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一股無名火氣就上來了。一開口就說,怎麼找的又是一個留學生。還不趕快擺桌子,難道還要師傅們伺候你吃飯啊。我當時就向他含笑道歉。我說這是我的第一天,多多包涵,嘻嘻哈哈的打個馬虎眼就過去了。

小陳的心態是可以理解的。後來,我們混熟了,在聊起我剛來的那一幕,他還很不好意思的打圓場。他說,他是學社會科學的,到美國一上課,就知道鐵定完蛋。讀了一個學期就知道沒希望了。就改行學電腦。可是學費、生活費,把他壓得喘不上氣。結果打了工,上了軌道,就決定不唸書了,該行經營餐館了。其實那個時候,很多餐館老闆都是留學生下來的。因為,只要地點對,賣點炒飯、炒麵(其實是炒洋蔥、豆芽)、甜酸肉、甜酸雞、青椒牛、蘑菇雞片,所謂的砸碎(chop suey),是十分符合老美口味的。那時經營餐館好像競爭力也沒有現在厲害。因為基本的客人都是老外。這類餐館見到中國客人進來吃飯,每個人都會頭大。老中進來吃飯總是挑三揀四,不是這個淡了,就是那個鹹了。要不然就是菜太貴了,可不可以打折扣,抱怨了一陣子,最後就一副胸有成竹,明正言順的打鐵了(不給小費),然後大搖大擺的走出餐館。
不多久,這位經常打鐵的老中又來了。吃完了,仍舊照樣批評。這次我們的威特爾很快的就向我們大師傅報告了。我們廚房的四人幫,立即放下手上的伙,跑到正廳後面,排成一排。大師傅,就大聲吆呼著「那個人不給小費啊」。不用說,那位老中立刻抱頭鼠竄。以後就再也沒看到這個人了。我們的威特爾記憶力特別好。那個客人出手大方、小氣都記得清清楚楚。碰到哪種不客氣的回籠客人(大爺),保證有你好受的。有一次,我就看到我們的一位威特爾,在一個湯碗裡吐了一口痰,用湯匙調了一下就端出去了。事後,我問他為啥要這樣對待客人。他說這是威特爾對付垃圾客人最好的回報手段。想想,這些靠勞力賺取生活的人,在人面前卑躬屈膝的,總也需要別人的認可。從那時開始,只要我到餐館吃飯,我對所有餐館人員都是客客氣氣的而且給小費絕對大方。因為,如果仗著自己花錢就是大爺的心態,你會在全然不知的情形下面臨到你永遠想像不到的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