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黃河《中國風(上)》2011/2/25
這是一篇和設計有關的文章。
假如你的專長是設計,或是對設計有興趣,這篇文章值得你花時間仔細讀一遍。
或是,從欣賞中國傳統文化的角度,也值得看一看。
再不然,閒著無聊的話,打發時間也不錯。
案例說明
今年初我寫了篇《文創》,說明兩岸在未來的競爭之中,台灣年輕人的出路在文創。
之所以在文創,是台灣的教育環境比較自由,思想也比較開放,因而主觀意識比較強的年輕人比較富於創意。
不過,這些全都是「比較」。
和大陸相比,台灣是比較開放;可是,和歐美先進國家相比,台灣又封閉了許多。
也因此,我們的文創水平輸了歐美先進國家一大截。
既然如此,台灣文創的遠景又在哪兒呢?
總不至於兩岸都把通往國際的大門關起來,就相互比文創吧!
站上國際舞台,台灣要拿什麼形式的作品和歐美先進國家競爭呢?
這是一個很嚴肅的話題,值得所有從事文創的朋友再三省思。
進一步分析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看台灣文創界一位非常成功的藝人──周杰倫。
知道周杰倫是誰吧?
他是走紅全亞洲的藝人,最近三年(二○○七至二○○九)蟬聯台灣藝人收入排行榜的第一名,媒體筆下的「超級印鈔機」。
事實上,周杰倫不單走紅全亞洲,甚至好萊塢都邀請他拍戲,二○○三年還成為美國《時代雜誌》的封面人物,二○一○年被美國《商業雜誌》評為「全球最具創意百人」之一。
說他是國際巨星或許還差了一點,然而以台灣歌手在國際上的知名度而言,他不單排名第一,而且大幅領先其他對手。
周杰倫憑什麼出名?
他長得帥嗎?
或許我的眼光有問題,但容我實話實說:他的相貌「非常普通」。
他的音域廣嗎?
跟「台版蘇珊」小胖林育群相比呢?
他的音色有什麼特殊之處?
好比說蔡琴、鄧麗君、費玉清的歌聲,我一聽就知道誰是誰。可是周杰倫……,許多時候我覺得他根本是在唸經,咬字模糊,好像嘴巴裡始終含了一柆橄欖。
假如連我都聽不太懂他在唱什麼,外國人又是如何聽懂,甚至喜愛他的MV呢?
以前我不明白,直到看到他的MV《菊花台》
。
請各位請先暫停我的聲音檔,請用游標點選前面的藍字,靜心欣賞周杰倫的《菊花台》。
看完《菊花台》,再請接續聽我的聲音檔。
看完了《菊花台》,明白了嗎?
請仔細回想他的MV,不論是歌詞、取景、化妝、節奏、曲風、運用的樂器……,哪一樣不具備濃濃的中國風?
或許有人會說,那是因為他拍了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順勢運用電影的畫面,這才剪輯成了《菊花台》。 假如你也這麼認為,肯定是你不熟悉周杰倫的MV。
本來我也不熟悉,為了寫這篇文章,到You Tube看了許多周杰倫的MV,例《蘭亭序》、《青花瓷》、《髮如雪》、《千里之外》、《煙花易冷》……,全都像《菊花台》一樣,充滿了濃濃的中國風。
我可以肯定地說,台灣所有藝人之中,周杰倫最善於應用中國風!
當然,這是包裝,周杰倫另有他成功之處──這話題不是本文主題,在此略過不談。
總之,周杰倫善於運用中國風來包裝自己的作品,這是他聰明的地方。
聰明人與對手競爭,必會優先考慮自己有什麼特色,然後從這個角度下手。
好比說姚明打職籃、蔡琴唱歌、林青霞拍電影,原因是什麼?
就因為在職籃、歌唱界、演藝圈,他們天生擁有對手不及的條件。
同樣的,周杰倫運用中國風,也正是因為中國風是歐美文創人才所缺乏的條件。
除了周杰倫,還有一個善用中國風,在文創業成功的案例是「知本設計」。
不用我來介紹,請看知本設計總經理蔡慧貞小姐,她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所做的說明:《知本設計》(請使用游標點選前面藍字)

相片一:知本設計公司總經理蔡慧貞
記得蔡總經理在影片開始說的幾句話嗎?
「我們一定要有自己的文化特色,才能在國際那麼多品牌裡面,走出自己的特點,走出自己的價值!」
切記,這是過來人的經驗之談,很重要啊!
故宮館藏
好了,現在問題來了,我們能從哪裡學習中國風呢?
中國風可不是中國人與生俱來的,那得經過學習,尤其要經過「養眼」的過程。
什麼是養眼?
看得越多就看得越懂,感受也就越深。
要到哪兒去看呢?
全世界最佳去處,絕無二選,必然是台北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故官)。
若能親臨故宮,當然最好,因為親眼所見的感受最深。
可惜,大部分讀友做不到。
即使能夠做到,也必定看得不全。
故宮的館藏高達二十二萬件,同一時間能夠在館內參展的作品卻只有兩千件。
即使故宮天天更換所有展覽品,你天天都去,也要花一百多天才能把故宮所有館藏看完一遍。
除了故宮的工作人員,誰有這個時間,誰又有這種機會?
我今天要教導各位的方法,是不用親自去故宮,透過網路就可以進入故宮的電子資料庫。
它的方法如下:
一、連線上網,進入國立故宮博物院首頁,點選「中文」。
二、點選左邊「研究人員」。
三、點選「典藏資料庫」欄位的「器物典藏資料檢索系統」。
四、點選「一般使用者」。
五、或是直接進入網址。
進入以後,就會看到圖一的畫面。
假如你清楚正確名稱(例如「翠玉白菜」),請在「品名」欄直接輸入名字。
可惜,大部分讀友和我一樣,都不清楚正確的名字;這時,請多利用「ˇ」號欄位(圖二紅圈所示)。
熟悉網路的朋友必然明白「ˇ」號的意義──點選之後,系統會呈現「所有可能的資料」,使用者再從中點選正確的資料。

圖一:典藏資料檢索畫面

圖二:多多利用紅圈所示欄位
只需「點選」,不需鍵入任何資料。
例如點選「功能」的「ˇ」,系統會出現三十個選項(圖三):
三十個功能選項,種類真是繁多啊!
這時再點選「服飾、佩飾」,畫面會跳出一千四百四十三個館藏(圖四)。
想想看,單單是功能項目中的「服飾、佩飾」,資料庫就有一千四百多筆資料!
三十個選項,總共可以看到多少館藏啊!
這時再點選單一館藏,畫面會進入圖五。
圖五有館藏詳細的文字資料與相片一張。
這時再點選「放大」,相片透過「移動視窗」,可以將館藏局部畫面看得更仔細。
看完本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實際上網操作,裡面資料之豐富,足以讓你研究幾個月。
至於如何應用故宮館藏,對不起,先賣個關子,留待下週再談。

圖三:選點「功能」的「
ˇ」

圖四:一千四百四十三個
館藏的第一頁

圖五:單一館藏的顯示
|
|
|
|
|
|
|
|
|