉彰顯中共之豐功偉業,樹歷史之威名;並使共產文宣在文盲眾多的時代,俾利傳宣於中國大陸或世界;簡而述之,在中國即是消滅中國,目標以始建亙古未有之新萬世霸權。故而今大陸的怪象乃有黨無國,族分而不諧,中文字之稱乃退化為「漢字」。

實則,使用簡化字,更有被辱為文盲之嫌或意。

簡化字,是當前中共用字的正式稱呼,即中共官方規範漢字;與傳統簡體字全然為不同體系;簡化字是中共在漢字的基礎下再簡,更有傳統簡體字再簡化者;是中共所發明文字,用嚴格一點的角度看待,其已非中國文字,而實為如日韓新創之外國文字。

中文字一字一意,字形變了,意即不同;簡化字更為中國人亡國之象徵,文化傾覆,何識其國;如今大陸,何可識別華夏。即使古蹟亦為贗品,更況西式圖騰更凌其上。國府曾有簡化字政策,因研調後不可行,幸未強行而中止;未如中共之權慾燻天、急功近利而種禍。

現代兩岸中文字體,正式稱呼應為「正體字」與「簡化字」;較「繁體字」與「簡體字」之稱或可更為貼切。港澳所使用者,可勉強稱為「繁體字」,由是正體之外再加上香港廣東音字與「異俗簡體」,復若稱為「傳統中文」應更妥適。

上述所有言詞皆為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感謝貴站的熱心服務。


2013/3/27 大陸讀友鄭祖希來信:

看了您的《怎樣看待簡體字?》深感贊同。

我出生并成長在大陸南方。比起大陸中南,中部及北方的人我們純正南方人接觸正體字的機會要多很多。

我是看臺灣及香港翻譯的日本漫畵長大的,所以我比起周圍的人對正體字更有感情。由於深深地熱愛正體字,小學的時候我就開始自己寫能記住的正體字。後來受到我爺爺影響(我爺爺也是正體字擁躉,一直堅持寫正體字),中學開始我毎天上課都對著字典練習及記憶正體字,至今我已經書寫正體字整整七年了,早已可以完完全全的使用中華正體字、臺灣異體字、香港俗字、日本新字體流利的書寫全篇文章,能寫的正體字甚至比起臺灣香港華僑同胞都要多。

不過我現在也出現了簡體字能力退化的現象。比如閱讀簡體字文章速度下降,有的簡體字已經不會寫,或者要想半天纔能想到。

我對古漢語也有研究,對簡體字的敝處也非常瞭解,除了以上諸位講述到的弊端外,還有比如某漢字被簡化了聲符,就無法很好的從聲符中判斷該字的中古聲韻地位。

我會與你們一起繼續在推廣使用正體字的路上奮鬬!


2017/10/14 大陸四川成都讀友付薇來信:
主旨:来到好读的第一天:关于繁体字与简字体问题的思考

周剑辉先生您好。

很抱歉我目前的输入法是简体字的。不知是否会影响您阅读。但我迫切想要写信,因此也管不了这么多了。

今天是我发现好读的第一天。起因是最近大陆电子书市场整顿,我原先用的好几个免费的资源网都不复存在,心痛之余,看到网友推荐好读,说是看繁体字无碍的朋友可以进来瞧瞧。我心无畏惧,因为我虽然没有系统学习过繁体字,但不知为何,竟大多数都能看懂,并且对繁体字有一种无比的亲切之情。

但这种情况在大陆来说为数尚少,我的同学们大多对繁体字都感到相当隔膜(我出生于1995年,这时简体字教育已经普及)。从前,我也和大家一样认为简体字是汉字进化的一步,但如今这观念改变许多。

首先,我们其实不应该苛责简体字太多。因为在那个时候,中国五亿农民,大多都是文盲,为了迅速地普及文化,这是当局简单粗暴的选择(我也不同意“简体字是顺应民意”的结果)。

同时,简体字的确是一种令人心痛的文化过滤。这个问题如今在大陆知识分子和学者中间有着很多讨论,也有学者呼吁重新使用繁体字。因为他们深深明白繁体字背后代表的是什么。如果上一上汉字学的课,便会惊异于一个个繁体文字的构成、来源、意思的变迁,这其中包孕着中华文化的脉络。如今大家都说,中华文化在台湾保存得最好,我是认同的。

如果说由繁体字到简体字,这是一种政治选择;那么由简体字到繁体字,将是一种文化选择。可是,若要回归繁体字,再去拥抱中华文化千年的墨香,不仅仅要达到“十二年教育”,这还需要综合实力更强大的中国以及文化素养更高的国民。

但其实,对于“重新使用繁体字”这个论题,我心中也是十分忐忑的——这其中存在太多太多难题了。我不知道现在国外学习中文的学生们学的是简体字还是繁体字,如果是简体字,那么他们也得改。如果政府一声令下,那么这又将是一个浩大而艰巨的工程,这种突然的断裂式前进,受苦的无疑是百姓。如果要上升到全民层面,我感到这个话题太难太难。我想,只有从自己做起吧,由点到线再到面,让更多国民懂得中华文化,这是最重要的。

另外,在关于如何看待简体字的问题之后,我看到还有好多各地读者纷纷来信。深受感动。我感到对好读这个平台真心的喜欢,来这里的读者也真的很用心,很爱思考。非常感谢您对这个平台的经营与维护!如果你需要,我愿意为你提供我力所能及的支持。


2017/10/25 香港讀友周某來信:

網主你好,我是土生土長的香港大學生,得悉這個網站有逾五年,有賴兄台一片苦心,讀了不少好書(特別是翻看不斷的金庸小說),實在感激不盡!

這天看到某讀友的鴻文《怎樣看待簡體字?》,心中詫異,生於香港長於香港,政府公文新聞報紙,商店招牌家書情信,通通使用正體書寫,例如台灣的文字,就遠比中國的來得親切(是的,雖然港仔的國語不知所謂)。雖會看簡體字,看到正體字才覺得舒服順氣哉,不用請求別人提供簡體字版本,從未有以簡奪正「將簡體字改為繁體字」的念頭!

原來該讀友姓「蒙」—一個在嶺南廣東罕見的姓氏。

我胸中一無點墨,他人堅信己久的觀點,我難以理解。香港人生性尊崇自由,也不喜歡無禮的要求,叫別人遷就自己,更不會動不動就搬出十幾億人來指責對家不識時務,不「順民意」。香港人也很要面的,希望版主能把我這番話跟其他讀友分享一下,以正視聽。



好讀首頁 有關好讀 讀友需知 聯絡好讀

搜尋好讀 - Google

按這裡用 Microsoft Bing 搜尋好讀
好讀第24年了
有好讀真好,有你也真好。但不知遍及各地的你,究竟有多少。若你從未或很久沒贊助過好讀,請按這裡,贊助好讀也讓我們知道你的鼓勵與支持。

2024/4/4 R
這里居然能找到哈維爾.西耶拉的書!驚喜萬分!希望能讀到更多這位歷史小說大師的作品!感恩每一位好讀團隊!

2024/3/14 Beatlebum
在好讀挖寶好幾年,以為好讀不會更新了,但還是偶爾會上來看看,沒想到又有新書了,超級感動!好讀真的陪我渡過好多個通勤的日子跟愜意的週末,謝謝好讀!

2024/3/9 Christine
好讀是我這個文字工作者隨時隨地的好朋友,我有空就上來,給我許多精神糧食,伴我度過許多白天黑夜,有好讀,真好!非常感謝幕後團隊。

2024/2/19 He Zhong
非常非常感谢好读,许多外面找不到的书都在这里找到了,找书的过程,好读给了我非常大的帮助!

2024/1/13 Vanessa Chen
隔了七年才又上來,才知周先生離開了。很高興曾有機會參與好讀,透過網路與周博士共事(真也才知道的,一直只稱呼周先生的),感謝好讀團隊!也和過去一樣,給周先生的文末"祝您闔家平安健康"~願他家人心安~

2024/1/7 強
第一次知道好讀的時間不久,大約兩年前。當時常在這裡挖寶,本來很擔心網站會隨著周博士離世而無法再運作,今日再來發現網站動起來了,真心、真心地感謝願意付出的善心人士們。無法想像沒有閱讀的人生,閱讀的路上有您們真好。

2023/12/27 Annabel Kuo
上高中後有了手機發現的,非常感謝。我本身是個很愛閱讀的人,我感到若我活著而不去欣賞這一種人類的藝術那將毫無意義可言。總而言之,萬分感謝,我不知道在每有能力買書學校圖書館又只能借七天的情況下,沒有這個網站我的生命會是多麼的荒蕪。

2023/12/12 Yumi
幾年前偶然得知周博士離世的消息,來到好讀網站總會覺得有點悵然,也以為不會再運作了。今年為老父親添購電子閱讀器,抱著試一試的心情再度連上好讀,沒想到繼續運作,還有這麼多讀友再度回來這裡,感覺很溫暖,謝謝好讀與團隊們的努力。

2023/11/27 Helios
能在这里发现赤川次郎、鬼马星和高羅佩的作品,太驚喜了!感謝好讀書櫃!

2023/11/19 Moon
偶然間發現這個網站,如獲至寶,更找到小時候很喜歡的一本書終於出現電子版,感謝團隊的無私分享,謝謝好讀!

2023/11/18 Michael
无意间想起过来好读怀念一下。竟然是惊喜!好读活过来了!感恩 感谢。

2023/11/5 angsila
每周上好读看看是否有新书,这已经成了一个习惯。这种陪伴是一种舒服的,充满确定感的安心。感谢好读。

2023/10/30 Vincent
從武俠小說開始接觸到好讀,陸陸續續也看了很多好書,六年前看到周博士的消息覺得十分不捨與可惜,時隔多年發現好讀又重新運作了,實在感到非常開心與感謝!

2023/10/23 偷泥
2019年的某天,我在這裡遇見了薩豐的風之影,便開啟了我的閱讀之路,才知道原來閱讀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情。2023年的今天,我依然在這裡遇見一本本的好書,真心感謝好讀!

2023/10/7 Young
自2017年後,時隔六年才發現好讀又開始運作了,真的充滿深深感謝。

2023/10/4 JOE
好多年前,在好讀發現艾西莫夫的基地系列,還有科小說海伯利昂,讓我在年輕歲月,住在忠孝東路旁玉成公園附近的時候,獲得了很多閱讀的樂趣。時隔多年,又想在好讀看點書,到了今天,我第一次在好讀把村上春樹的收音機2讀完,感謝好讀~

2023/10/3 snow
非常喜歡好讀,感謝好讀無私的付出與陪伴的歲月。永遠支持好讀。祝福好讀長長久久。

2023/9/24 Tomcat Chou
從2006年起,好讀就這麼伴我度過了這麼長的時間。直到2017.12的噩耗傳來,我以為就此不再見好讀。直到今日,偶然想起老朋友,想不到好讀還在,令人又驚又喜。祝福好讀,好讀長存。

2023/9/24 王俊文
眼力不好,多年沒來好讀看書,今天再訪好讀方知周劍輝博士已往生,不勝唏噓,希望他安息天國。沒有他的辛苦創建及許多熱心朋友的共同努力,好讀不容易經營至今。謝謝周博士及熱心朋友的辛勞貢獻!

2023/9/12 Charlotte Chang
想不到今天上網查看,好讀竟然復活了,是哪位神仙壯士伸出援手?還沒仔細搜尋來龍去脈,已喜極而泣。這嘉惠眾多書友但卻無啥收益的苦工,真的需要有很多愛才能繼續下去,祝福新版主,謝謝您!好人一生平安!

2023/9/5 小張
喜愛好讀網站及電子書本 很多年月了。從武俠小說起始,到各種書類,幸得有心人製作電子本供方便取用閱讀,非常感謝。

2023/8/18 璐羽
第一次知道好讀是無意間發現的,並且發現的那天令我驚喜且意外的是—剛好是好讀復活不久之後,覺著應該是某種莫名的緣分,促使想找些電子書的我被帶到了這裡。這裡有著各位前輩們辛苦掃描、品質極佳的電子書,讓我這個後人能夠免費享用這些書籍,十分感激前人的努力讓我成了書籍的富翁。感謝好讀和各位讓好讀變得更好,讚。

2023/7/26 袁樹國
好些書都沒有prc檔案,有點遺憾!重新上架還是令人高興,加油!

2023/7/20 KYLESONG
大概2010知道好讀, 就三不五時來此找書, 原本只有看書時順便回報一些文字勘誤, 後來2015開始幫忙周博士製作電子書, 主要是OCR檔案的文字校對, 也曾經掃瞄了一,二本書進行校對提供txt, 周博士也幫忙製作了電子書格式上架, 非常感念~ 可惜後來2016年中事忙, 暫停了校對的支持, 再後來就是看到周博士由友人的公告....當下難過且震驚, 雖然還是偶而會上好讀看看, 但是看到周博士曾經的發文還是心中不捨, 終於, 今天久違的上線,看到新版主的通知, 開心不已, 也希望周博士在天上也是同樣歡欣.

2023/7/18 Mac
翻書抽屜內的Kindle,很舊沒有開啟了使我再與好讀相遇。期待重拾讀趣,祝讀趣再次重臨好讀及各位讀者。

2023/7/18 池子
十年前发现好读,获得了很多排版非常好的电子书,现在还有当年下载的很多书存在kindle里。好久没来竟发现版主周先生已经过世令人不胜唏嘘。感谢周先生带来好读,给予纷繁复杂的网络一方书香雅地。

2023/7/14 甲魚
好讀的出現,使我重措對書籍的興趣,它提供了一個便利的途徑來發掘好書,希望這個網站能繼續為其他有興趣的讀者服務。

2023/7/8 歌
讀書時期用pocket pc 看書持資源發現了好讀,然後好讀一直陪伴我至大學畢業然後踏足社會。雖然工作事忙,但是上好讀網閒逛看黃河散文已成一種習慣,直至發現好讀不再更新,繼而停站,再從別的論壇得悉網主離世一事,心有點哀傷,後悔未曾跟他言謝在學習期間他的網站是我的精神食糧。見到好讀重啟,有心人延續好讀網站的營運和更新,很是感激,對周先生的貢獻亦致萬分感謝!

2023/7/4 葉扁舟先生
相识十年,前面看过不少好书,谢谢你。今年时间更多了,希望在haodoo度过更好的年华。

>> 更多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