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黃河《電子導航》2008/4/11
讀官校的時候,認識一位住在高雄的女友,每次騎摩托車送她回家,都是她一路指點我怎麼走。
去她家的路比較難認,必須走進我不熟悉的小巷。
回來的路就簡單多了,騎出小巷,順著大路往右,等到到了主要幹道──中華路,我就認得回學校的路。
同樣的路我至少走了七、八次,自認來回都熟悉了。某日女友有事無法來學校和我會合,要我直接前往她家,連問幾遍:你是否認得路、確定認得、真認得……?
問得我深覺受辱,每一次都大聲地、肯定地回答「認得」。沒想到,後來東繞西繞,最後還是迷了路。
從那一天開始,我心裡清楚地明白,自己是標準路癡。
我對認路毫無天分。開車多半是認幾條「主要幹道」,只要走進小巷,就感覺每條小路都好像差不多。
這毛病後來被熟識的朋友發現了。偶爾和他們前往只去過一、兩次的地方,每當走到不知該往哪兒走的交叉路口,朋友們得到一個結論:如果我說右轉,左轉準沒錯。
不難想見,我是多麼羨慕那些走過一遍,就把路線記在腦海的聰明人!
的確有這種人,我就碰過好幾個。不過,我相信這世界存在更多和我一樣的路癡。果然,後來有人運用GPS(全球定位系統),發明了汽車電子導航。
初聽到汽車電子導航這玩意兒,我抱持懷疑的態度。因為海軍船位的定位就是運用GPS,誤差往往會到達一、兩百公尺。
海上定位如果差一、兩百公尺,就算得上「精確」。
陸上呢?
身處複雜的市區,別說一、兩百公尺,一、二十公尺都會讓人搞不清楚該往何處走?
直到六年前,某天隨朋友前往日月潭,他開的那輛車就裝了電子導航系統。外觀像一台迷你型筆記電腦,螢幕大約十乘十五公分,可隨車主輕易拆裝,其地圖精準的程度、使用的方便性,真是讓我大大開了眼界!
問他要多少錢?回答是七、八萬元新台幣。
|
相片一:GARMIN 電子導航系統
|
乖乖,七、八萬元!那可是兩部電腦的價格。與其花那麼多錢買電子導航系統,我寧可迷路不回家。
雖然沒買,但從此想擁有電子導航系統的美夢一直存在心底。
兩年前姊姊買新車,車商送了一台價值一萬八千元的GARMIN電子導航系統,看外觀,像一台小型電視(如相片一),和記憶中「迷你型筆記電腦」的印象差了很多!
由於免費,我抱著「不用白不用」的心理裝機試用,沒多久就發現電子導航系統在郊區十分管用(例如前往日月潭);可是,一旦進入市區,道路複雜也就算了,還經常因為大樓的遮蔽而收不到信號。
收不到信號最可恨!走在毫無問題的開闊道路上,系統總是很正常,然而一旦迷了路,系統也往往「正巧」收不到信號。
沒裝電子導航系統以前,假如前往不熟悉的地點,每每因為路況不熟而寧可繞遠路、走大路。雖然多走一段路,但大致上不會走錯路。
裝了電子導航系統便有恃無恐,為了省時間而敢抄近路、走小路。可是,每當走到複雜的路段系統就收不到信號,常常繞來繞去在原地打轉。
相片二:PDA 顯示的電子書
|
繞來繞去也就算了,至少那還在「原地」;有幾次轉上高架橋,一路下去全沒回頭路,原來想去的地點在東邊,再下橋時已經到了十公里之外的西邊──想想看,如果在趕時間,那時內心會有多急、多氣!
好幾次,我氣得火冒三丈,幾乎開了車窗把GARMIN給砸出去!
假如是二十年前我還年輕時,我敢拿生命擔保,那台GARMIN早就不知被扔在台北市的哪個角落。如今年紀大了,氣恨之餘想到它是價值上萬元的產品,也就咬咬牙忍了下來。
總之,使用GARMIN電子導航系統不愉快的經驗,讓當初美麗的幻想全都破滅了。
二○○六年八月我前往上海任職,為了看書而買了台PDA(詳情請看《讀書人的福音》
),型式是MIO P350(相片二),兼具電子導航的功能。
事實上,它原本的設計是針對電子導航,一般人買來也是為了電子導航。但由於我對電子導航不愉快的經驗,買了近兩年,從頭到尾只把它當成電子書的載具。
直到上個月,朋友H因為想看「好讀書櫃」的電子書,經由我的介紹,買了同型式的PDA。
H的個性和我不同──具有高度研究精神;尤其對高科技產品,不研究到爐火純青是絕不罷休。
很快的,他發現電子地圖非常準確,即使他家附近才開了幾個月的統一超商也赫然在列。
|
相片三:PDA變成 電子導航系統
|
緊接著,他打聽到另外有線型接收天線,售價大約四百元,連接上PDA以後可以大幅改進系統接收效果。
最後,他甚至知道最新、最好用的電子地圖,是售價兩百元的PAPAGO。
也就是,如果我願意再投資六百元,就可以擁有最新、最好用,效果又好的電子導航系統。
由於價格不高,我懷著半信半疑的態度花了六百元。二月二十二日安裝妥當,晚上立刻開進市區測試(相片三)。果不其然,不管當時陰雲如何密布,建築物又如何遮蔽,定位始終穩當地出現在螢幕!
這一來我又驚又喜,也暗暗地恨自己:為什麼不能擁有H的研究精神,以至於兩年來白白浪費了一台那麼好的機器?
次日,正巧要前往林口,拜訪一位住在「林口渡假村」附近的親戚。即使路途十分熟悉,我也裝上PDA,想見識電子導航系統的實用性。
我從桃園市出發,行駛到南崁,系統便指出不同的道路。
而我又清楚,那方向的確有一條山路,路程短了幾公里。以前我之所以不選擇那條路,除了山路彎曲,更麻煩的是岔路太多,兩旁又幾乎全是一樣的景致──除了樹木,還是樹木──走這種沒有路標的鄉間小路,想都不必想,我鐵定會迷路。
不過,嘿嘿,今天有PAPAGO引導,還會迷路嗎?
我當即右轉,離開省道,毫不猶豫地駛向較窄的縣道。
這一路上難得碰上紅綠燈,非常順暢。等轉到山路,整條道路只剩下我這輛車(相片四;相片四以後的所有相片,是七天之後我帶著相機,舊地重遊所攝)。

相片四:杳無人跡的山路
即使杳無人跡,我一點兒也不怕,反而暗自慶幸。
哈哈哈,總算找到一條更近的道路!
往日親戚家走過那麼多趟,每次都白走那麼多的路。要是早有PAPAGO,不僅省油、省時,而且沿途全不塞車啊!
正當我洋洋自得,前方路面突然出現一堆垃圾,緊接著柏油路中斷,車子似乎駛進了一條死胡同(相片五)。

相片五:柏油路中斷
怎麼會是死胡同呢?
再看電子導航系統,又明明指著前方啊(相片六)!

相片六:電子導航系統指著前方
我半信半疑地駛向前,經過垃圾堆,果然看到一條沒有柏油路的林間小徑(相片七、八)。

相片七:林間小徑入口

相片八:入口再往裡十公尺
看到小徑的入口,我對PAPAGO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我的天啦,如此小徑也都列在電子地圖裡面,這是何等精確的電子地圖啊!
假如你是我,敢繼續往前嗎?
我膽子是大,看到這種小徑也遲疑了。
這時,我考慮到三個因素:
一、系統的「目的地距離」只剩下二點九公里;如果退回南崁,再從南崁駛往林口,這段路至少要多走二十公里。
二、約定見面的時間快要到了,為了準時赴約,不容許我回頭。
三、我開的是四輪傳動的休旅車。從買車到今天將近四年,從來沒有走過崎嶇不平的道路。何妨趁今天試試它四輪傳動的力量?
想到這,我踩下油門繼續往前。
卻不料,小徑越走越小,走不到三、四十公尺,道路幾乎被兩旁的野草掩沒(相片九、十)。

相片九:入口往裡二十公尺

相片十:入口往裡三十公尺
這趟舊地重遊,我徒步拿著相機相片九、入口往裡二十公尺,只敢往裡走三十公尺。
再往前,就令我毛骨悚然、兩腿打顫──誰知道會碰上什麼野獸,或甚至碰到什麼歹徒在這兒作奸犯科?
七天前因為開著休旅車,一路勇往直前,足足往裡面走了七百公尺。
這七百公尺好像在鬼門關前轉了一圈!
道路先是被兩旁的野草掩沒,接著出現樹木的斷枝,開始細如撞球桿,後來粗得像手臂──橫的縱的、七橫八豎擋住道路。
更可怕的是深入五、六百公尺以後,眼前幾乎看不出「路」在何處?只能從電子導航系統的指向,以及「樹與樹之間的空隙」,概略研判哪兒曾經是一條路。
試看相片十一,那只是入口往裡二、三十公尺的殘枝落葉。能夠想像深入五、六百公尺會是什麼景象?

相片十一:滿地殘枝落葉
沒有明顯的道路,只好用車頭「推出一條路」。只聽得兩旁的枯枝順著車身往後刮,一路刮得「吱吱」響──聽在耳裡,如同折斷的指甲刮著黑板,直讓人心痛不已!
為什麼不回頭?
我是想回頭……,早就想回頭,但是要如何回頭?
小徑大部分的路段都沿著山坡而建,一邊是向上的斜坡,一邊是向下的斜坡,中間留下的寬度勉強可通行一輛車,兩旁又長著樹木,哪來的空間調轉車頭?
至於倒車,我又擔心車身才經過的地方,兩旁的枯枝全被推得「順著行進的方向」;此刻若要反向前進,不是全對著斷枝的指向?
更何況,休旅車的車尾不像車頭那麼流線,而是「平面」的結構。一路像一個「平面」地反向推行,對車尾會造成多大的傷害!
沒有選擇,我只能繼續往前。
然而,越往前走道路就越不明顯,感覺也越恐怖!
甚至有一次,我看到車底橫著一段粗如大腿的樹幹,竟然跟著車輪捲向前。我前進、後退、前進、後退……,幾次也擺脫不了;逼得我只好停車,微向後退,下車,再用力把樹幹從車底抽出,才能繼續往前。
到後來,滿地盡是齊腰的枯黃野草。每往前一步都好像踩進一個未知──可能是一個大洞,也可能是一段斜坡,或土質鬆軟承受不了車子的重量,以致造成地面塌陷。
今生第一次,我深刻地體會什麼叫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那是什麼心情?
緊張、害怕,以及憤怒!
PAPAGO真是混帳,這種混帳小徑也標示在電子地圖裡。倘若我不幸翻落山谷,保證請律師控告他們。
我一邊氣,一邊盯著螢幕,在距離目的地二點二公里時,總算看到一處「比較開闊」的路面。
說「比較開闊」,大約就是一個半的車身,很勉強很勉強可以調轉車頭。
我停車,打開天窗,站起身來,頭探出車頂遠望,一眼所見盡是荒山野嶺。
看起來往前,相似的路至少還有一、兩公里,而且全是未知的路段;此時調轉回頭,雖然也有七百公尺,但全是「已經走過」的路段。
想到這,我毅然而然調轉車頭──方向盤左、右輪流打死,配合前進後退、前進後退……,不知來回了幾次,別說把兩旁的野草壓平,甚至較細的樹枝都被頂斷。
我對PAPAGO的憤恨,在這一刻到達了極點!
終於,車頭調轉了方向。開在回頭的路上,由於內心紮實(至少不會突然翻落山谷),所以順暢許多。等到安全駛上柏油路面,感覺如劫後餘生。
我是活過來了。我那輛休旅車呢?
可憐啊──所有有夾縫的地方全都塞滿了野草和細枝,整個車身也布滿細細的刮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