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趙之楚《熊掌洞記遊》2014/1/3
*Thanksgiving in Bear Foot Hollow*
11月26(星期二),12:20在Lamar High school接到榮榮,從Fielder上I-30東行,趙之楚一家七口,為期四天的「感恩節假期」就此開始…
感恩節女兒回家,一家人到鄰近的州立公園度假,已是趙之楚一家的「慣例」,玩的方式一樣,住的房屋大同小異,看起來沒有甚麼「變動」,其實是:「年年花相似,歲歲人不同。」
在孩子們的面前,既不能「不服老」,他們說你「不行」,譬如搬稍重一點兒東西、譬如開車,尤其是夜間開車,你若說「可以」、「沒問題」,那就是「不服老」。又不能「賣老」,譬如常說「我從前如何如何」,譬如常說「時代變了,越變越不像樣兒了」,就是「賣老」與不能「與時俱進」。與孩子們相處,那些話能說,那些話不能說,得小心的「斟酌」才行。
從前出門時,總是趙之楚開車,後來變成與朱迪輪著開,現今,則由朱迪「獨挑大樑」。人老了,說「沒有一點兒感傷」,似乎也不是「真心話」…
5:20pm沿259公路北行,進入Broken Bow州立公園區,在Cedar Trail左轉,進入林區,E-Mail說「目的地」在右手邊第二幢…山林中,天亮的晚,黑的早,房屋又不在「路邊」,一不小心,就開過了頭。蒼茫暮色中,繞了兩圈,才找到一幢名叫Bear Foot Hollow(熊掌洞)的房子,這算是到了「目的地」。
原以為3又2/1小時(Driving directions說的)可以到的,不料在路上,竟多耗掉了2小時(吃午飯、上洗手間)。
接照E-Mail的指示,就是開不了「密碼鎖」、不得其門而入…
一路連絡不絕的手機,進入OK(Oklahoma)不久,就不通了,平日不覺得「手機」有「高低檔」之分,古人說「書到用時方恨少。」不料「手機」也是一樣,不到危急之時,分不出「高低好壞」。眼看天色已暗,辦公室即將下班,說心裡不急,那是欺人之談…
「我們剛才派人去整理過房間,並開了燈…」服務人員在電話裡說:「門鎖沒有問題…」
「我不是說門鎖有問題,」朱迪說:「而是說我們開不了鎖。」
「……」對方沉默了一會兒才說:「我這裡沒有人手,我也快要下班…」。
「如果開不了門,妳們又下班了,」朱迪在加油站借用的電話裡,沒好氣的說:「我們是否只好回Texas了?」
「我只是employee…」對方不知所措的說。
求救無門,只得折回「熊掌洞」。無助的,再度試著打開密碼鎖,正不知所措之際,山下出現有正朝「熊掌洞」開來的車燈…
車燈,在城市裡,看的多了,從來沒覺得它是如此的「親切可愛」。在城市裡,它代表「囂亂」,代表「污染」;在荒無人跡的山區,它卻代表「希望」,它代表「有助」。
「我正在回家的路上,」來人下車說:「接到我太太的電話,要我來看看,你們需要甚麼幫助?」
「謝謝老天,」朱迪說:「我們正打算回Texas呢。」
原來大門的鑰匙是放在「密碼盒」中,而我們一直「先入為主」的以為是「按完密碼」就可「扭開」大門了…就是沒有「拉下」盒蓋。
「屋裡Counter上還有一把鑰匙,」服務人員開門後說,轉身一邊教導我們如何打開、使用,設置在大門外「中庭」的Hot tub,並伸手試了試水溫…
「泡一下Hot tub,輕鬆一下…」服務人員一邊上車一邊說:「感恩節快樂,」
「感恩節快樂!」我們四人齊聲合唱道。
正忙著「卸載」時,又有車燈朝「態掌洞」開來,不用猜,一定是兒子、女兒、女婿來了。
「妳怎麼找到的?」朱迪問女兒說。
「我接一個不知來歷的Missing call,打回去查問,」女兒說:「對方說:『有一對亞裔Couple方才借用我的電話。他們說,開不了門…』。」
「我認為,」女兒接著說:「你們一定會『找不到』房子,因為我們有GPS都很難找…」
「我們是找到了房子,卻開不了門…」
七嘴八舌的,一邊說,一邊忙著「卸載」。
都是旅遊行家,又都是同樣的方式,地點雖然各異,卻是「大同」的,人人都有「默契無縫」的合作經驗,不用分工,行動有條不紊…
「廚具齊備,餐具足夠10人用,」小妹一邊檢視廚房,一邊放置自備用品說:「油、鹽、糖、咖啡、奶精、茶袋(有5種之多)都有,只是沒有『豆腐乳』(這是說給趙之楚聽的)…」
「被子、浴巾充足,」朱迪檢視完兩個房間說:「一套半盥洗設備,可淋浴,沒有浴缸…」
「有Hot tub,要浴缸做甚麼?」趙之楚說。
每個房間都有窗,包括洗手間,窗外都是高過屋頂的蒼松、白橡,離開車道,盡是厚厚的落葉,像錦繡地毯,不擔心弄髒鞋子,只怕踩破了地毯…
房屋叫「熊掌洞」,其實一個「熊窩」,主臥房的一面牆上,掛著一整張「黑毛熊皮」,Patio與大門前,各放置一個半人高「熊雕」,餐具,各種裝飾全與熊有關…
十分鐘,茶泡好了,有喝清茶的,有喝紅茶的,還有普耳茶。電視台選定了,該進烤箱的進了烤箱,該蒸的上了「蒸鍋」,零食擺滿一桌,這是朱迪要求的:「過感恩節,要的就是豐盛。」
「每次都是帶去又帶回。」出發前裝載時,榮榮說。
壁爐點燃了,七人或坐、或站,人手一杯飲料(茶或啤酒),看電視,互詢一路的經歷,邊聊邊等吃晚飯…
「一路上看了兩家antique店,沒買到東西。」女兒說。
「你們吃了些甚麼?」榮榮問。
「Burger king…」兒子說。
「Braum's,因為沒看到Dairy Queen…」榮榮說。
在Braum's又買一個「感恩節」必有的「核桃餅」(Pecan pie)作為「感恩節」晚宴後的「甜點」。結果呢?當晚並未吃,原封帶回。
不吃可以,沒有「就有所憾」焉!
美國是一個以「民主」自詡的國家,商店卻特別喜歡用King或queen作為「字號。人人都「嚮往民主」,厭惡「帝王專制」,因而才產生了「民主政府」,並以此「傲視世界」,以此「打壓」、「歧視」異己者。其實骨子裡,似乎又特別喜歡稱king,道queen,是何居心?是反諷?英國女王為何受到尊重?
Commonwealth(大英國協)諸國,明明都是「獨立自主」的國家,卻甘心情願的,以英王為其名義國主,且引以為榮?
可見人民討厭的,不是「帝王制度」,而是帝王的作為…中國人,不是也「言必稱堯舜」嗎?
中國古人說:「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力於我何有哉!」一位不干涉人民生活的帝王(像英王、泰王…),人民是不反對,而且擁護的,一個事事嚴管的「民主政府」(譬如:監聽),並不是人民喜歡的。說來說去,還是「管理最少的政府,最好。」
現代人,被政府「飼養」久了,失業了(找不到輕鬆而錢多的工作)怪政府;看不起病,怪政府;抽稅多了,怪政府。事事依賴政府,又不希望政府管事,再能幹的廚師,也不能「為無米之炊」…這是近代「民主國家」多紛爭的病源。
現代的「民主政府」,多少有點像「孩子當家」的味道,動不動就鬧遊行、示威,叫著,嚷著,要求經由「民選」的領袖下台。三、五十萬「暴民」(搶、砸、打、鬧的示威群眾),就能否定「選舉結果」?這不是「孩子當家」是甚麼?
晚餐,大家都喝啤酒,連榮榮也喝了兩瓶,而面不改色。趙之楚不喝冰啤酒,朱迪說,紅酒要留著「感恩節」當晚才開,趙之楚只好「以茶代酒」了。累了一天,也不宜喝酒。
兒子他們的住處,在20分鐘車程之外的Broken Bow公園區,回住處時,要在夜間開車,也沒有喝酒,朱迪好誇了他一頓…
吃著、喝著、聊著,快樂的時光,真像《良夜不能留》的歌詞:「良夜不能留,只為不願人兒走,恨歡樂時太短,才相見又要分手。」
一看手錶,9:00多了!
「你們也早些回去休息吧,」趙之楚對孩子們說:「明早10點開飯,我要睡了。晚安!」
「熊掌洞」除了「暖氣」之外,主臥房裡還有一台「電熱器」,趙之楚設好「自動控溫」就上床了…
27日清晨5:00am,跟在家一樣,趙之楚起床,窗外一片漆黑,林間零落的「閃著」幾點燈光,讓人格外有「山林村居」的感覺,這讓來自山林的趙之楚感到格外親切…
雖然是出門在外,趙之楚的生活,幾乎沒變動,早起、喝茶、吃「雜糧稀飯」(其實是筷子插著不倒的「軟乾飯」),唯一不同的,正如小妹所說:「沒有豆腐乳」。
面對整面落地玻璃門,看著林間「閃灼」的燈光,不用「閉目」就能做「手指造形(靜坐)保健功夫」(第25式),半小時後,窗外的樹林已隱約可見…
趙之楚起身燒水泡茶、煮稀飯、削柿子、撥石榴,一切就跟在家一樣。又做了15分鐘「手指造形靜坐功夫」(第2式),遠方的山頭已有初露的「晨曦」。看到「晨曦」趙之楚的心中是喜悅的,完全沒有「恨蒼天太無情,偏絲絲晨光透漏」的感覺…(《良夜不能留》的歌詞)。
早起真好,一天可當兩天過。
做完運動,身心都是輕鬆的,這種「無酸無痛」的感覺,是滿足,是喜悅,也是該「千珍萬惜」的「幸運」。
說是「幸運」,並不誇張,早100多年前的中國人,就是「豐衣足食」,也沒有如今的「幸福」感。在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的烽煙下,不管生活在那兒,不管生活多麼富裕,都不可能有今天中國人,看到民族、國家欣欣向榮、看到文化一片復興氣象的滿足。別說「豐衣足食」,就「三餐不繼」,也是充滿希望的…有時,希望就是愉快、幸福。看看八、九十年前,中國「學人」在著作中流露、表達的徬徨無助,「全盤西化」、「中學為本,西學為用」…像「沒頭蒼蠅」,「崇洋媚外」,自卑到信心掃地…那時的中國人,真的是「進亦憂,退亦憂」,怎麼「樂的起來」!
借用《論語》的話說:「君不君,臣不臣……雖有粟焉得食?」今天,這個世界上,「父不父,子不子」的國家、社會,還少嗎?千幸萬幸,中國不在其列。
孔子說:「君子周而不比…」有時,不看看別人、別的國家,還真不知道,自己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福中人!」
蔣經國說:「生活條件向下比,精神生活向上比。」這是一句「自求多福」者,應時時刻刻「銘記在心」的話!
6:00am朱迪、小妹、榮榮仍在熟睡的夢中,趙之楚起身熱了兩碟昨晚的剩菜,炒了兩個蛋,坐在餐桌前,面對陽台,眼看陽台外的樹林,由模糊而清晰,由灰暗而秋色斑爛,看見陽光由樹梢而樹榦,看見屋影後退,趙之楚幾乎可以感覺到,地球的轉動…清晰的看到「時光流逝」…
地球會轉動,現今聽起來,是理所當然的事,1,500年前,卻是「大逆不道」的,為宗教界所不容的「叛逆思想」…
人是被自己的「思想」所困,被自己的「信仰」所愚,「思想解放」之所以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大難點,其理在此。
好不容易脫去一個「舊枷鎖」(宗教的),又在自己的頭上套了一個「新枷鎖」(政治的各種主義)。有些國家嫌一個枷鎖(宗教)不夠,還要再加上個「政治枷鎖」(政教合一)…是人民百姓甘心被枷鎖?抑是被「聰明人」欺騙、愚弄的結果?
其實,人是「自己思想」的「奴隸」!
看來,人類的發展,並不是「先知覺後知」,而是「先知愚後知」,人民永遠是「被愚弄」的一群…
趙之楚也是被愚弄者之一,一個被愚弄者,能享受如此「恬適」的生活,乃是「自求多福」的結果。
趙之楚曾幾次走到落地門前,想開門到陽台上,貼近樹林,摸摸少年時曾爬過的青松…都因為「畏風怕寒」而作罷。人貴自知,老人是經不起風寒的!若是被朱迪或孩子們知道了,又是一片「愛之深,責之切」的呵責。
坐在餐桌前,獨自吃完早餐,手捧著熱茶杯,眼望著「滿山秋色」,妻子、兒、女都在身邊,都享受著「豐衣足食」的,「無憂無慮」的生活,借范仲俺的話說:「此樂何極?」,也真有「寵辱偕忘」的感受。
一年的節日中,朱迪最喜歡「感恩節」與代表「團圓」的「舊歷年」。心存「感恩」是一種很健康的「心態」。
8:00,天已大亮了,第二位起床的是小妹,她的第一任務,就是煮咖啡…並將中午要吃的「美式香腸」放進烤箱…
「好香的咖啡,」10:00女兒推開門說:「一定是小阿姨煮的。」
兒子、女婿忙著將買來的,燒壁爐的木柴搬進客廳。
「香腸正在烤,」小妹說:「麵包自己烤,果醬在冰箱,要吃炒蛋,還是煎蛋?」
「炒蛋,」女兒說:「可以夾吐司吃。」
香腸是孩子們到Austin玩時,特地買回來的,據說該店已有100年歷史,仍保留「托荒時代」的精神,在店裡進食,沒有sauce,沒有餐盤、沒有刀叉,食物一律用「臘紙」包給你。香腸成「馬蹄形」。說實話,味道還「真不賴」。因為有名,所以貴。據當地人說:「這些是專買給外地人吃的,本地人則喜吃另一家,比較便宜的,味道也差不多。」這也是實話。許多「名牌產品」大多是買給「外地客人」的。
好東西要與好友分享,這是朱迪的生活哲學。叫兒子買了三十磅,分送給鄰近的好友,作為「感恩」的象徵。
又在Austin買了一隻「煙薰火雞」,作為「感恩節」晚宴的主菜…
人的生活,總是在「不知不覺」中就「腐敗」了。原來是「有吃就好」,後來是「吃飽才好」,再來就是「吃的多滋多味」,最後進而要「奇珍異味」,越稀少、越難求得、越遠的,越好。
去年特別定了一隻turduckhen(火雞裡塞一隻鴨,鴨裡再塞一隻雞),吃後不覺其美。今年,要從「3小時車程」之外,買香腸、煙薰火雞來吃…這種追求「異食」(不一定美味)的行為,看在剛走出「困境」的趙之楚的眼裡,是「深不以為然的」。奈何「人老言輕」!
俗話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出外旅遊,尤其是如此。托天之福,感恩節這幾天,正是「秋高氣爽」的好天氣。陽光明媚,氣溫60℉上下,道路平坦,車輛稀少,心情自然就輕鬆了。
公園的Trails,在兒子他們住的住區,離「熊掌洞」約15鐘車程之外,各人準備好自用飲水,鎖門上路…
出門一看,車前就有一條路,開出樹林一看,路名是「Cedar Circle」,昨晚如果從這條路進來,不必爬坡、更不必找,直達門前。這就是「一回生,二回熟」…
出了「熊掌洞」進入259號公路西行,至259A左轉進入公園,景觀又是一新,有大湖、有水壩、有博物館、有一家兼賣紀念品的小餐飲店…道路蜿蜒而整潔,林木參差,秋色繽紛。「步道(Trails)」入口處,標示清明,供遊客量力而行的參考…
說實話,這裡的Trails,不論是景觀、規劃、標示、數量,都不及Arkansas的Petit Jean公園。好的是路程近了一半,有水壩、大湖、可以釣魚、博物館相當充實,值得細看…
年青人與老人的興趣不同,譬如榮榮,他就只喜歡像台北、紐約那樣的大城市,走路、看風景、住小木屋度假…他的回答只有一句話:「沒興趣。」
兒子、女兒、女婿,比較懂得「捨己從人」,不喜歡,也能勉強相陪。
全家人能走路而又喜歡走路的,只有朱迪與趙之楚。以往在Petit Jean走路時,最後總是趙之楚背著榮榮,榮榮長大了,女兒養了一隻小狗(Brussels Griffon),走到最後,也是趙之楚將狗裝在背袋裡背著走…
現在他們說:「爸爸年紀大了,不宜爬山…」其實是自己不想走。他們年青力富,卻「志不在此」,他們(兒子、兒女、女婿)喜歡的是「逛Antique店」、「Souvenir店」、再不然就是進店喝杯咖啡,坐在太陽下聊天,也比走路好…
家人團聚,出外度假,走不走路是次要的,不管在那兒,總是笑聲不斷,聽在朱迪與趙之楚耳裡,比甚麼音樂都美妙;聽們互揭兒時的「糗事」,讓朱迪與趙之楚也「躺進」了「往日情懷」裡…
趙之楚不是一個喜歡「傷感」的人,從背著榮榮爬山,到背著小狗Chew爬山(同一個州立公園,同一條Trail)如今…
「這樣的Trail不適合爸爸走。」兒子說。
「爸爸,」女兒叫著:「你行嗎?」
「爸爸可以,」朱迪說:「他每天在Mall走四、五公里…」
「Mall是路平,這是山坡路。」
「……」趙之楚默然無語。趙之楚知道自己可以走,而且是「小意思」。但是他不能說:「我可以,沒問題。」這將被認為是「不服老」。
「老人不服老」,不是一個很正面的「語詞」。趙之楚沒有堅持,朱迪有些失望,但沒有不悅。這一次是「家人團圓」的「感恩節度假」,爬山走路是次要的,不能讓「次要」的事,「宣賓奪主」,那就「本末倒置」了。
去、回才走了1,000步,在家想了好久的「走路計畫」,就結束了。
回「熊掌洞」前,先到兒女的住處「參觀」一下,女婿煮了一壺園方提供的咖啡,濃淡正合趙之楚味口,不比他天天在Chick-fil-a喝的差。
Brocken Bow公園裡的房子比較新,空間小多了,設備也簡陋多了。俗話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兩相一比就判然了。
「榮榮,」趙之楚將榮榮叫到身邊說:「你知道嗎?能『分享密秘』的,才是好朋友。」
「沒聽說過。」榮榮說。
「我有一個秘密要與你分享…」趙之楚嚴肅的說:「不能告訴大姨。」
「我是最能守密的。」榮榮說。
「那好,」趙之楚提高褲管說:「你看…」
「不一樣的襪子?」榮榮驚奇而小聲的說。
同樣的話,趙之楚也跟女兒說了…
「我不管,我要告訴媽媽。」
「那就不是爸爸值得信賴的朋友!」趙之楚說。
榮榮與女兒都沒有對朱迪說。趙之楚自己說了。
我們先回「熊掌洞」,女兒他們6:00pm才過來吃晚飯。回程經過加油站,加了油,又繞進Walmart買了一包內褲,一包襪子。買內褲是了「泡hot tub」,買襪子是為了換下「雙色襪」。
榮榮與女兒都沒有「洩漏」趙之楚的「秘密」,他自己向朱迪「招供」,換來一個「嫣然微笑」的「從輕發落」…
26日,感恩節前一日,6:00pm,孩子們來之前,趙之楚已將壁爐燒得「火光熊熊」,每個人都穿T-shirt,喝冰啤酒。屋裡有暖氣,燒壁爐,純粹是「營造氣氛」,這是朱迪的最愛…
小妹與朱迪簡單的熱了幾樣菜,吃著、喝著、鬧著,兩部「熊掌洞」主人提供的,十幾二十年前的老影片,主演明星,雖然都已「作古」,卻是大家所熟知的。談明星的故事,比談「影片」故事還要多而有趣些…
「我要睡了,」10:pm趙之楚處理好壁爐後說:「感恩節快樂!」
感恩節當天,天氣格外宜人,陽光明媚,溫度±60℉,10:30吃完「早午餐」(brunch)驅車前往Broken Bow公園,走路的人絡繹於途,「早安、感恩節快樂」的祝福聲,不絕於耳…
「秋意(chew)…」後面的女孩叫著。
「……」朱迪心裡覺得奇怪的聞聲回望。
「啊,媽媽,」小女孩叫道:「他們也有一隻Brussels Griffon!」
「妳的狗叫甚麼名字?」朱迪忍耐不住好奇的問。
「Chew, Chewbacca。」小女孩說。
「我正奇怪,」朱迪說:「妳怎知道我們的狗叫秋意(Chew),原來妳的狗狗也叫Chew。」
書到用時方恨少,若不是為了寫這篇《遊記》,趙之楚一直不知道女兒的狗是屬於「Brussels Griffon」品種。也不知「秋意」的英文拼法是Chew,平日就是跟著大家「秋意」、或「秋影」叫著,覺得還蠻「詩意」的,更不知道Chew就是Chewbacca的簡稱,當然不知道Chewbacca是「星際大戰」(Star War)大受歡迎的「主角」之一,Poster、Tee Shit、模型等附產品,無一不受到「熱賣」…
僅從這一件事,就知道趙之楚與下一代的「鴻溝」有多寬了。
這又是一家「Star War」迷,不然怎會將小狗叫這個名字?趙之楚心裡想:彼此雖然不是「故知」,也算是「巧遇」。趙之楚有理由相信,那一家人,一定會像趙之楚一家,必然會常談起Brocken Bow公園的「巧遇」。
昨天,在一家Souvenir店門外,趙之楚抱著秋意(Chewbacca)晒太陽…
「Grandma, Grandma,」小女孩從店內走出來時,指著趙之楚抱著的小狗喊著:「小猴子,小猴子。」
「是猴子?或是狗狗?」老奶奶跟在小女孩的後面問。
「It's a dog.」趙之楚說:「牠是Brussels Griffon。名叫『Chew』。」
「……」指狗為猴的小女孩有些不知所措的「尷尬」態。
「在紐約,有好幾次,也被人認為是猴子。」女兒化解尷尬的說。
回到「熊掌洞」,有人reheat煙薰火雞,有人準備酒杯,有人燒水泡茶,小妹也將咖啡煮上,趙之楚點燒壁後,就與朱迪拿著大浴巾,泡進hot tub了…
「我們也『俗氣一回』吧,」朱迪與趙之楚剛泡hot tub時,女兒端兩杯紅酒過來說。
「紐約人做的事,」趙之楚說:「再俗氣,也沒人敢說俗氣。」
「謝謝,」趙之楚接過酒杯說:「泡熱水,喝酒,似乎不是老人該做的事…」又將酒杯還給了女兒。
感恩節晚上,壁爐的火光閃灼,滿屋柴香,與家人歡聚的氣氛,交織成的是一股平談的「溫馨」。
吃的是特別從Austin買的「煙薰火雞、特製香腸」、紅酒、啤酒、咖啡、清茶,各從所好的吃著,笑著,直至11:20pm才散…
11月29日,星期五,除了打包自己的行李外,還將用過的「熊家」毛巾,清洗、烘乾,折疊整齊,收回原處。
吃完brunch,兵分兩車,殊途同歸,相約晚上「家裡見」,各自上了「歸途」。
沿著70W西行,也不知是在那裡錯失了轉入37S的機會,一直循著70W走,結果遇上了I-35 S,因為曾到Lake Murray度過幾次假,I-35 S又是朱迪上班天天走的熟路。轉入I-35 S之後,一顆心才算「迷途知返」了。
沒有「白走的路」,一分付出,必有一分收穫,雖然多繞了70哩,但是看到了位於Texas邊界的賭場Winstar的驚人發展,與10年前相比,何只「翻了兩翻」?美國那裡有「不景氣」…
就趙之楚的記憶所及,Texas該不該設賭場,至少「爭辯」了30年之久。Texas不准設賭場,與Arlington不准賣酒一樣。有其「宗教」的理由,也有其「道德」層面的理由…
很難說這樣的「堅持」不對,又不能說這樣的「堅持」一定有效。
Arlington不准賣酒,沿其邊界的「四陲」,幾乎是每一條通往Arlington的路邊,都是「酒店。Texas不准設賭場,其東、北、西三方的各州,都有「針對」Texan的大賭場,而且是一家比一家大,一家比一家「金壁輝煌」,花的幾乎全是Texan的錢,工作機會、稅收,卻與Texas無關…
學校、教堂附近的一定的距離之內,不得開設「賭場」、「色情」行業…
如果Texas政府,也像美國聯邦政府一樣的超強,能不能像「美國聯邦政府」一樣,使盡各種手段,強制自己認為「不民主」的國家,改行「美國式民主」呢?Texas政府,會不會要求鄰近各州,也不准設賭場,或不得在本州邊界的一定的距離之內開設賭場呢?
如果這做,是不是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別人呢?如果別人以同樣的方法對待美國呢?美國會怎樣想?怎樣做?
一進入I-35 W,趙之楚就知道,今天一定可吃到Dairy Queen了。開了四、五個小時的車,也該找個地方休息、放鬆一下…
進入Dairy Queen,生意興隆。顧客多不說,顧客的衣著、舉止,特別引起了趙之楚注意…
「榮榮,」趙之楚輕聲的說:「你看這些客人,與我們在其他快餐店所看到的客人,有何不同?」
「……」榮榮側頭看了看鄰近幾桌用餐的客人:「衣著整齊…好像都是『有錢』人?」
「他們應該都是,剛離開賭場,回家的人。」趙之楚說:「都是有錢人。」
「Texas為甚麼不設賭場?」榮榮說:「錢都讓別州賺走了…」
「台灣也正面臨這樣的問題!」
「你是說『離島賭場』嗎?」
「道德價值觀,與金錢利益觀,正面臨考驗呢!」趙之楚說。
「我們已經到家了!」女兒在手機裡說。
「我們吃完Dairy Queen,半小時後,就會到家,」朱迪說:「你們先盥洗、休息。」
「明天的餐廳已經預定好了。」女兒說。
離家前一天的晚飯,由女兒請客,這是女兒自定的,我們必須接受的規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