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黃河《台北花博》2010/11/26
台北花博是台灣今年的大盛事,開幕前雖然被民進黨以揭貪之名而鬧得沸沸揚揚,但並不減我想要前往觀賞的心情。從試營運期間到正式開幕,我都在留意和花博有關的新聞,也幾度試圖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一道前往觀賞。
只可惜不是我沒空就是朋友沒空,始終沒有成行。
直到上週五,小女兒校運補假一天,這一天不是週末,遊客不應太多,所以特別麻煩老婆也請一天假,我們一家三人專程前往台北看花博。
去花博之前,一定要先研究花博園區的地形。
台北花博共分四個區(請參見圖一),分別是圓山園區、美術園區、新生園區、大佳園區;其中除了圓山園區有兩個出入口,其餘都只有一個。

圖一:花博園區示意圖
假如沒有特別要求,從桃園到台北看花博,最理想的交通方式是搭火車,轉捷運綠線到圓山站,從G1出入口進入。
可是,小女兒當晚六點要回桃園參加美術課。為精確控制時間,我只好自己開車。
因為要開車,所以著手研究停車場,這才發現花博有十個專屬停車場,其中三個在士林、三個在內湖、四個在大直,全都和會場有一大段距離。
距離雖遠,主辦單位安排了免費接駁公車,只是沒有一班通往G4,也就是新生園區的出入口。
而我們又必須到G4,因為老婆決心要參觀最熱門的夢想館。
想要搶到夢想館的參觀預約券,必須由G4進入。
為了趕時間,我只好捨棄免費的接駁公車,改而搭乘計程車。
星期五,大清早我五點半就起床了,之後是一連串的晨間例行工作──刷牙洗臉、做晨操、餵魚、打理熊熊大小號、打理自己大小號、洗澡、吃早飯……。
人越老,生活作息會變得越是一成不變。
等忙完了例行工作,時間到了七點,接著是催促小女兒加快速度,這才趕在七點二十分出門,八點十分抵達內湖停車場。
走出停車場,我們一家站在車來車往的街頭,足足等了十幾分鐘,卻也沒攔到一輛計程車。
後來是路口指揮交通的「義警」(通常都是計程車司機)看不下去,這才收了交通指揮棒,開車帶我們趕往花博會場。
不是免費服務,車資接近兩百元。
所幸有這位拔刀相助的義警,這才趕在園區開門前二十分鐘(八點四十)抵達G4出入口。
這時,大門外已擠滿了等候的群眾(相片一)。

相片一:G4出入口外的群眾
瞧見這麼一大群人,我心知能搶到夢想館預約券的機會不高。
不過,不嘗試如何知道?
所幸人雖多,但秩序井然──沒人插隊,沒人大聲喧嘩,也沒人隨手丟垃圾。
大家都在耐心地等候。
等到九點,園區開門,人龍逐漸向前移動,整個過程也是秩序井然。
到我入園的時候,已經是九點三十分了。
大門處有十幾個自動驗票閘口,全都有志工協助,進入過程非常流暢,完全沒有等待或混亂的現象。
一旦通過大門,我立即叮嚀家人加快腳步,一起朝著預約券發放處疾行。
不必擔心走錯方向,因為所有群眾幾乎都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
沒多久就看到前方有一頂帳篷,上面寫著鮮明的「夢想館預約券發放處」(相片二)。

相片二:在這領取夢想館的預約券
領取預約券的地點看到了,但排隊人龍的尾巴在哪兒呢?
隊伍太長了,我順著人龍往後看,一邊看一邊加快腳步……,後來幾乎是小跑步。
可惜,沒多久我就認清了一個殘酷的事實:人龍尾巴的「成長速度」竟然快過我的小跑步!
四面八方疾行而來的人群,迅速地、有效地增加了人龍的長度。
眼見距離人龍的尾巴越來越遠,我幾乎想拔腿狂奔。
只是幾乎,畢竟太丟人,而且很可能已經來不及了。
園區的廣播系統不斷傳來預約券的發送狀況,像催命音符一般,讓人不自覺地緊張起來。
九點四十分左右,廣播器傳來發放下午四點預約券的通知。
我無奈地停下腳步,打手勢要家人放棄。 想要在今天參觀夢想館,最終只是一個夢想!
放棄了夢想,接著便轉往第二選擇──未來館。
「未來館」和「天使生活館」相連,實際上是參觀兩個館,因而排隊的人群也不少(相片三),只是無需預約券,只要有耐性,總會有進入的一刻。

相片三:等候進入未來館的人群
這是我們參觀花博的第一站,耐性與體力都是格外好,排隊幾乎等了一個小時,也沒聽到家人有任何抱怨。
不過,進入以後瞧見裡面的布置,我心中有「不過如此」的嘆息。
不管是未來館或是天使生活館,全無讓人驚艷之處。唯一讓人印象深刻的事情,是那裡賣的咖啡特別貴(一杯一百六十元),蛋糕特別甜,吃一粒就讓我膩到了下午。
離開未來館,我們在新生園區四處遊盪,坦白說,大部分是「不出色」的景致。
午餐我毫無食欲,因為先前吃的那粒甜蛋糕還膩在心口。但女兒早餐沒吃,直喊餓,我們便前往「台灣傳統美食區」。
我草草喝了碗貢丸湯,有名的新竹炒米粉也只吃了半盤。
餐後繞到大佳河濱公園區,景色更是一般,走到一半天空下起大雨,邊走邊躲也弄得褲腳與鞋襪全濕,身子也濕了一側,大大破壞了玩興。
下午兩點我們提早收兵,心中沒有任何眷戀,只想盡早回家洗個熱水澡。
離園時我看了眼「參觀人數統計」(所有出入口都有電子顯示板),其中「當日參觀人數」三萬多人,「目前在園人數」一萬多人。
總結這一天的心得,可說是乘興而去、敗興而歸。唯一的驚喜,是在園區碰到大兒子,他帶著女友也是第一次看花博。
事先沒有約定,一家人的默契竟如此之好,實在讓人意外!
假如就此結束花博之行,我對花博可說是沒有留下任何好印象。不過,兩天後的週日,我又陪幾位朋友前往花博。
這一天風和日麗,從頭到尾沒下雨,氣溫也十分怡人,正是外出踏青的好日子。
我們下午三點多從G5出入口(大佳園區)入園。
這時不論是買票、入園,都不必排隊。
入園時我瞧了眼電子顯示板,其中當日參觀人數七萬多人,目前在園人數五萬多人──足足是兩天前的三、四倍。
事後看新聞才知道,那日是花博自開幕以來遊人最多的一天。
嘿,居然讓我碰到了!
所幸人潮雖多,還沒到達擁擠不堪的程度。
我們先後參觀了大佳園區、新生園區、美術園區、圓山園區,一直到晚上六點半才離開。
這中間我們還坐下休息了三次。
假如扣除休息時間,兩個半小時左右就逛遍四大園區──很可能破了參觀花博的紀錄!
走到一半,其中一位朋友不客氣地批評:花博最大的特色就是毫無特色。
沒錯,是很武斷,然而或多或少也說明了一部分觀眾對花博的失望。
不過,這只是他的意見。
至於我,原本也認為沒什麼,直到日落時來到「寰宇庭園區」,那裡有來自二十幾個國家的特展,規模雖不大,在絢爛燈光的襯托下卻格外吸引人。 就在那一刻,我對花博有了全然不同的印象。
當然是好的印象。
總結這兩天的體驗,我對花博的參觀心得如下:
一、不要期望太高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大概花博的廣告做得太火,所有參觀過的名人都讚譽有加(我真懷疑有多少人在講心裡話),讓我對它產生了過度的期待。
再加上花博的那個「博」字,難免令人聯想到上海世博,並在心裡暗暗比較一番。
其實,花博的總預算不到台幣一百二十億元。至於世博,那擁有全世界二百四十六個國家的參與和支持,其中單單是沙特館的建築費就高達六十億元。
花博是花博,世博是世博。
假如拿看世博的心情看花博,鐵定會大大失望。
二、不要擠熱門館
外出遊玩,應該抱著可有可無的輕鬆心情。
參觀搶破頭的夢想館,我勸你趁早打消這個念頭。
尤其是不要「攜老扶幼」做這件事。
為了參觀夢想館,知道要額外付出多少嗎?
週六大兒子回家,聽他談起,才知道那天他搶到了夢想館的預約券。
他是如何搶到的呢?
聽好了:
早上八點到達G4出入口,那時大門前方的廣場已排滿了群眾,估計不會低於一千人。
入園以後他快馬加鞭,一路追過數十人,並且沒有讓任何一個人超越他。
在此告訴你一個小祕密:高中時他參加校運,勇奪田徑四百公尺金牌!
如此這般,他搶到的預約券還在下午兩點。
為了夢想館要付出這麼多,值得嗎?
據大兒子講:值得。
不過,那是他講。
換到週日我們那批老傢伙的眼裡,那肯定不值得。
三、花博值得參觀嗎?
值不值得,要看付出的代價。
只花幾百元門票,非常值得。
從南部搭高鐵北上,看完了直接回南部,那得看心情。
從國外坐飛機,專程來台看花博(像我陪家人到上海看世博),那是「絕對完全的不值得」!
四、如何輕鬆看花博?
1、用完中餐,過了中午再入園,此時門票便宜(原價三百元,中午過後兩百元),也不必徒步走一整天,較符合我這年紀最在意的人道精神。
2、最好使用悠遊卡,不僅可以省掉買票的手續,還能夠照票價打八折。
3、從G2出入口進入,先看圓山園區,再看新生園區,黃昏時前往美術園區,在夜色下欣賞「寰宇庭園區」,最後才是大佳園區。
4、參觀過程中,如果碰到某個展館沒有漫長的排隊人潮,那就「順道」進去看一看。
5、大佳園區白天毫無看頭,一定要在晚上,沿著河濱道路看夜景,格外有一分味道。而且,假如累了走不動,可以花五十元搭乘「遊園電動車」(相片四,只存在大佳園區,因為它的地形太狹長了),來回在園區繞一圈,二十分鐘就會結束。
6、遊園電動車最後會回到起點──新生園區的交會處,此時在夜色下再逛一遍新生園區,肯定會和白天有不一樣的感覺。

相片四:大佳園區的遊園電動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