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有一種需要叫做不需要》王華容錄音 2013/4/19當您聽到這首好熟悉的杜鵑花的音樂,我不知道您有沒有感覺的到,到處都是鳥語花香,寒冷的冬天終於過去了!
「淡淡的三月天,杜鵑花開在山坡上,杜鵑花開在小溪灣,多美麗啊!」
這首歌是由黃友棣教授作曲,這在我們學生時代都常聽的歌曲,詞跟曲都做的好好聽哦!就請您好好的享受,這短暫三,四月份美麗的春天吧!
今天的這篇文章,只是好簡單的幾個字,裡面的學問可大著呢!我想您是否會覺得,一些平凡的小故事,它雖然沒有華麗的詞彙,可是其中的大道理,都能啟發了我們的思維。這些小故事不但寓意深遠,同時還經得起時間的洗禮,更能融入到我們的生活工作當中。
現在就讓我們來分享這篇文章吧!
文章的標題就是:有一種需要叫做不需要
平常不管你是哪一種身份,或是你呆在不同的場合,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需要。相對的,也會有不同的不需要。或許有些人不會說出來,但是,當您深刻懂得如何把握住對方的需要時,您可別小看這些技巧哦!這也許就是您贏得最好機會的時候。這種觀念可以應用在親子、夫妻、男女朋友、還有公司內的……種種的關係。
那如果把它套用在到餐廳用餐,更是一語道破。各位朋友!如果您想與女朋友,挑選了一家高級餐館,來享受一段美妙的燭光晚餐,僅僅因為服務員工過度的殷勤,反而倒足了胃口,我想您鐵定是草草收場,敗興而歸了。
在美國紐約就有家豪華的餐館,剛開張的時候,因為有電視廣告,生意當然興隆。但是過了一段時間,生意就慢慢走下坡了,老闆每天掛著一張苦瓜的臉非常的煩惱。
有一天,一位華爾街大富豪,邀請了幾位企業界的老闆在餐館用餐。老闆看到貴客上門,開心極了!為了表達他的熱承與謝意,老闆親自出馬帶領員工,以最殷勤的服務,不停的進出客人的包廂,使出渾身解數極為阿諛的奉承,不斷的向他們敬酒致意,惟恐怠慢了他們。他想這樣對待客人才算是有面子。無論如何,老闆想盡了辦法都要拉住這票有錢有勢的客人。餐館新請了一位年青的工作人員,他每天在旁邊靜靜的觀察著老闆服務客人的態度。當富豪們離開的時候,老闆還親自送上車,還向他們行了鞠躬禮之後,才返回餐館,
這位年青人就很有禮貌的說:「老闆!餐館的生意近來好像不太好啊!」老闆眉頭一皺的說:「是啊!」年青人又說了:「假如這樣下去,越來越糟這可就慘了!」老闆上下打量了這位新來的員工,就說了:「那你認為應該怎樣做才好呢?」他就不荒不忙的說:「老闆!不妨請你試著用我做三個月的短期經理,但是唯一條件就是我做經理的期間,前台的生意全由我來負責,請老闆不要插手服務好嗎?」老闆懷疑的問:「你用什麼方法讓我相信你,來證明你的實力呢?」年青人又說了:「你試用我看看就知道了!同時我敢肯定,剛才你送走的那些客人,一定不會再回來了。」老闆有點不高興,就半開玩笑的說:「好!我們來打賭,如果他們在一個月之內果真不回來,那麼我就立刻破格讓你升任經理,我倒想看看你的本事如何?」
一個月過去了,那批客人果真沒有來,而且餐館的生意也越來越糟糕了。這時老闆沒有忘記自己的承諾,就請他到辦公室,將餐館三個月權力完全交付給他,並希望他能好好的幹。
這段期間,老闆就放手讓他照顧客人,自己僅在旁邊暗暗的觀察。他發現這位年青人對任何進店的客人,無論是哪一種身份,他都只是上前親切的問候,之後很少去客人的桌子閒聊或敬酒。他同時也規定其它的員工,除非必要的服務,不准去打擾客人。隨著時間的過去,老闆天天注意著他的生意。說也奇怪,自從年青人上任以來,令人不敢置信的是,營業額每天增加,老主顧們也慢慢的回來了。老闆心中暗自高興,心裡想這小子還真不賴,真有兩把刷子。
很快的,三個月的期限到了,老闆問他:「最近生意好多了!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年青人回答:「老闆!我講的是實話,希望您不要介意。我想請教您一個問題?您認為做生意最重要的是什麼?」老闆說:「當然是盡量滿足客人的需要哦!」年青人再說了:「老闆說得很對!但是您有沒有想過?客人們的需要當中,有一種需要叫做不需要。而您……只知道客人需要的是什麼,卻不知道客人不需要的是什麼。」
老闆聽完之後,楞住了!實話說,他真的從來都沒有想過,客人不需要的是什麼。年青人接著又說:「當然,瞭解客人不需要與需要是一樣的重要。您……一見到有錢的客人,就不斷的進出客人的包廂去套交情。老闆!請問您想過了沒有?他們來這裡的目的是什麼?是來吃飯,是來參加他們的私人的宴會。而您不斷的進出講話,說的好聽一點,是特別服務,實際上是在打擾了他們,這絕對不是他們所需要的。還有,同一桌宴席上,有主客與陪客之區別,您向主客頻頻敬酒的同時,無形中您的舉動,也告訴了其它的賓客,我不太在乎你們。」
老闆聽了這時才恍然大悟,很高興的接受這位年青人的意見,並且提拔了他。以後,老闆開始著手改善餐館服務的品質,他不斷的研究客人的需求之外,他更是下功夫,研究顧客不需要些什麼。漸漸的,他的餐館生意越來越好,20年以後,他在全美國都開設了很多家的分店。許多文人雅士,有錢有地位的貴客,都喜歡來這家餐館宴客,而當年的那位小夥子,後來則成了著名的企業家。
讀完了這篇文章之後,我認為這位能放下身段的老闆,願意傾聽員工的心聲,並授予機會給員工,真是位聰明的餐飲界的經營者。他憑著自己的努力,從菜式的改進,員工服務素質的培養,軟硬體設備的更新,培養了一個高水準的經營團隊,並且給予了信任與授權,而成就了他一生輝煌的事業。
我常常的在想,服務業實在是很難,服務水準的標準要拿捏的很好實在也是不容易。俗話說的好,「隔行如隔山」,每一種行業都有它成功的秘訣。有些行業必須要服務周到,而有些則是剛好相反,你服務太周到反而會讓人為之怯步。而除了行業之外。每一個人也都有自己獨特的習性。最實際的經驗就是去逛街,有些人喜歡店員在旁邊很細心的招呼,那就叫做需要。我想大多數的朋友,應該與我同感,喜歡一個人靜靜的享受逛街的樂趣,不需要店員的打擾。最讓我記憶猶新的一次,我與同學慢慢閒逛人潮擁擠的士林夜市,有一家服裝店,我聽到了有人在吵架的聲音:「小姐!請別跟在我的後面好不好啊?拜託!拜託!我不是已經告訴過妳好多遍了嗎?先讓我慢慢的看看,有需要時我自然會請妳過來,可是妳還是一直跟,這叫我怎麼樣看衣服啊?小姐!妳到底是不是聽不懂我講的中國話?還是把我當賊看待?真掃興!算了!不買了……」看到了這一幕,我就想起了我們大家都曾經歷過的事,眾人都笑開了。
各位親愛的朋友!常逛街或是常到餐館吃飯的您,我想我會碰到的事,想必您多少也會有一些相同的經驗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