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尊重不同意見》2008/7/11
最近看了一本很棒的電子書,是「好讀書櫃」的《古船》,
內心有很深的感觸。
我相信不同的文化孕育不同的人,每個人都應該尊重別人的想法──即使我有這個觀念,也常這麼教導別人(例如《放下心中的藍綠》
),可是,憑良心講,我做得還不夠徹底。
或是說,我信仰得還不夠徹底。
許多時候我仍然以自己「習慣的思想」看問題。
好比說《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中國人好聰明啊》,兩篇文章都說出我對中國人自私、投機行為的不滿。另外,在大陸擔任教育訓練工作,生活在上海八個月的日子,也普遍感受到當地人民虛偽、巧騙、多辯,以及不守法的劣根性。
這些,都讓我無法理解。
直到看完《古船》,我恍然大悟,也深深為大陸人民經歷過的苦難而感到萬分痛心。
《古船》是大陸作家張煒寫的長篇小說──真的很長,縱然我什麼正事都不幹,也足足看了兩天。
它吸引我的部分不是小說的人物,也不是小情的情節,而是和文化大革命有關的內容。

相片一:文革郵票
大家都知道什麼是文革。
和文革有關的文章和小說,雖然我看得不多,但也有一定的分量。可是,卻從不曾看過一本小說將文革描寫得如此細膩、栩栩如生。
整本小說讀下來,彷彿讓讀者親身經歷了一次文革──這心情絕不愉快,有時候感覺心頭在淌血,有時候又悲憤異常;也難免自問:如果我是小說中的人物,目睹這些殘酷事情的發生,日後會對我產生什麼影響?
不要說像主角經歷那麼多的苦難,只要其中一件事情發生在我的身上,就可能徹底改變我的人生觀。
更何況,那千百倍的苦難加諸於同一個人!
忽然之間我明白了,某些大陸同胞的劣根性,好比說自私自利、欺騙狡詐、趨炎附勢、為求財富而無所不用其極……,全都有它的原因。
假如你不明白我說什麼,建議你有空的時候讀一讀《古船》。看完以後再問自己一個問題:假如你是故事中的主角,在劫後餘生,你會如何面對未來的人生?
假如是我,我再也不會相信任何人,也必定比現在狡猾十倍;至於察顏觀色的本事,更是強過現在百倍。
前陣子看電影《黃石任務》,片中有個小孩經歷南京大屠殺,親眼看著父親被日軍砍頭,母親和姊姊被輪姦之後也被砍頭,他則在被集體槍殺之前逃了出來。

相片二:電影黃石任務劇照
當時我就在想,假如我是那位小孩,這一生我都和日本人誓不兩立。
去他媽的日本人!誰講日本人好,誰就是他媽的畜牲。
金美齡、辜寬敏,或是李登輝,他們能體會這些人的心情嗎?
反過來說,台灣也有一批人經歷二二八事件。假如是你,父親、兄長一夜之間失蹤,幾天之後叫你去收屍,日後你又會如何看待國民黨政府?
去他娘的國民黨!誰投國民黨的票,誰就是他媽的豬。
台灣最可悲的地方就是同時存在這兩類「不共戴天」的族群,他們永遠都不可能妥協。
當然,你也可以說這全是四、五十年以前的舊事,過去的就應該讓它過去,不要永遠生活在記憶之中。
可是,能夠講出這種話的人,有幾個親身經歷過前面的苦難?
更別忘了,父母的思想會影響兒女。一代影響一代,要多少代才能完完全全擺脫當初的陰影?
看完《古船》,我有兩點深刻的感觸:
一、文革徹底扭曲中國人的人性,是禍害中國百年的動亂。當初不管是誰、為了什麼發動文革,這混帳是全中國人民的公敵。
二、假如我們無法改變自己既有的認知,至少應該尊重別人不同的想法。
最後,我想以《蒼煙鎖海》
自序中的一段,做為本文的結束:
不要瞧不起別人,不要批評別人,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你跟他相同的成長環境、受相同的教育、擁有相同的物質基礎,很可能,你會發現自己跟他一樣──一樣的卑賤、一樣的小人、一樣的醜陋!
能夠抗拒大環境、逆流而上的,都是聖人。
可惜,我們絕大部分都不是聖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